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 杜靜靜
濰坊市坊子區人民醫院,山東濰坊 261200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治療療效分析
王鋒 杜靜靜
濰坊市坊子區人民醫院,山東濰坊 261200
目的分析妊娠合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資料。方法選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入院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02例,入院后嚴格觀察病情,給予糖尿病教育、運動治療、飲食控制治療、藥物治療、定期測量血糖,隨訪觀察妊娠情況及結果并記錄分析。結果經過積極治療,102例患者情況良好,無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無孕產婦及新生兒窒息的情況發生。結論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積極干預治療,可以明顯的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預后,減少新生兒產后并發癥。
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治療;妊娠結局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在臨床上有兩種,一種是妊娠前即存在糖尿病,臨床上所占比例較低;另一種是妊娠后出現的糖尿病或首次發現糖尿病,據調查約占80%左右。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也逐年提高,妊娠期并發糖尿病常合并其他內科疾病及多種孕產期并發癥如羊水過多、新生兒窒息、酮癥酸中毒等,若不能積極治療,嚴重威脅者孕產婦及新生兒生命。對此,該院選取了102例入院患者病例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取該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2例病例,確診孕周在30~36周,平均33.1周,年齡23~40歲,平均28.7歲。102例患者中初產婦80例,經產婦22例,其中20例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
1.2 診斷標準
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前確診有糖尿病,確診方法根據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的診斷標準[1]即有糖尿病臨床癥狀且隨機血糖≥11.1 mmol/L或至少2次檢查空腹血糖≥7.0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且糖耐量實驗2 h血糖≥11.1 mmol/L。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前無糖尿病或病史不詳,妊娠后檢查兩次或兩次以上空腹血糖≥5.8 mmol/L或50g葡糖糖負荷≥11.1 mmol/L;空腹血糖≥5.8 mmol/L,或采用糖耐量實驗空腹5.6 mmol/L,1 h 10.3 mmol/L,2 h 8.6 mmol/L,3 h 6.7 mmol/L的標準,若有兩項或兩項以上達到或超過以上標準即可確診。
1.3 治療方法
1.3.1 飲食療法合理飲食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治療中極為關鍵,通常采用的是“少食多餐”的方法,一般來說每日五餐較為合理,同時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個別安排。飲食治療的宗旨是保證患者妊娠期間的能量需要,保證胎兒正常發育,又要避免過度攝入引起高血糖或攝入不足導致酮癥酸中毒。營養師根據患者的孕周、體重、血糖情況等計算孕婦所需能量,指導飲食,爭取使血糖水平控制在有效范圍之內(空腹3.3~5.6 mmol/L,餐前30 min 3.3~5.8 mmol/L,餐后2 h 4.4~6.7 mmol/L,夜間4.4~6.7 mmol/L)。
1.3.2 運動療法適度的運動可以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率,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因此合理的體育運動是必不可少的,但應避免劇烈運動,一半為餐后30 min散步等適量活動,保證孕婦心率在120次/min以下。
1.3.3 藥物治療102例患者中大部分經飲食控制、運動治療血糖控制較好,有34例患者控制不理想,加用胰島素治療。臨床采用皮下注射,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調整劑量,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
1.4 統計方法
所采集數據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5.0處理。
通過積極的干預和治療,102例患者均順利分娩:38例順產,56例產鉗助產,其余均剖宮產。無孕產婦死亡,無新生兒低血糖、窒息或死亡的發生。有3例患者產后出血,經積極治療恢復良好。
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多樣,目前尚不完全明確,據分析主要原因包含以下幾個方面。近年來,流行病學研究顯示GDM的發生隨一級親屬的發病率的上升而呈現上升趨勢,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婦妊娠糖尿病[2]的發病率約為無家族史的9.3倍。在基因的分析中顯示Trb64Arg的表達在GDM婦女中是正常婦女的2倍多,其他基因片段分析如G54D、SUR-1等的表達也遠高于正常婦女,可見遺傳因素在該病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胰島素抵抗是該病發生的關鍵原因之一,該觀點是Burt于1956年首次提出,調查顯示GDM患者的IR指數明顯高于正常妊娠婦女,該指數在妊娠24~28周時快速增強,32~34周可達到高峰,胎盤娩出后逐漸消失,原因是胎盤分泌的雌激素、糖皮質激素、孕酮、泌乳素、催乳素均可增加IR指數。此外,TNF-α因子、游離脂肪酸、IAPP、炎癥等因素均與該病的發生有著一定聯系。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在逐年上升,該病發生后常伴隨許多并發癥如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羊水過多、早產等,因此,早期發現并積極治療[3]是極為關鍵的。該院對該病采取綜合的治療辦法,對于病情較輕的患者通過合理的飲食指導,積極的運動療法均可達到控制血糖的效果,對于該治療方法不敏感的患者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合理皮下注射胰島素。通過上述病例分析可見,早期發現并積極干預治療,可取的很好的臨床效果。
[1]吳七娣.妊娠合并糖尿病10例臨床治療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16):136.
[2]趙海琴.妊娠合并糖尿病76例臨床診斷與治療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3,10(29):3872-3873.
[3]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rs Care,2004,27 Suppl 1:188-190.
R714.25
A
1672-4062(2014)11(b)-0073-01
2014-09-25)
王鋒(1971.12-),女,濰坊市坊子區人,大學,婦產科臨床,主治醫師,研究領域婦產科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