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向科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鄭州 450003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足的臨床觀察
袁向科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鄭州 450003
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足的方法及臨床療效。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5月運用中醫辨證對該科54例糖尿病足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結果治愈32例(59.3%);好轉19例(35.2%);無效3例(5.5%)。總有效率94.5%。結論通過觀察,我們總結出一套中西醫結合、內外同治的治療方案,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糖尿病足;中西醫治療;通脈湯劑;臨床觀察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近些年該病呈發病廣、高傷殘、影響大的特點發展,已經嚴重威脅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成為目前學界重點研究的課題。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5月運用中醫辨證對該科54例糖尿病足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糖尿病足,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為該科2013年12月—2014年5月間收治的DF患者,共54例。男35例,女19例;年齡39~82歲,平均68.1歲;糖尿病病程2~36年;DF病程1周~11月;誘因:足癬破潰2例,胼胝繼發感染4例,外傷(擠壓、鞋內異物)6例,各種[]燙傷(理療、取暖)7例,無明顯誘因35例。既往病史:腦梗塞5例,高血壓17例,冠心病21例;入院隨機血糖6.8~38.4 mmol/L間,平均16.49 mmol/L;足背動脈搏動存在者25例,未觸及者29例。Rydel-Seiffer分級音叉實驗陽性47例。
1.2 治療方法
1.2.1 西醫基礎治療①積極控制原發病:針對性選用降糖藥或早期胰島素應用治療。②嚴格控制感染:依據創面分泌物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選用針對性抗生素治療。③積極改善肢體遠端血液循環。④改善全身狀況:糾正低蛋白血癥,調整酸堿及電解質平衡。
1.2.2 中醫辨證治療依據中醫辨證,將糖尿病足分為氣陰兩虛、濕熱毒盛、氣血兩虛三型。
1.2.2.1 氣陰兩虛壞疽型患足皮色暗紅,疼痛劇烈,干枯色黑。伴高熱煩躁,口渴汗出,心悸氣短,舌紅苔薄,脈弦細而數。治以益氣養陰、和營解毒。宜顧步湯為主,酌量加用連翹、白花蛇舌草、玄參、石斛等。
1.2.2.2 濕熱毒盛壞疽型患足紫紅腫脹,足趾壞疽潰爛,迅速向四周擴散,瘡色灰黑,創面污濁穢水,腥臭難聞,伴壯熱口渴,煩躁,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以清熱利濕、和營解毒。宜四妙勇安湯為主,酌量加用黃芩、知母、萆薢、赤芍等。
1.2.2.3 氣血兩虛壞疽型患足肌肉瘦削,皮膚干燥或浮腫,瘡色暗灰,膿腐難脫,肉芽老化,久不收口,伴面黃肌瘦神疲乏力,溲清便溏,舌淡有齒痕,苔膩,脈沉細無力。治以補益氣血,和營解毒。宜八珍湯為主,酌量加用黃芪、赤芍、肉桂、白花蛇草等。
1.2.3 局部創面處理
1.2.3.1 干性壞疽先控制感染,改善循環,外敷利凡諾紗條,促進壞死足趾干燥,待炎癥局限,正常組織與壞死組織界限清楚時,手術切除壞死部分,外敷八寶丹祛腐生肌促進肉芽生長,肉芽改善后,可予點狀植皮促進創面愈合。
1.2.3.2 濕性壞疽及時清除壞死組織,包括壞死的骨質、肌腱等。清創時應沿肌腱方向切開腱鞘并清除壞死肌腱組織以達到充分引流目的。清創后仍有壞死組織不脫者,外用七三丹;創面周圍紅腫者,復方黃柏液塌漬后,外敷金黃膏清熱消腫;創面膿腐祛除后,外用八寶丹以生肌斂瘡;肉芽基低紅潤后,可給予點狀植皮以促愈合。
1.3 診斷標準
均采用2013年的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糖尿病醫學診斷標準[1],并診斷為2型糖尿病并符合糖尿病足的分型及分級標準[2-3]。
1.4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潰瘍創面完全愈合,臨床Wanger分級0級;好轉:潰瘍創面縮小,分泌物減少,臨床Wanger分級好轉1個級別以上;無效:潰瘍創面無縮小,分泌物無減少,臨床分級無好轉或惡化[3]。
治愈:32例(59.3%);好轉:19例(35.2%);無效:3例(5.5%)。總有效率為94.5%。
糖尿病足潰瘍是糖尿病合并血管、神經病變遭遇創傷、感染等所發生的一種嚴重并發癥[4],愈合困難,治療棘手。我們在臨床治療中總結中西醫結合,內外科兼顧,整體與局部并重的治療方案。西醫治療采用消炎、降糖、改善循環及支持療法,糾正嚴重感染及機體代謝失衡,使全身情況好轉。中醫強調辨證施治是治療重要環節,針對不同證型以相應的治法。扶正即益氣養陰、滋陰降火、氣血雙補;祛邪即解毒、和營、托毒外出。我們應用中醫藥辨證結合治療,使患者機體情況改善,肢體血運重建,為保留肢體創造條件。現代藥理研究為中藥在治療該病提供了客觀依據:黃芪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微循環。當歸、赤芍、川芎配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風險。丹參調節組織的修復與再生,促進創面血管再生。生地、白術、茯苓也有降低血糖作用。二花、地丁、連翹、白花蛇舌草都有很強的抗內毒素作用,減少感染風險。此類藥物合理調配運用確實收到不錯療效。
通過該臨床病例觀察,該研究總結出在西醫針對性基礎治療上,合理運用中醫辨證施治,并積極處理局部病變組織的一套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臨床療效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
[1]李靜,童南偉.2013美國糖尿病學會糖尿病醫學診治標準更新內容解讀[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3,5(3):61-66.
[2]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87-814.
[3]張惠芬,遲家敏,王瑞萍.實用糖尿病學[M].譯.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50-453.
[4]許樟榮,敬華.國際糖尿病足工作組編寫.糖尿病足國際臨床指南[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43-44.
R587.1
A
1672-4062(2014)11(b)-0055-01
2014-08-18)
袁向科(1984-),男,河南許昌人,碩士,醫師,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治療周圍血管疾病、瘡瘍的臨床與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