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瑩 江應松 楊愛賓 王海旺
(天津市植保植檢站,天津 300061)
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以下簡稱為專業化防治),是轉變重大病蟲害防控方式的重要舉措和解決農民防病治蟲難的必然要求。是降低農藥使用風險,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的有效途徑。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天津市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2008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推進病蟲害統防統治以來,2010年中央1號文件再次強調“大力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農業部下發了《關于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的意見》,2010年提出了具體的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方案。
2011年2月9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會議決定實施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補助。
2011年2月9日農業部韓長賦部長在全國抗旱促春管視頻會議上要求,各地要強化監測防控,積極推行全程承包模式,出臺政策補貼,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有效減輕病蟲危害。
按照中央和農業部有關文件精神的要求,天津市積極推進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發放統防統治補貼,補助擔架式機動噴霧機、背負式機動噴霧機等機械,積極扶植各種病蟲害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發展。截止2012年底,全市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總計78個,其中天津市保農倉病蟲害防治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百強組織。
天津市保農倉病蟲害防治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坐落于武清區大堿廠鎮蘭家莊村。合作社占地9300m2,其中庫房面積3600m2,辦公用房400m2。合作社擁有多旋翼無人超低量施藥機1臺,作業效率為20hm2/d;自走式旱田機7臺,作業效率為26.7hm2/d;擔架式噴霧器10臺,作業效率為1hm2/d;棚室專用煙霧機6臺,作業效率2hm2/d;機動噴霧器80臺,作業效率為2.7hm2/d;電動噴霧器20臺,作業效率為0.7hm2/d;專用服務車輛8臺、儲水罐4個等配套設施。合作社有社員181人,其中業務主管3人,庫管2人,操作人員176人。曾參與黃淮海重大農作物病蟲害應急防控演練及全國小麥冬前管理現場會等。2011年被評為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組織,2012年被評為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百強服務組織。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勞動力大量向城市及服務業轉移。農業從業人員逐漸老齡化和兼業化,多為年老體弱者和婦女兒童,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由于突發性病蟲害具有防治勞動強度大、作業時間緊、技術要求高等特點。現有人員無法有效實施防治作業。部分村莊甚至出現放任病蟲害發生的現象,給農業生產帶來嚴重損失。建立專業化防治組織代替分散經營的農戶實施病蟲害統防統治勢在必行。在天津市和武清區植保植檢部門的扶持下,天津市保農倉病蟲害防治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
從2009年開始,連續三年武清區小麥吸漿蟲嚴重發生。因農民不懂得防治方法,受害田塊小麥減產嚴重,品質下降,一度引發社會矛盾。在植保部門指導下,合作社率先實施小麥吸漿蟲專業化統防統治。通過現場示范和核算經濟效益,引導農民接受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
逐步規范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合作社統一制定了防治服務協議,根據種植作物和防治對象,確定防治時間、防治地塊、防治面積、用藥品種、用藥量和收費標準等內容。在重點村街成立29個專業化服務組,每個服務組5名成員,負責該村的防治作物地塊落實、農資產品配送、植保機械配置使用與維修、統防統治和效果跟蹤等工作。
為提高管理水平,促進有序發展,合作社制定了設備使用和倉庫管理等制度。責任落實到組、落實到人。植保機械使用人員、使用時間、維修保養都有檔案記錄。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修改和完善,保障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合作社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根據不同作物、不同防治對象合理確定收費。如單次作業收費小麥為8元/667m2,玉米10元/667m2,棉花13元 /667m2。
保農倉專業化合作社的機械采取自籌資金、政府資金扶持和農機補貼相結合的方式購置。聘請植保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對機手上崗前開展藥械、農藥使用技術、病蟲草害發生規律及調查方法、機械修理和維護等知識培訓。
服務質量跟蹤是確認防治效果的最重要環節。合作社由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對防治效果調查跟蹤,對各服務組的服務開展考核。服務效果不達標的要復噴,費用由機手承擔。
及時調解機手與服務對象之間的糾紛,維護雙方的利益和合作社信譽。一般糾紛由合作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調解,由村級專業化服務組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重大問題及時組織專家進行鑒定,分清責任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盡可能降低生產損失。
總結保農倉專業化合作社幾年來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的實踐經驗,可以發現,專業化統防統治優勢明顯。
專業化統防統治優越性體現即防治效率、效益和效果三個方面。目前農戶普遍使用工農-16型手動噴霧器,單臺每天只能完成病蟲害防治作業面積0.27~0.4hm2,農藥利用率約為40%。而專業化防治組織使用的背負機動噴霧器、擔架式噴霧機,背負機動噴霧器每天能防治2.67~4hm2,擔架式噴霧機每天能防治5.33~8hm2,農藥利用率在75%以上。同時提高了防治效果,降低了防治作業的勞動強度,節省了防治工本費。至少為農民挽回作物產量5%左右,增加了農民收益。
專業化防治可有效地降低農藥使用量,減少用藥次數,加快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推廣進程,促進農業措施、物理措施在病蟲害防治廣中的應用。減少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保護了害蟲天敵,優化了農田生態環境。便于廢棄包裝物的集中回收和處理。
由于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投入高、風險高而收益低,影響了社會資本的投入積極性。相對于機耕、機播、機收等農業機械化服務,因其收益穩定、風險小,盡管投資高,一臺大型收割機投入十幾萬,但社會投資積極性仍然較高。雖然植保機具投入低,但收益更低,大部分合作社不愿購置。
由于農民自防意識根深蒂固和自防不考慮人工費等因素,導致專業化統防統治收費難。
植保作業季節性強,部分合作社忙閑各半,機手收入明顯偏低,從業人員不穩定。
病蟲草害防治工作是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承擔的公益性職能,所需費用應堅持政府投入為主。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但是政府投入不能降低。
為便農民接受專業化統防統治,需要加強宣傳,通過現場觀摩和對比,讓農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實施初期獲得農民認可尤為重要,要積極探索,穩步推進,防止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