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龍
摘 要:文章主要闡述青藏線西格段關角溝單線地段小半徑曲線日常養護維修方法。
關鍵詞:小半徑;曲線;養護
前言
德令哈工務段管轄有青藏線天棚至察汗諾區間共計75km的單線地段,平均海拔位于3100米的高海拔地段,是制約青藏線運量提升的瓶頸,運輸任務繁重對線路的破壞也比較大,加之關角溝小半徑曲線較多,曲線之間的加直線長度較短,最小長為25米。由于曲線本身的線性特點,使機車車輛在運行中輪軌間橫向力、導向力和摩擦力較之在直線上要大得多,促使線路軌距、水平、方向、高低變化和鋼軌的側磨加快。因此曲線地段的線路質量比直線地段更難保持,鋼軌使用壽命也比直線短。這就給日常的養護維修工作造成了維修周期短,人力物力投入多等諸多困難。
針對這一現狀,確保運營安全,德令哈工務段在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修養并重”原則的同時,結合自身特點,從設備基礎、設備檢查、作業標準、項目齊全化幾個方面開展日常的養護維修工作。
1 強化設備基礎,確保曲線幾何狀態良好
在直緩點和緩圓點附近,由于直線和緩和曲線連接及緩和曲線與圓曲線連接,曲率變化大使線路附近狀態較為復雜,另外,小半徑曲線間加直線較短,如果這兩點的線路方向不良,則在這兩點附近往往成為機車車輛橫向振動的激擾點,在列車由直線進入曲線時,直線段方向不良使機車車輛在直線上產生橫向激擾點,使橫向振動由直線帶入曲線,從而造成曲線線形變化。為了保證曲線位置正確,曲線幾何狀態良好,我們采用埋設鋼軌樁進行曲線定位,在曲線半徑大于400米時,在曲線兩端直線段各50m處、ZH、HY、QZ、YH、HZ七點(曲線下股)上利用鋼軌樁加拉軌距桿控制曲線狀態,在曲線半徑小于400米的小半徑曲線上除上述七點外,還在曲線下股每20米埋設鋼軌樁加拉軌距桿,每月觀測一遍,發現線路狀態不良及時進行撥正整治,使圓曲線、緩和曲線、直線始終保持良好的幾何狀態,在撥正曲線的同時加拉軌距桿。在鋼軌樁20米距離之間曲線方向不易保持時,在方向撥正后,在枕木頭出加釘廢舊軌距桿,以保證曲線位置正確。
另外,曲線是線路上的薄弱環節,加強了曲線的技術管理,正確設置曲線的超高和核查曲線速度,堅持曲線定期檢查、小半徑曲線的涂油,建立健全曲線技術臺帳、正矢檢查記錄薄和曲線側磨檢查臺賬,掌握曲線側磨周期,有計劃的利用大中修施工解決鋼軌側磨引起的軌件重傷、大軌距、軌距不順等病害的產生。為增加軌道的橫向剛度,對小半徑曲線的軌距桿進行加密,保證曲線幾何狀態良好。
2 強化設備檢查,確保曲線線形良好
現階段,鐵路最大、最集中的維修手段是利用大型養路機械進行維修,不但省時省力,而且作業質量較好,為提高曲線養護質量,德令哈工務段每年都使用大型養路機械進行作業。但目前,曲線的圓順度檢查是用20m弦線進行控制,在10m或5m范圍內存在不圓順的情況,往往用20m弦測量曲線的正矢很好,但在局部曲線圓順度不良。我們在大型養路機械作業前,對R≤800m曲線先把曲線始終點和中點定好,然后再從起點開始用鋼尺每10米(5米)量一點,定出各點位置,正確設置各點的計劃正矢。采用每10m測點進行測量,正矢量出后利用繩正法計算撥道量,根據計算的撥量,在枕木上用白油漆標記撥道量及撥道方向,利用大型養路機械進行撥道。
當然,撥道質量的良好與否,就取決于正矢測量的準確度。在測量正矢時,如果直線方向不直就會影響整個曲線,應首先將直線撥正后再量正矢;如果曲線頭尾有反彎(鵝頭)應先進行整正;如果曲線方向很差,應先粗撥一次,但必須在新撥動部分經列車碾壓后再量取現場正矢,以免現場正矢發生變化而影響撥道量計算的準確性。曲線正矢采取每月一遍進行測量,對于重點磨耗曲線或曲線線形不易保持的曲線每月測量兩遍,測量后進行撥正使曲線圓順度始終處于良好狀態。另外,加強鋼軌接頭的整治,扭緊接頭螺栓使扭力矩控制在500N/m,同時在小半徑曲線接頭處加拉軌距桿,消除接頭支嘴,確保曲線線形良好。
