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色達縣在正風肅紀工作中聚焦整治四種“問題干部”,以解決問題、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一是經商干部,嚴禁黨員干部從事經商活動,從源頭上防止黨員干部利益沖突,著力解決以權謀私、與民爭利的問題,推進源頭治腐;二是“溜號”干部,強化干部管理,狠剎缺勤脫崗歪風,對遲到早退,無故缺勤脫崗,鄉鎮干部“走讀”,上班時間上網聊天、炒股、玩游戲、逛街購物等行為,予以嚴肅處理,著力解決工作不在狀態、出工不出力的問題,對9個單位17名未按時返崗的干部所在單位進行函詢;三是賭博干部,重點治理干部上班坐茶樓打牌參賭行為,著力解決領導干部參與賭博借機斂財的問題,堅持紀律教育、案件查處一起抓,培養干部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四是“黑車”干部,針對買賣“黑車”嚴重現象開展集中專項治理,對黨政機關干部買賣“黑車”行為進行嚴厲查處,打掉“黑車”利益鏈,壓縮“黑車”利益空間,著力解決“黑車”泛濫問題。(周恩軍)
2月以來,綿陽市紀委監察局通過多種形式、不同渠道,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把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作為改進工作作風的著力點,把群眾參與和監督貫穿活動全過程,認真整改提高,不斷改進工作作風。一是請進來傾聽呼聲。舉辦“紀委開放日”活動,邀請企業、教育界、退休干部、媒體記者等社會各界代表走進委局機關,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共收集問題68個,意見建議116條。目前,已解決合理訴求51件,作出回復和解釋疏導72條,整改落實39條。二是走出去問計基層。由委局領導分別帶隊,組建成9個調研組,深入各縣市區和市級各部門,采取“聽、看、談、問、議”等方式,對紀律檢查體制改革、正風肅紀專項治理、加強紀檢監察干部自身建設等19個課題進行專題調研,征集建議和意見,梳理、分析、形成調研報告,針對反映出的主要問題,制定整改措施。三是轉作風接受監督。堅持“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理念,全體紀檢監察干部面向社會作出“六條公開承諾”,并通過報刊、廣播、電視、政務微博、手機報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公開紀檢監察干部違反六條承諾舉報電話,將作風轉變置于公眾監督之下,讓群眾評價活動成效。(黃宇峰 費蓉)
1月以來,自貢市貢井區委組織部機關堅持行動先一步、學習深一層、認識高一籌,采用“讀、聽、看、談”方法,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是讀理論精髓,學習內容更深入。部領導班子成員帶頭開展學習、宣講,做到先學一步,學深一步。二是聽輔導報告,學習氛圍更濃厚。通過領導、專家,組工干部多形式的輪講,部機關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三是看專題影片,學習方式更靈活。通過回顧先輩事跡和觀看先進典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激勵組工干部把群眾工作做好做實。四是談學習感悟,學習效果更顯著。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部機關全體干部每人撰寫一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心得體會,并進行研討交流和公示。(唐莉)
雙報到
今年以來,遂寧市船山區積極開展“機關黨組織到聯系社區報到服務進網格,在職黨員到居住社區報到服務進樓棟”的“雙報到雙服務”活動,將其作為城市社區深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全面推動機關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在社區集聚,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社區展示。目前,全區共結幫扶對子1800余個,先后幫助300多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使670名社區貧困居民擺脫了貧困,280名貧困學生重新走進了課堂。全區成立了以在職黨員為骨干的社區文藝活動團體73個,常年開展秧歌表演、小區歌詠比賽等活動,豐富了社區群眾文化生活;結合城區環境建設,他們積極組織開展“黨員義工日”、“580(我幫你)紅色義工進社區,文明創建作示范”等活動,動員廣大在職黨員,利用節假日,積極參與社區美化、庭院綠化、樓道凈化、綠地養護等工作。(劉志)
今年以來,鄰水縣有力推進“雙報到”活動,并形成良性服務循環。一是堅持“需求定位”,解決服務“盲目化”問題。全縣組織了100余名社區工作者深入樓棟院落,征集到環境衛生、綜治安全、困難救助等9個方面的建議、訴求3000余條,并通過整理篩選建立了12本民情臺賬,精準定位民需民盼。二是堅持“服務定崗”,解決服務“一窩蜂”問題。各社區根據民情臺賬分類設立集體服務崗位235個、個人服務崗位4410個,并按照力量均衡、人崗相適原則,引導機關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報到領崗,細化供需對接。三是堅持“踐諾定責”,解決服務“表面性”問題。建立健全承諾評價制度,明確各服務崗位職能職責,督促機關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公開服務承諾2400余人次。(林云)
今年以來,大英縣對“雙報到”活動進行積分管理,有效激發了黨員服務動力,推進活動持續深入開展。一是量化項目分值。設置服務出勤、義工活動、認領心愿、解決訴求、調解糾紛、參與建設、爭取項目資金等項目。二是規范積分管理。推行“五表三臺賬”工作法,縣委組織部據此對全縣“雙報到”工作進行通報。三是強化結果運用。把“雙報到”志愿服務開展情況納入各級黨組織年度黨建目標考核,并在全縣通報。四是注重活動實效。全縣各級黨員干部踴躍參與,認領公益崗位1500余個,結對聯系貧困群體275戶,愛心捐款2.2萬元,解決下水道建設、辦公設備等難題17個。(王圣龍)
今年以來,丹棱縣堅持把“走基層”活動貫穿始終,真抓實干,切實讓群眾感受到活動帶來的新氣象、新面貌、新作風。一是關注民聲民情,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實行各級干部手機號碼、熱線信箱、坐班接訪安排“三公開”;建立縣、鄉、村三級干部掛牌坐班服務制;建立民生訴求、困難群眾和穩定工作“三本臺賬”。二是突出直聯服務,變“走基層”為“基層走”。全縣所有機關干部與84個鄉鎮、村(社區)的3500戶群眾進行聯系對結。三是提升服務效能,變“群眾跑腿”為“干部跑腿”。著力破解“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問題,建立縣、鄉(鎮)、村、組“四級聯動政務服務體”,實現“群眾張嘴,干部跑腿,服務到位”。(潘 燕 賈榮梅)
“五一”即至,為有效預防“節日病”,強化正風肅紀,樹立為民、務實、清廉干部形象,筠連縣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前打好“預防針”,敲響“廉潔鐘”,確保全縣黨員干部嚴明紀律,清廉過節。一是出新招,由多部門聯合組織公車專項檢查組對全縣黨政機關的公務用車情況進行突擊檢查。二是出實招,開通舉報電話暢通群眾監督,并從基層群眾中聘請30名義務監督員,強化對干部在節假日期間的社會活動和八小時之外活動的監督。三是出狠招,對近期發生的4起黨員干部在違反廉潔自律、工作作風、公車私用等方面典型案件在全縣范圍進行實名通報。(詹潔) (責編:賀貴成)
圖片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