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軍
江蘇南通市社會福利院,江蘇南通 226001
芻議護患溝通在老年糖尿病護理過程中的作用
顧軍
江蘇南通市社會福利院,江蘇南通 226001
目的探討護患溝通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方法以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養老機構自2011年1月—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55例/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方法基礎之上給予護患溝通,對比分析兩組的護理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經過養老機構的分組護理,觀察組顯效例數為31例,有效例數為2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4.55%;對照組顯效例數為22例,有效例數為23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81.82%,則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滿意度調查,觀察組滿意度為96.36%,對照組的滿意度為85.45%,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時加強護患溝通可以有效改善護患關系,同時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滿意度,值得臨床的應用和推廣。
護患溝通;老年糖尿病;效果;滿意度
糖尿病是臨床治療中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體內的胰島素不足,導致糖代謝遭遇障礙而產生的疾病,糖尿病患者通常還伴有脂肪、蛋白質、電解質等代謝紊亂[1]。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加上人們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日趨上升,尤其是中老年群體,給患者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2]。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的免疫能力會逐漸衰退,加上糖尿病患者通常還伴有其他性的疾病,在治療期間需要護理人員特殊的護理或照顧,才能有效的提高治療的效果。為了進一步研究護患溝通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方法以及應用效果,選取養老機構自2011年1月—2014年2月間收治的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養老機構收治的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組之后,對照組55例,男性31例,年齡在71~8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9.5±5.8)歲,女性24例,年齡在70~8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9.6±5.6)歲,病程為3~20年,平均年限為(10.2±1.4)年;觀察組55例,男性30例,年齡在70~8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80.1±5.1)歲,女性25例,年齡在71~8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9.3±5.5)歲,病程為1~21年,平均年限為(11.1±1.6)年。
1.2 方法
對照組和觀察組都采用常規的治療方案治療,口服降糖藥物,合理的控制飲食等,對照組在治療期間給予常規的護理方案,即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強護患溝通,主要內容如下:①心理護理溝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極為脆弱,也較為敏感,加上受到疾病的折磨,在生活上又要時刻注意自身的飲食和作息習慣,又擔心預后,時刻會出現焦躁、抑郁、恐懼等不良的心理情緒,從而增加了治療的難度,所以需要護理人員加強和患者之間的溝通,首先積極熱情的接待,主動的為患者講解關于糖尿病的知識以及治療的方案,熱忱的為患者解決各種疑惑,幫助患者消除緊張的情緒,安慰鼓勵患者,積極的引導患者樹立起良好的心態,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以提高治療的效果;②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糖尿病作為一種終身性的慢性疾病,時刻影響著患者,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和患者進行交流,傾聽患者的訴說,幫助患者解決問題,交流時尋找共同語言,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等;③飲食指導:治療期間為患者講解飲食對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讓患者認識到控制飲食對治療糖尿病的必要性,為患者制定出健康的飲食計劃,讓患者能夠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充分的減少胰島β細胞負荷,糾正體內糖代謝紊亂情況,減輕或者消除糖尿病臨床癥狀;④運動指導:適當的運動對于糖尿病的治療有積極的作用,可以促進糖氧化作用,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從而可以良好的控制血糖,護理人員在患者治療期間積極的為患者講解運動對于糖尿病治療的好處,積極的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必要時可以陪伴患者共同進行,從而幫助患者對血糖進行控制。
1.3 評價指標
采取養老機構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所有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滿意度=滿意例數/分組例數×100%。顯效標準:以患者測定的平均血糖高低作為標準,較之治療前改善非常明顯為顯效;有效標準:以患者測定的平均血糖高低作為標準,較之治療前有所改善為有效;無效: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不明顯,或者有變高反彈趨勢。
1.4 統計方法
該次所有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n或者n(%)表示,用χ2進行檢驗。
經過養老機構的分組護理,觀察組顯效例數為31例,有效例數為2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4.55%;對照組顯效例數為22例,有效例數為23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81.82%,則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滿意度調查,觀察組滿意度為96.36%,對照組的滿意度為85.45%,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良好的護患溝通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有著積極的作用,能夠幫助患者對血糖進行良好的控制,提高治療的效果。良好的護患溝通還能夠拉近和患者之間的距離,能夠和患者保持一個良好的關系,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從而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良好的關系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和飲食習慣,為臨床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3]。此外,良好的護患溝通還能夠及時的發現患者的需求,也能夠讓患者充分的認識到護理人員以及醫生治療的目的,讓患者自身注意治療期間的各種注意事項[4]。
在臨床溝通中,護理人員應該為患者創造一個和諧的康復環境,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以及抵觸感,和患者交流時面帶微笑,熱忱的服務,主動積極的傾聽患者的訴說,同樣在交流時護理人員應該注意自身的形象,保證衣著整潔干凈,交流時語言得體,吐字清晰,用通俗易懂的語句為患者講解關于糖尿病的知識,交流時注意患者的情緒變化,幫助患者排解不良的情緒和心理[5]。
通過該研究顯示,對照組的顯效例數為22例,有效例數23例,無效10例,而觀察組的顯效例數為31例,有效例數22例,無效2例;從滿意度來看,對照組對護理的滿意度為85.45%,觀察組的滿意度為96.36%,可見觀察組無論是總的有效率還是患者的滿意度都要明顯優于對照組,這說明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良好的護患溝通的作用較為明顯,所以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療期間加強護患溝通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1]瞿慧麗.淺談護患溝通在老年糖尿病護理過程中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2(12):2074.
[2]張艷麗.淺談護患溝通在糖尿病護理過程中的作用[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2):647-648.
[3]尹麗華.淺談護患溝通在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1):99.
[4]林阿珠,鄭麗卿.護患溝通在糖尿病護理過程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 2008(30):2755-2756.
[5]唐云燕.對護理實習生關于產科易發護患沖突場景的溝通指導[D].浙江大學,2011.
R473
A
1672-4062(2014)11(b)-0131-02
2014-09-02)
顧軍(1979.6-),女,江蘇南通人,本科,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