3 強化作業標準,確保曲線作業質量
作業過程中,德令哈工務段開展“一次,一班,一日”作業標準化,要保證“一班,一日”作業標準化,就要從“一次”作業標準化開始,當然要保證曲線作業質量,就必須從“一次”標準化作業開始。
在起道搗固作業中,曲線起道一般是先起平下股鋼軌,然后用水平尺按起高起好上股鋼軌。要根據起道量決定適當的留碴量,保證軌道有足夠的橫向阻力。為了防止曲線方向變化,起上股時,起道機應放在鋼軌外側,起下股鋼軌時,起道機應放在鋼軌里側。加強搗固是提高曲線質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的做法是,撥道量20~30mm以上的,先撥道后搗固,再找細;撥道量在20~30mm以下的,先搗固后撥道。在曲線上應特別注意加強接頭搗固和薄弱處所搗固。起道搗固完成后對道床進行夯拍,對鎬窩、起道機窩進行回填,保證道床的穩定性和外觀良好,做到“一次”作業標準化。
在撥道作業中,按照測點計算好的撥道量進行撥道,并及時撥順測點間線路,保持曲線圓順。把計算的撥道量寫在各測點的枕木頭上。撥道量超過10毫米時應扒開枕木頭外的道碴,撥道量超過20毫米時應拆下防爬設備,必要時松動軌距桿和接頭螺栓。撥道時最好從曲線兩頭開始向中間進行,防止誤差趕到一頭形成“鵝頭”。撥道盡量采用流水撥道法,如果曲線變化不大,也可采用簡易撥道法,邊量邊撥,具體做法:測某一點的實量正矢與計劃正式差的一半即為該點的撥量。前面一邊量一邊把撥道量寫在測點處的枕木上,后邊就跟著撥道。遇到曲線正矢較差的也可連續邊量邊撥兩次,也可根據第一次撥道量,算出撥后正矢,將此撥后正矢作為第二次實測正矢,再計算出第二次撥道量,把兩次撥道量加起來作為總的撥道量,據此進行撥道。撥道要細量、細撥。整治方向撥、改、直三結合,整治水平要在緩和曲線部分做到高遞減、軌距加寬、正矢遞減三合一。
4 作業項目齊全化,延長曲線維修周期
在每次處理病害時,不能只處于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層面。是高低造成的晃車只處理高低,方向水平就不做處理,作業項目單一是造成維修周期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德令哈工務段要求在養護維修作業過程中,作業項目要齊全化,適當起道、全面搗固、消滅空吊板、接頭泛白、接頭超墊等在一次作業過程中就要全面消除,包括軌距扣板離縫、膠墊竄出、螺栓松動、軌距桿松動等小問題也要一并處理,當然這就需要我們在作業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具攜帶要齊全,碰見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并對重點病害區段及線路薄弱地段要集中力量重點突擊整治。在日常養護工作中,對線路病害特別是超限病害應及時整治,否則病害就會繼續擴大,甚至發展到危及行車安全的程度,所以要根據調查發現的超限病害進行臨時補修。
此外,還要加強季節性工作。冬季要注意凍害的上漲,鋼軌的折斷,要加強線路的檢查,及時做好凍害上漲期的順坡工作,在這里要特別注意順坡長度一定要符合要求。春融時期,要及時更換和撤除凍害墊板并重點搗固補修,消滅失效軌枕群,疏通排水,防止春融亂道。天氣炎熱期間,應注意調整軌縫,防止脹軌跑道。總之通過維修,該整治的病害要得到整治,該加強的設備得到了加強,是曲線達到了標準。以延長曲線的維修周期。
總之,在這幾年的養護維修過程中,我們始終把設備基礎、設備檢查、作業標準、作業項目的齊全放在首位,高標準、嚴要求,確保了運輸安全,提高了線路設備質量,使安全生產工作有序推進。
參考文獻
[1]徐峰.青藏線格拉段線橋維修養護問題[J].中國鐵路,2002年02期.
[2]盧向榮.青藏鐵路運營維修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