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琳
遼寧省撫順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遼寧撫順 113006
2型糖尿病和腹型肥胖臨床相關性觀察
孫琳琳
遼寧省撫順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遼寧撫順 113006
目的探討2型糖尿病與腹型肥胖的臨床相關性。方法該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對420例調查對象實施2型糖尿病與腹型肥胖癥調查,分析2型糖尿病與腹型肥胖的相關性。結果420例調查對象中,糖尿病的患病率為21%,空腹血糖受損率為18%,而腹型肥胖發生率為61%。結論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而腹型肥胖是引發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相關性
2型糖尿病是當前世界上發病率與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糖尿病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的緊張性病癥,目前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糖尿病引起的原因是胰島素分泌的絕對或相對不足所造成的糖、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紊亂綜合征,根據近年來多種研究顯示,腹型肥胖和2型糖尿病具有密切的關系,但是腹型肥胖很容易被忽視,從而使得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提高,為此,該研究對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的2型糖尿病與腹型肥胖的相關性進行觀察研究,減少患者腹部脂肪的堆積,對減少2型糖尿病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對120例調查對象實施2型糖尿病與腹型肥胖癥調查,主要調查患者的性別、年齡、糖尿病史及家族病史等。
1.2 方法
對所有調查對象除了性別、年齡、糖尿病史及家族病史等調查之外,還要對其實施體格檢查(體重、身高與腰圍)、空腹血糖水平檢測,并要求所有調查對象在檢測前8個小時內不進食。
1.3 診斷標準
正常:空腹血糖水平<6.1 mmol/L;空腹血糖受損:6.1 mmol/ L≤空腹血糖<7.0 mmol/L;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腹型肥胖:男性腰圍>85 cm,女性腰圍>80 cm。
1.4 統計方法
對原數據采用EpiData輸入,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來分析處理,采取(±s)表示計量資料,采取χ2檢驗計數資料,采取t檢驗計量資料。
420例調查對象中,糖尿病的患病率為21%,空腹血糖受損率為18%,而腹型肥胖發生率為61%。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性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人口老齡化的出現,其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糖尿病引起的原因是胰島素分泌的絕對或相對不足所造成的糖、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紊亂綜合征,其主要表現是慢性的高血糖,其中,2型糖尿病占超過90%,并且2型糖尿病是以長期高血糖的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是胰島素的分泌缺陷與抵抗,對于2型糖尿病的治療關鍵是降低胰島素的抵抗與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由于患者的年齡增大、對血糖控制不良以及病程較長,同時容易并發腎臟與心血管等疾病,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逐漸成為一種世界性問題,因此,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補充胰島素治療時延緩疾病的進展與讓血糖達標的有效方法。
除此之外,研究發現,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生率呈現正相關的關系,越是肥胖的人,其2型糖尿病發生率也越高,并且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90%的患者呈現肥胖的狀態,由此可知,患者的體重指數和糖尿病發病率關系密切,當患者的體重指數不超過30 kg/m2時,糖尿病與體重指數呈線性相關的關系,當患者的體重指數超過30 kg/m2時,就會使這種相關程度提高,由此可知,體重指數超過指標就稱為引發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子。而肥胖又分成中心與非中心肥胖,其中,中心肥胖就包括著腹型肥胖,研究指出,患者的體重指數即使控制在正常的允許范圍內,但是其腰圍超出正常范圍,也會提高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因此,腹型肥胖和2型糖尿病具有密切的關系,并且這種關系常常被人們忽視,在治療過程中往往不把肥胖列入治療項目當中。肥胖的引起原因主要是患者游離脂肪酸過多,其對血漿中葡萄糖入侵組織細胞起抑制作用,造成胰島素的促進糖代謝作用降低,導致其對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從而形成高胰島素,而要胰島素容易引發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等發生,所以,腹型肥胖癥的患者更加容易引發糖尿病及其相關并發癥出現。
對于腹型肥胖引發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改變其行為方式,注意改善飲食結構,加強鍛煉等是防止肥胖癥的重要基礎。
[1]邱慧玲,張鋒,周健,等.血糖失控伴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09,12(3):325-326.
[2]楊衛紅,李玢.伴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J].內科理論與實踐,2011,7(3):114-115.
[3]隗希有,張善同.腹型肥胖對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及其社區干預[J].臨床醫學,2012,23(10):5410-5411.
[4]章建梁,秦永文,鄭興,等.肥胖對高血壓患者降壓藥治療后血糖和血脂變化的影響[J].解放軍醫學雜志,2004,29(5):427-429.
[5]Coossens GH.The role of adipose tissue dysfunc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besity-related insulin resistance[J].Physiology and Behavior,2008, (2):206-218.
R587.1
A
1672-4062(2014)11(b)-0048-01
2014-08-18)
孫琳琳(1979.11-),女,滿族,遼寧人,本科,主治,研究方向:內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