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侃
新年伊始,投資者都會有新的期望,最近的期望是有個能拿“紅包”過年的行情,或者有個“春播行情”。可現實是,由于一月新股發行的影響較大,主板市場連續震蕩下挫,市值大幅縮水。創業板雖然呈現強勢震蕩上行,但由于估值偏高,究竟還能漲多高、長多久都不能不令人懷疑。看來今年的過年“紅包”還真有些不好拿,“春播行情”即使有也要打折扣。
今年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決定的開局之年,市場原先對獲取改革紅利的期望值很高,但從去年12月初以來主板市場卻連續下挫,并沒有出現預期中的上漲行情,這就使過高的期望值隨之下降。在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和今年1月啟動新股發行的消息公布后,市場開始大幅下挫,尤其是在新股發行量大、節奏快、市盈率偏高的問題出現后,市場的反應更為強烈,證監會不得不再發文,加強監督,補漏洞。有媒體說,新股發行改革是多年來的“老大難”問題,今后出問題和糾錯可能會成為常態。再聯想到優先股試點,也是一種擴容,而且對A股來說是新問題,到時不知道又會出什么紕漏,讓市場受到消極影響。這些都是從改革的角度來觀察的,就是說對改革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要有充分的認識,短期內期望值不能過高。
從供求關系的改善來說,期望值也不能過高。今年1月新股發行有51家,3月份以后也不會少,幾百只待發的新股都在那里等著,再加上新股的再融資、大小非減持套現,今年的資金需求量絕對小不了。除非市場承受不了,出現大跌,新股發行和老股再融資才會減少批量,放慢節奏。從資金面來說,準許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是一個利好,但由于保險資金的性質,它的投資風格必定是穩健的,著眼點恐怕只在于打新股上。像養老金、職業年金、企業年金等這類長線資金,都會是這種投資風格。今年的資金面會有所改善,但會掀起多大的行情,真不能抱多大的期望。
降低期望值,目的是要充分估計今年股市可能面臨的風險,以便系好“安全帶”。所謂安全帶,就是要增強保本意識,要控制情緒和倉位,自己保護自己。今年最突出的是新股大量發行上市,有獲利機會,也有風險。如果新股發行“三高”問題得不到糾正,有些新股一上市就可能破發,這種情況過去就有過,炒新風險更大,盲目追高,就會長期被套。再說創業板,按目前的點位,創歷史新高是大概率,但其市盈率已達60倍以上,估值偏高是顯而易見的。美國當年瘋炒創業板網絡概念時,納斯達克指數最高炒到5000多點,市盈率與道指的比值是7:1,后來納指跌到2000點以下,跌幅達70%多。有機構算過賬,當前A股創業板與主板市盈率比值約為6.6:1,再往上的空間顯然已經不大了。今年創業板中仍會有翻倍、甚至翻幾倍的大牛股,但創業板大幅震蕩是大概率。大幅震蕩就要系好“安全帶”,不然就容易受到傷害。相比較而言,主板市場獲利機會小,但風險也小。如果降低獲利的期望值,關注那些被低估的超跌的大盤藍籌股,也可能會獲得超出預期的估值修復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