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雨
(天津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天津 301700)
天津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武清區東部,地理坐標范圍東經 170。10'33''~170。19'58'',北緯 39。21'4''~39。30'27'',全區總面積 11200hm2。保護區于2004年由武清區政府批準成立,是由沼澤、魚塘及淺水儲水庫構成的復合型濕地。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有獸類15種,兩棲爬行類13種,魚類32種,昆蟲371種,浮游生物16種,底棲動物35種,植物221種,鳥類199種。其中有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38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1種,具有物種基因庫的功能。保護區成立至今已有近10年的時間,筆者通過對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的調查,客觀分析了影響和制約自然保護區發展的問題,探討自然保護區科學管理的相關對策。
自然保護區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公眾對自然保護區的價值和重要性還普遍缺乏認識。濕地保護區的管理和當地經濟的發展存在較為突出的矛盾,同時相關政府部門對自然保護區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宣傳、教育工作又滯后于經濟發展和資源保護形勢的要求,導致社會對自然保護區保護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部分區域原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急劇減少,生物多樣性不顯現,自然保護區功能和效益呈下降趨勢,保護區內資源保護面臨嚴重威脅。
目前,濕地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機構還有待健全,管理人員不足,業務素質不高,研究力量普遍薄弱,缺乏現代管理技術研究。保護區監測地點偏僻,工作條件較差,科研監測設備落后,管理設備和科研監測隊伍整體素質普遍較低。
資金嚴重不足是自然保護區保護與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由于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為市級自然保護區,尚未列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從而導致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資金缺口很大,在自然保護區調查、保護區基礎建設、恢復治理、自然保護區監測、自然保護區研究、人員培訓、執法手段與隊伍建設等方面都缺乏專門的資金支持。
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內蘆葦生長狀態較比以前已經呈現出衰退的狀態。隨著蘆葦經濟價值下降,濕地保護區受經濟利益驅動,大量發展漁業,開發已經超過了適度的范圍,部分蘆葦蕩逐漸被魚池所代替,面積逐年減少。因為野生大豆適宜生長在蘆葦叢中及池塘邊,蘆葦蕩的大面積萎縮,野生大豆的生長情況也不容樂觀。
充分利用網絡、電視等新聞媒體宣傳保護自然保護區的政策法規,做好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的科普宣傳,提高全民保護意識。
針對保護區管理處不同崗位開展針對性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能力。
目前保護區主要資金來源為財政撥款。資金不足影響到保護區工作的開展??赏ㄟ^爭取外援、規范社會集資、吸引個人捐助等方式多方籌措資金彌補資金不足。同時與相關科研機構積極開展合作,為保護工作提供人才技術支持。
與當地群眾和相關部門建立聯合執法隊伍,提高濕地保護能力。對破壞濕地資源的違法行為做到早發現、早制止。對各種偷捕偷獵等行為依法給予打擊。
全面規劃自然保護區保護和恢復工程。對重要功能區和保護項目進行重點保護和建設。穩妥改造野生動物棲息地,開展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等工作,逐步推進自然保護區恢復與治理工程,促使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逐步恢復,實現自然保護區資源可持續利用。
[1]賈亞娟,王葆進.淺析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09,(05).
[2]余久華,吳麗芳.我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J].生態學雜志,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