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平章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步和發展,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我國社會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礦產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充分利用直接關系著我國工業經濟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我國國民的生活。因此,我國必須要高度重視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而在礦產資源開發的過程中,難免會對礦山周邊的環境產生嚴重的影響,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和地質災害。如何才能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這是當前礦山企業必須要高度重視的問題,也是文章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礦山;環境地質;地質災害;防治
環境地質與地質環境有著極大的區別,為了避免讀者混淆這兩個概念,此處先進行簡要的闡釋。環境地質是一門介于環境學與地質學之間的學科,它主要研究的是人類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其研究對象就是地質環境。而地質環境是指由大氣、巖石、水、浮土等物質組成的環境系統,它是一個空間概念。在礦山企業生產的過程中,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是極其嚴重的,經常會因為不合理的開采引發一系列地質災害,威脅到礦山工作人員的安全以及礦山企業的經濟效益。礦山環境地質就是針對人類活動與礦山地質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礦山的地質環境隨著經營生產活動的強度以及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確保在礦山生產經營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地質環境,這是保證礦山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的關鍵。文章就針對礦山環境地質與地質災害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1 礦山環境地質
在礦產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必定會引發環境地質問題亦或是加劇環境地質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只能說不同礦山的環境地質問題有數量多少、程度大小之分。環境地質問題的類型、表現形式以及嚴重程度與礦山開發的礦產資源類型(比如煤礦、鹵水鹽礦、金屬礦產、石油天然氣、石材等)、礦產資源的開采方式(比如露天開采、井工開采等)、開礦區域的地質環境情況(比如平原地形、丘陵地形、盆地地形、高原地形、戈壁沙漠地形等)、開礦規模、開礦時間以及開礦強度等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文章就以礦山經營活動導致的結果,將環境地質問題分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以及地質災害三類:
1.1 環境污染問題主要有礦山水資源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有害氣體和固體廢棄物污染等。這些環境污染的出現是礦山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未對“三廢”進行正確的處理所致,比如將銅、氰化物、鋅、鉛、六價鉻、COD、苯等有毒有害物質直擊排入水系統或直接傾倒在礦山周圍等。
1.2 生態破壞主要有地形地貌改變、土壤流失、植被破壞、水系統失去平衡(地表水減少,地下水位下降等)、人文景觀破壞、遺跡破壞、土地沙化等。造成生態破壞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將尾礦、冶煉廢渣、廢石、貧礦等物質長期堆放于礦山周圍的林地資源、土地資源上,進而導致土地、林地資源被破壞;采礦疏干排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斷流等;在風景旅游區、城鎮周圍露天采礦,會導致景觀遺址被采礦行為破壞等。
1.3 地質災害主要有崩塌、地面陷落、地面沉降、滑坡、地裂縫、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致使地質災害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礦山開采強度過大,導致礦區地質環境的應力失去平衡,進而引發各種地質災害。地質災害帶來的危害強度遠遠比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更為劇烈。相比于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破這類危害速度較緩慢的問題來說,地質災害能夠在短時間內給礦山企業以及礦山生產人員的財產和生命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我國礦山企業必須要高度重視對地質災害的預測和防治,保證礦山企業生產的安全性。文章就針對礦山主要的地質災害進行較為詳細的分析。
2 礦山地質災害
對于礦山地質災害來說,其影響因素關鍵是礦山企業劇烈的開采活動。采礦,顧名思義就是將埋于地下的礦產資源采伐出來。基于礦產資源開采的本質,必定會引起礦山地質環境發生巨大變化,進而引發一系列地質災害。現今,我國礦山分布廣,礦山規模大,開采方式較為粗放,這些都使得礦山周圍存在著嚴重的地質災害隱患。目前,會給礦山企業以及礦山生產人員帶來嚴重損失的地質災害主要有以下幾類:
2.1 崩塌
崩塌多指礦山區域坡度較大的斜坡上的土壤、尾礦以及巖石等物質因為承受不住重力的影響,而脫離其原來的位置,進而引發崩塌、滾落等現象。導致礦山崩塌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為主要的兩個方面是礦坑設計和尾礦堆積不合理。崩塌帶來的影響極大,常會致使地表建筑物、公路、鐵路等設施被破壞或被掩埋,嚴重情況下還會造成人員傷亡。因崩塌導致的交通運輸中斷,帶來的經濟損失也十分巨大。另外,如果崩塌堆積物過多還會導致河流堵塞形成堰塞湖;若是在河面較寬的地方,崩塌還會導致河流性質發生變化,致使河道改流等。
2.2 滑坡、泥石流
滑坡是指礦山地區較高斜坡上的土壤、碎石等物質承受不住雨水的沖刷或是受地震等地質活動的影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呈整體狀向斜坡下方移動或是呈分散狀向斜坡下方流動。泥石流是指經過強降雨以后,大量的地表徑流攜帶著土壤、碎石、巖塊等物質快速從山坡上流至山坡下,并在低洼處堆積起來的現象。泥石流和滑坡所帶來的影響極大,如果發現不及時,必定會給礦山企業以及礦山生產人員帶來嚴重的損失,嚴重情況下甚至會產生滅絕性的災難。比如掩埋廠房、掩埋工人住房、沖毀公路等。滑坡、泥石流發生的時間段不同,其影響大小也不一樣,白天比夜晚的損失要小很多。
2.3 地面陷落
地面陷落是指地面突然陷落,出現陷坑或是大型洞口。致使這種地質災害發生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地下水位下降導致地表巖石以及地表土體向下陷落,也可能是因為在開采礦產資源的過程中未做好支撐措施,導致地面坍塌。地面陷落具有突發性質,如果突然出現在居民密集地帶,亦或是經濟生產場所,會給礦山企業以及礦山生產人員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生命威脅。嚴重的地面陷落,不僅會破壞地表的各種基礎設施,同時還會威脅到周邊地質環境的穩定性。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礦山開采的強度越來越大,開采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對礦山地質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嚴重,難免會在開礦的過程中引發一系列礦山地質災害。針對不同的地質災害,礦山企業必須要對其誘因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總結,盡量減少生產過程中對地質環境的破壞,同時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各種地質災害進行預防,降低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確保生產過程的安全。在出現地質災害以后,礦山企業必須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已發生的地質災害進行有效的處理,盡最大努力降低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李強,朱錕,張靜,等.礦山環境地質災害現狀與治理研究[J].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12(8):184-185.
[2]周學珍.遙感技術在礦山地質災害監測中的應用—以陜西神府煤礦區為例[J].能源環境保護,2013,27(1):52-55.
[3]曹運江,宋偉,馮少真,等.貴州廣致煤礦礦山環境影響范圍與程度界定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5(3):36-41.
[4]夏凡,宋洪偉,楊學亮,等.武安團城鐵礦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研究及對策[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10,21(2):64-67..
[5]丁麗,朱谷昌,王娟,等.IKONOS影像在礦山環境遙感監測中的應用—以白銀煤礦區為例[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0,33(1):37-41.
[6]陳利平.我國礦山環境治理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人力資源管理,2010(7):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