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防治指南做了哪些更新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終于正式發布,以下是相較于上一版指南做出的主要更新,更多內容詳見專家共識欄目。
糖尿病并發癥流行病學數據
補充了中國城市醫院糖尿病截肢的臨床特點。
提出中國糖尿病風險評分表
由于公共衛生資源的限制,預防糖尿病應采取高危人群優先的策略,應根據糖尿病風險程度進行針對性篩查。新指南首次提出中國糖尿病風險評分表,總分≥25分者應進行OGTT篩查。
不推薦用HbA1c診斷糖尿病
我國HbA1c作為糖尿病診斷切點的資料相對不足,且HbA1c測定的標準化程度不夠,因此暫不推薦在我國將HbA1c作為糖尿病診斷切點。
修改綜合控制目標
空腹血糖控制目標改為4.4~7.0mmol/L(2010年版為3.9~7.2mmol/L);血壓控制目標改為<140/80mmHg(2010年版為<130/80mmHg);合并心血管病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目標為<1.8mmol/L(2010年版為<2.07mmol/L或較基線降低30%~40%)。
更新藥物選擇和治療路徑
在積累我國臨床研究證據的基礎上,新指南對高血糖治療路徑作了修改,并給出了2型糖尿病胰島素治療路徑。
更新減重治療適應證
將減重治療的適應證分為可選適應證、慎選適應證和暫不推薦,暫不推薦僅適用于臨床研究。
修改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
2010年版要求4項(BMI、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紊亂)標準中至少具備3項。2013年版改為具備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壓、高空腹TG、低空腹HDL-C這5項中的至少3項,其中高血壓標準為≥130/85mmHg(2010年版為≥140/90mmHg),空腹HDL-C標準為<1.04mmol/L(2010年版為男性<0.9mmol/L和女性<1.0mmol/L)。
修改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采用2011年我國衛生部發布的行業標準。75 g OGTT試驗服糖后3小時血糖水平被取消,且空腹血糖標準改為≥5.1mmol/L(2010年版為≥5.3mmol/L),服糖后2小時血糖標準改為≥8.5mmol/L(2010年版為≥8.6 mmol/L),1個以上時間點的血糖符合標準即可診斷。
新增OSAHS和口腔疾病章節
新指南增加糖尿病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的內容,強調應加強醫務人員對兩病共存的認識,在確診其中一種疾病時應想到伴發另一種疾病的可能,進而進行相應的篩查。此外,新指南還增加了糖尿病與口腔疾病的內容。
糖尿病與感染章節增加免疫接種內容
該章節在糖尿病合并感染的防治中提出必要的免疫接種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預防嚴重感染的發生,并給出了不同人群免疫接種的推薦。
10.3969/j.issn.1672-7851.2014.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