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晶 李艷華 張鳳玲
吉林省腫瘤醫院,吉林長春 130012
乳腺癌是一種常發生在乳房腺上皮組織的異質性疾病,在多種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導致乳房腺上皮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和異常增生,是一種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面臨著巨大的精神壓力,產生很多消極、負面的情緒,影響患者的治療和預后。為探討心理護理對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效果,該研究就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間的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均為女性,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5例,年齡27~70歲,平均55歲,乳腺癌分期:Ⅰ期10例,Ⅱ期34例,Ⅲ期11例。對照組55例,年齡26~72歲,平均57歲,乳腺癌分期:Ⅰ期14例,Ⅱ期32例,Ⅲ期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變類型等方面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入院時空腹血糖7.9~18.6 mmol/L,均進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并在手術拆線后輔以藥物化療或放療。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各項常規檢查、病情觀察和記錄、用藥護理、并發癥護理以及鍛煉肢體功能等。而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心理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乳房是女性最為重要的第二性征,由于接受手術治療后乳腺癌患者的胸部形態往往會發生改變,影響自身形象,女性患者常因此而具有較大的心理負擔,合并2型糖尿病更會增加患者悲觀、擔憂、焦躁和恐懼等不良情緒,所以更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和心理動態,制定個體化方案。醫護人員要真誠地對待患者,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積極與患者溝通,用熱情、親切的態度贏得患者的信任和依賴。
1.2.2 個性化護理 不同的患者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環境不同,所以她們的心理狀態也各不相同,所以要針對患者的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的護理。若患者充滿了恐懼和絕望的情緒,甚至拒絕配合治療,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做好相關知識的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的產生、治療及預后,用成功的病例來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一定要語氣輕柔,采用恰當的說話方式,不要言語不當刺激到患者,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勸導患者勇敢地面對現實。若患者充滿了焦躁、悲觀、壓抑的心理,要設身處地地為患者考慮,耐心地回答患者的疑問,解除患者的擔憂,如果患者有什么要求都要爭取滿足,可以采取聽輕音樂等方式來使之放松心情。
1.2.3 放、化療期間的心理護理 乳腺癌患者術后需要輔以放療或化療,常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包括脫發掉發、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而且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這些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和不良情緒,所以醫護人員要做好心理護理工作。在放、化療前,將各種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告訴患者及其家屬,并告知不良反應發生的過程和應對措施,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來評定患者不良情緒,評定的積分越高則其抑郁、焦慮的程度越高。測定兩組患者的護理前后的評分情況。
觀察兩組數據進行結果比較,卡方檢驗,應用SPSS16.0軟件完成數據的統計處理。以P<0.05,說明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SDS評分分別為52.9±3.2、53.0±3.2,護理后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為 33.4±3.3、48.1±3.8。可見護理前兩組患者SDS評分比較P>0.05,沒有顯著差異;護理后觀察組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顯著差異。
護理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SAS評分分別為67.6±4.5、67.3±4.1,護理后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為 44.7±3.1、65.0±4.2。可見護理前兩組患者SAS評分比較P>0.05,沒有顯著差異;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顯著差異。
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精神壓力較大,產生很多不良情緒,而患者的心理狀態嚴重影響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負情緒會影響疾病的治療和預后,也會使血糖升高,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是十分必要的,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針對不同患者采用個性化護理,并且在放、化療期間也要進行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醫護人員不僅要具有精湛的專業素養,更要充滿同情心,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及時發現患者的心理問題并予以恰當的心理疏導,促進患者順利恢復。
[1]路智超.心理干預對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99.
[2]張國仙.心理護理對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1,36: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