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強
摘 要:最近幾年,煤礦機電故障已經成為限制國內煤礦業制造的關鍵要素。所以,避免煤礦機電故障的出現,已經成為國內煤礦行業急需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文章總結解析了國內煤礦機電故障產生的主要因素,同時提議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及政策。
關鍵詞:煤礦機電事故;機電設備;對策
1 引言
最近幾年,伴隨著國內煤礦機械化水平的持續提升,煤礦機電管制在國內煤礦制造中所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強,同時占領著關鍵的位置。但是由于管制不合理等因素所導致的煤礦機電故障也開始成為限制國內煤礦制造以及煤礦業發展的一個關鍵要素。
2 當前中國煤礦機電事故發生原因分析
2.1 機電設備使用方法不規范,更新改造速度較慢
因為歷史遺留以及現在一些煤礦重視產量輕視投入,導致了煤礦機電設施以及安全裝置投入太少,很多資本都不能落實到實處,進而導致煤礦機電設施創新前進很慢。伴隨著最近幾年我國對煤礦制造的安全關注程度的大幅度提升,這些問題慢慢的顯現出來。很多礦井中依舊存在大量沒有MA標的設備運行,不能夠實時更新;并且很多我國已經明確下令要取消使用權利的設備都依舊在運行中;挖掘設施老舊,機械水平低,安全性不高;供電體系中短路以及漏電和接地保護不完整;安全監管監督體系裝備缺乏等隱憂,不僅對煤礦制造速度產生不良影響,對煤礦機電故障的出現也埋下了隱患。
2.2 機電設備管理制度不健全,專業管理組織不完善
按照二零零五年我國最先頒發的煤礦品質規范化準則標定,每一個礦井中都必須要擁有十七種機電管制機制。但是現在的煤礦中,要么就是忽略了這一條,沒有創建相關的管制機制;要么就是機電設施管制條文不完整;創建的相關管制機制,根本沒有實施執行。并且一部分煤礦機電設施管制監督監管工作者本身的了解以及素質也不是很高,煤礦機電作業需要很強的專業性,因此對有關監督監管工作者的專業水平知識需求高,同時還需要對有關的行業內容有整體的了解。同時,現在國家實施的煤礦機電設施規范中并沒有比較具體的操作規定,并且界線不是很明顯,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讓監管工作者掌握不好分寸,阻礙了監管工作者的工作;并且一些監督監管工作者使命感不強,監管的程度不到位,對井下的工作監管也只是應付,沒有嚴格按照標準進行,面對問題,沒有好的修正意見。總而言之,機電設施管制機制自身的不完善,還有機電設施的監督監管工作者對體制貫徹程度不深,就為故障的出現留下了隱患。
2.3 機電專業人才缺乏,在崗人員素質不高,培訓工作不到位
煤礦是高度危險的行業,并且工作條件差、風險高,針對很多高等院校畢業生來講沒有太大的就業吸引力。按照統計,國內有九所煤炭類高等院校,在一九九九年到二零零二年之間,提供的畢業生達到了三萬七千九百三十一人,最后在煤炭行業工作的只有三千五百三十八個人,只占了百分之九點三;二零零五年,十二所煤炭類高等院提供畢業生有四萬多然,在煤炭行業工作的只有三千多一點的人數,只占了百分之七點五;地質礦產類院校畢業人數有三千五百二十二人,在煤礦行業工作的只有八百三十一人,只占了百分之二十三點六。煤炭行業就業機會不多,導致很多煤炭行業招收的人才不多,很多高等院校,甚至取消了煤礦專業,進而導致了特別是開采、機電以及安全方面的人才更少,很多煤礦招收的工作人員和工作根本不對口。很多擁有專業技能者以及熟練人員缺乏抑或轉行太多,對煤礦機電故障的出現留下了后患。
3 對策與建議
3.1 加大投入,不斷對機電設備進行優化升級,提高裝備水平
提升機電設施的資本投入程度,保持設施的穩定性,是避免煤礦機電故障出現的關鍵措施。一定要淘汰以往的舊機電設施,對于消耗能源高、速度慢、安全低的機電設施不在使用,提升機電體系設施的穩定性,禁止改裝機電設施。要嚴格根據科技保證主動使用新措施、新裝置來取代老舊設施。全面推動煤礦機電裝置的科技化、機械化。
3.2 加強煤礦機電設備的綜合管理,完善煤礦機電專業管理組織
3.2.1 主動引進和采用計算機設備進行網絡智能化管理,提高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的現代化、信息化、技術化水平。
3.2.2 加強機電設備的基礎性管理,爭取做到機電設備圖紙、技術資料完善,機電設備工作狀態清晰明了,使用方法正確無誤,力求達到零失誤管理。
3.2.3 嚴格按照設備的規劃、型號使用、維修、更新,對設備的總和管理進行全過程的改造,從源頭上保證購買的機電設備質量可靠、技術過硬、售后維修有保證。要定期對設備進行性能測試,力爭做到對每一臺機電設備都能夠合理、科學的管理、使用。
3.2.4 根據我國最新頒發的煤礦機電品質規范化的條文,創建十七種機電機制。并且綜合煤礦機電機構各個崗位的真實狀況,擬定各種細化規則以及條文;同時增強各種標準、機制的執行以及監督力度,落實好考核評估;增強計劃、規章、機制的管制力度以及實施情況;有目的性的對現在執行的規章機制開展體系性的整理,進而創建出職責以及權利明確、實質健全的煤礦機電機制系統。
3.3 改善培訓效果,提高煤礦機電專業人員素質;采取有效措施,穩定煤礦機電專業人才隊伍
3.3.1 改變原有的招工模式,對新招聘進入煤礦工作的機電專業工人進行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系統強化培訓,經過一年左右的培訓后,進行嚴格的考核,考核通過后方能取得煤礦機電專業的從業資格。
3.3.2 加強在崗員工培訓工作,對在崗工人的實際操作技能、安全規范知識等進行定期的培訓與考核,避免員工因從業時間較長而產生工作、學習惰性,要使員工樹立工作學習化,學習習慣化的正確理念。
3.3.3 完善煤礦專業、安全培訓手段和內容,改進培訓方式,提高師資水平。提高煤礦企業員工參加、接受培訓的積極性、實用性。
3.3.4 提高煤礦行業工資、福利待遇水平,加強煤礦機電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物質上、精神上對員工進行關愛,穩定專業人才隊伍,防止人才流失。
4 結束語
煤礦機電故障的出現雖然經常是偶然的、突然的,不過很多故障的出現還是有本質原因的,有根源性的,并不是不能夠避免防止的。伴隨著科學技術的持續前進,我國對煤礦安全生產制造的越來越關注,煤礦業有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煤礦管制工作者以及從業工作者本身素質的提升,煤礦機電故障的出現率就會慢慢的降低,對煤礦業發展的阻礙也會慢慢的減弱,進而,為推動我國建造小康社會,推動社會前進,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奠下根基。
參考文獻
[1]李平,陳健永.當前煤礦機電管理中的問題探析[J].煤礦開采,2006(4):88~90.
[2]侯瑞.論減少煤礦機電事故發生的可行性[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8):196~198.
[3]馬新華,陳國強.淺析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煤炭工程,2007(7):60~62.
[4]杜進棟,孔晉華.煤礦安全培訓教育現狀及對策思考[J].中國煤炭, 2007(8):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