周茹玉
講授新課前,教師總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引導、啟發(fā)學生。導入新課是每堂課的“開場白”,引入得好,學生就會興趣盎然、注意力集中、勁頭十足地投入新課的學習,就會產(chǎn)生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就本人常用的一些課堂導入方法作一闡述。
一、情景創(chuàng)設法
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經(jīng)常到山間海邊觀賞風光,清泉與波
濤會使他產(chǎn)生許多靈感和創(chuàng)作欲望。這就是情景發(fā)揮的作用。
在教學《氣體的壓強》時,教師可以在實驗室的窗玻璃上掛上一些玩具和用品,一律是用吸盤吸上去的。當學生一進實驗室,看到吸盤下掛的布娃娃、肥皂盒、毛巾時,好奇心被激發(fā)出來,好奇心能使人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激發(fā)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在教學《走進分子世界》的前幾天,就找個借口說,我們買一些充足氣的氣球來裝扮一下教室,然后在教室四周掛一些氣球。到新課教學時,提出“我們教室里的氣球小了許多,這是為什么?”引發(fā)學生討論,再引出課題。
在教學《動能、勢能、機械能》時,將“小雞啄米”“小直升機”“會爬的老鼠”“彈性球”等玩具一一擺在講臺上,課前就讓學生玩,學生會很高興,上課時就可以直接導入“同學們,你們了解這些玩具的結構嗎?它們工作的原理是什么?學習了今天的課,你們也可以制造玩具!”
二、體驗式導入
通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在實踐中去摸索,學生除了學習到基本的知識外,更重要的是獲得了一種很難忘記的經(jīng)歷!
在教學《電磁感應》時,一個學生兩個手指分別捏住微風扇插頭的兩個金屬片,另一個學生用手緩慢轉動微風扇,體驗“觸電”的感覺,通過每個學生的體驗,從而順利引出“磁也能生電”。
在教學《氣體的壓強》時,可以給每兩個學生發(fā)一個注射器,一次不堵住注射器一端的小孔,向外拉動活塞,活塞很容易被拉動;一次堵住注射器一端的小孔,向外拉動活塞,活塞很難被拉動,讓學生體驗大氣壓的存在。
三、魔術法導入
魔術節(jié)目手法敏捷,使物體在觀眾眼前出現(xiàn)奇妙的變化,廣受大眾的喜愛。魔術常常借助物理、化學的原理,令觀眾產(chǎn)生奇幻莫測的神秘感覺。學生也愛看魔術表演。
在教學《平面鏡》時,可以參考教材,自制一個魔術箱,課堂上將一張100元紙幣從投幣口放入,結果紙幣不翼而飛!原來這個魔箱中放有一塊平面鏡,從而引出課題。
在教學《汽化》時,可表演一個魔術“燒不破的手帕”:點燃一塊浸酒精的厚棉手帕,手帕完整無缺、絲毫無損!手帕為什么燒不破?引出汽化概念。用實驗趣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轉化成學生的積極求知動力,教學效果好。
四、問題法導入
心理學中認為思維過程通常是從需要應付某種困難、解決某個問題開始的,問題法導入課題,能喚起學生的自覺思維,目標明確,一旦所提問題解決了,新授內(nèi)容也被學生理解了。
在教學《平面鏡成像》時,教師可問:“同學們,我們天天照鏡子,你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鏡中的像的特點嗎?”,在學生說出一些特點如“等大、對稱”后,繼續(xù)提問:“比平面鏡大的物體能在平面鏡中成完整的像嗎?”“不在平面鏡正對面的物體能在平面鏡中成完整像嗎?”“我們到平面鏡的背后可以找到像嗎?”“我們?yōu)槭裁磿吹较瘢俊薄耙吹阶约旱哪_的像,眼睛應在怎樣的范圍內(nèi)
移動?”。
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尚不能解決而提出有待解決的新問題,而解決此新問題又必須用到新授課的內(nèi)容,這樣適當提出問題的引課,能有效地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五、視頻等多媒體導入
在教學《沸點》時,可以放一段江湖上的片子“油鍋撈物”;《慣性》教學時,播放絆馬索將馬絆倒時的場景等等。
音像資料真實,精心選擇的多媒體素材,能集圖文、聲像的綜合表現(xiàn)功能,能有效調(diào)動和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六、游戲法導入
在教學《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時,可以讓一個學生穿上溜冰鞋,用力推墻,觀察學生的運動情況;再讓兩個學生站立,一個學生主動推另一個學生,觀察兩人的運動情況。進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古往今來的教育的理論和實踐都已證明游戲對于教育具有極大的價值。游戲是有效培養(yǎng)興趣的方法之一。
七、故事法導入
初中學生的感性思維較強,對于一些有關物理的有趣小故事,他們最愛聽了。
在教學《沸騰》時,可以講述這樣一個故事:一天老和尚下山化緣,他怕小和尚獨自在山上玩出危險,就跟小和尚說,今天你在家燒開水,在大鍋的水中放一個小鍋,等小鍋中的水燒開了(即沸騰了),你才可以玩,若大鍋中的水太少了,必須不斷添加。可是等到傍晚老和尚回家,小鍋中的水還沒有燒開,這是為什么呢?
聽了這個故事,學生都會覺得很驚奇、很有趣,也很想知道其中所包含的物理意義,于是順利地進入了沸騰的條件和特點的學習。
此外,物理發(fā)明發(fā)現(xiàn)史,物理學家軼事、故事等,都可以通過巧妙的編排、選擇導入新課,這樣有助于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
良好的導入,成功的一半!
參考文獻:
嚴天全.如何做好初中物理教學工作.新課程學習:上,2012(08).
?誗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