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峰
山東省鄒平縣高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山東鄒平 256200
格列喹酮治療2型糖尿病腎病25例臨床觀察
林玉峰
山東省鄒平縣高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山東鄒平 256200
目的觀察格列喹酮治療2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療效療效。方法2012年7月—2013年8月來該院就診的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選取5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25例,治療組:口服格列喹酮30~60 mg,3次/d口服,餐前服用。對照組:格列苯脲2.5mg,每天2次,餐前服用。兩組治療等同,治療前禁用一切降血糖藥物或能影響血糖的藥物。結果治療組:基本治愈13例,有效1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對照組:基本治愈7例,有效10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68%。兩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1)。結論格列喹酮治療2型糖尿病腎病療效好且安全,值得臨床推廣。
格列喹酮;2型糖尿病腎病療效
在我國,糖尿病(DM)是繼心血管疾病之后發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是糖尿病(DM)常見的嚴重微血管并發癥之一,也是死亡率、致殘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預計[1],未來我國將成為全世界糖尿病發病率最高的前三位大國之一,糖尿病已成為患者就醫的第四位最常見原因。為了觀察格列喹酮治療2型糖尿病腎病的療效及安全性,選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來該院就診的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選取50例,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來該院就診的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選取50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格列喹酮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齡40~72歲,平均56歲;對照組(格列苯脲)25例,男21例,女4例,年齡42~74歲,平均58歲,兩組具有可比性。入選標準:50例患者符合1999年WHO的診斷標準。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口服格列喹酮30~60 mg,3次/d口服,餐前服用,共18個月。對照組:格列苯脲2.5 mg,2次/d,餐前服用。兩組治療等同,治療前禁用一切降血糖藥物或能影響血糖的藥物。
1.3 輔助檢查
兩組開始治療前,治療中1個月、2個月、3個月查空腹血糖、餐后2 h查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lc)、血β微球蛋白、血脂、肌酐、尿白蛋白定量。
1.4 療效判定
①基本治愈:β微球蛋白<3.85 mmol/L,尿蛋白定量≤30 mg;②有效:β微球蛋白<3.85 mmol/L,尿蛋白定量30~100 mg;③無效:β微球蛋白>3.85 mmol/L,尿蛋白定量100~300 mg。
治療組:基本治愈13例,有效1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對照組:基本治愈7例,有效10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68%。兩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1)。相關檢查及不良反應兩組治療前后共檢查3次血糖,餐后2 h血糖、HbAlc、β微球蛋白、血脂、肌苷、尿蛋白均有下降或消失,不良反應輕微,可以耐受。
近年來我國老年人中糖尿病患者迅速增加,據2000年全國第3次糖尿病、IGT流行病學調查[2](WHO標準)發現,60歲以上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增至9.19%~14.49%,80歲以上更高達25.6%。根據英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研究觀察,2型糖尿病是胰島素缺失性疾病,是一種以持續的B細胞功能衰退為特征的進展性疾病[3]。這無疑認為2型糖尿病將是一個終身疾病,且是一個逐漸進展的疾病,需終身治療。格列喹酮(gliquidone)屬第二代短效磺脲類藥物,可刺激胰島素迅速雙向釋放,30 min起作用,高峰2~3 h,其血漿半衰期13~15 h,降糖作用持續8 h,同時該藥可增加胰島素受體和強化胰島素受體后的作用,從而增加β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性,促使β細胞釋放胰島素,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同時格列喹酮是唯一幾乎代謝產物不從腎臟途徑排泄。經過腎臟磺脲類口服降糖藥,一般降糖藥當腎小球濾過率<60 mmol/min時,即可發生藥物蓄積,而發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有關藥理學的研究顯示,伴有和不伴有腎功能障礙的糖尿病患者,格列喹酮的首代動力學行為差異。當肌酐異常(但小于450 nmol/L)患者中,該藥物照常發揮良好的降糖效果,而未見對腎功能加重。同時通過對肌苷、β微球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結果分析顯示,持續使用格列喹酮1年以上的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白蛋白尿下降,可能與用藥后的糖明顯改善及代謝產物從腎臟排泄很小,對腎功能的保護有關。
在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細胞的功能呈進行性減退且減退速度快于依年齡β細胞功能減退,英國前瞻性研究顯示,在2型糖尿病初診的時候,病人β細胞功能約正常的50%,且以后每年以4%~5%的速度遞減。UKPDS顯示傳統的治療模式即從飲食控制,運動療法及降糖藥物,最后是胰島素治療的階梯治療模式。這種治療模式并不可能穩定持續的控制血糖,無法阻止隨病程延長細胞功能進行性下降的趨勢。因此改善傳統的治療模式迫在眉睫。低血糖反應對老年患者,特別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是十分危險的,本研究結果顯示25例患者,僅有1例發生2次低血糖反應,且為輕中度低血糖反應,無低血糖昏迷,不良反應輕微,說明人體對格列喹酮有很好的耐受性。臨床研究結果可以證實格列喹酮為一種安全、有效、價格便宜、無明顯不良反應的降血糖藥物,可以推廣使用。
[1]Asian-pacific type 2 diabetes policy group.Type 2 diabetes practical targets and treatment,fourth edition.Copyright WHO,2005.
[2]馬學毅.現代糖尿病診斷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478.
[3]曾龍驛.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解讀[J].中國卒中雜志,2007,2(7):1-2.
R587.1
A
1672-4062(2014)08(a)-0004-01
2014-05-03)
林玉峰(1970.3-),女,山東鄒平人,本科學歷,西醫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