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惠
葫蘆島市龍港區婦幼保健院,遼寧葫蘆島 12500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護理研究進展
李文惠
葫蘆島市龍港區婦幼保健院,遼寧葫蘆島 125003
妊娠期糖尿病可以直接影響產婦與胎兒的身心健康,早期對妊娠糖尿病進行診斷,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管理與護理具備至關重要的意義,其可以使孕婦妊娠期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并達到正常水平。文章根據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以及相關的臨床管理與護理等進行了研究,其中排除了分娩期與產后的有關護理。
妊娠期;糖尿病;管理;護理;研究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糖尿病,其主要指的是在確定妊娠以后,如果發現孕婦存在明顯的糖尿病或者是耐糖量減低,其中不管是分娩后是否持續該現象,還是需要通過飲食治療或者是使用胰島素治療,則都可以被確認成妊娠期糖尿病[1]。其中1型糖尿病在臨床中的發病率大概為90%左右,而2型糖尿病在臨床中的發病率大概為10%左右。相關研究顯示:孕婦年齡超過40歲,其出現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是年齡在30歲以下孕婦的8倍左右。妊娠期糖尿病將會對妊娠、產婦以及分娩等產生非常嚴重的危害,非常容易導致出現酮癥酸中毒、胎兒畸形、高膽紅素血癥以及死胎等現象。所以,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妊娠期糖尿病進行管理與護理,從而使孕婦可以安全的度過孕產期。
孕婦一旦被確診成妊娠期糖尿病,則應該對其進行高危管理,構建健康檔案,把檔案錄入到電腦管理系統,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與護理方案。其中健康檔案的內容應包含掌握孕期保健常識的情況、血糖、孕周、患病史、年齡、尿糖、體重、孕產次以及家族史等。孕婦在第24~28周的時候,應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清晨時空腹測量血糖,并服用75 g葡萄糖水,服糖后的1 h內抽取一次靜脈血,抽取兩次,并對血糖濃度進行測量,其中如果血糖值存在著任何的異常,都可以被確診成妊娠期糖尿病[2]。同時,應定期的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進行孕檢,并依照其實際情況進行運動指導、心理輔導以及飲食指導等。
2.1 心理護理
一旦孕婦被確診成妊娠期糖尿病,則就會存在著恐懼與焦慮等情緒,所以相關的醫護人員應該充分的對患者存在的特殊心理狀態進行重視,加強醫患間的交流溝通,并充分的了解患者的想法,及時的對心理干預手段進行調整,采用不同形式的手段鼓勵患者采取樂觀放松的心態來面對手術以及恢復情況。在進行護理時,始終保持語言親切,且態度和藹,并耐心的對患者與其家屬進行有效的宣教,從而構建出良好醫患關系[3]。同時,還要對孕婦講解定期監測血糖以及降糖的重要性,使孕婦充分的對運動治療以及飲食治療的重要性進行了解與掌握,從而有效的對孕婦主觀能動性進行調動,并依照孕婦的具體需求提供相應的心理支持,認真的對胎兒進行監護,主要包含胎兒的成熟度、生長發育情況以及在母體內的安危等,并隨時的為孕婦講解,從而確保孕婦可以安全的度過妊娠期。
2.2 健康教育
妊娠期糖尿病一般都是通過產前篩查被醫生發現的,其孕婦往往會出現焦慮與緊張的情緒,并過度的擔憂胎兒受到影響,所以應該對孕婦及其家屬實施健康教育,以此使孕婦更加充分的對妊娠期糖尿病對胎兒、自身以及新生兒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解,并使孕婦及其家屬提高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視程度,從而使其可以意識到系統藥物治療以及良好飲食習慣等可以有效的對并發癥的出現進行控制。同時,孕婦應時刻保持良好心態,并主動積極的配合相關的醫護人員,從而順利的完成各項檢查、臨床治療以及相關護理工作,并實現最終的目的。
2.3 飲食護理
糖尿病治療的重要前提則是飲食控制。在滿足母兒實際需求的前提下,通過攝入鈣與高纖維等低脂與低糖等方式,有效的使孕婦的血糖以及體重量維持在正常的水平。其中糖類、脂肪與蛋白質的含量應該占總熱量的50%、30%、20%。同時,飲食應選擇清淡的,有效的對動物脂肪以及植物油的用量進行控制,適當的補充鐵劑與維生素等,并對鹽攝入量進行有效的控制,盡量選擇多樣化的食物,并確保少食多餐[4]。孕婦的一日三餐應該由專業的營養師依照其實際情況來制定營養餐,再通過相關的護理人員進行發放,以此有效的對孕婦的血糖值進行控制。
2.4 加強社會支持
家庭作為非常關鍵的社會支持來源,家庭成員(特別是配偶)的物質支持與情感支持,可以有效的使孕婦自尊得到提升,并有效的使孕婦的壓力與緊張得到緩沖。相關的護理人員應該鼓勵孕婦經常的和家人溝通,鼓勵孕婦和孕婦間的溝通交流以及孕期心得體會等。同時,護理人員還應該指導孕婦家屬正確的對孕婦心理變化等進行理解,足夠的對孕婦心理需求進行重視,從而有效的對孕婦心理狀態進行了解與掌握,并為其提供良好的心理輔導。
總而言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經過孕期篩查,實施高危管理,并通過增加運動。心理輔導以及飲食調節等來有效的對孕婦血糖進行控制,其具備著顯著的臨床效果,可以有效的使母兒出現并發癥的概率降低。
[1]龍玲,蔣紅梅,王賢華,等.妊娠期糖尿病的觀察與護理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08,20(6):114.
[2]侯迎輝,張旭穎,吳麗娜.優質護理服務對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的預防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8):1440-1442.
[3]葉春花.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聯合運用食物交換份法與血糖生成指數概念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0,24(6B):1523-1524.
R473
A
1672-4062(2014)11(b)-0136-01
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