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靜濤
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土建工程的數量和規模正快速增加。土建工程的施工質量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廣泛關注。在眾多的質量問題中裂縫問題是最為常見的。造成裂縫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文章主要針對不同的結構選擇不同的預防措施,進而使得裂縫問題得到解決,保證土建工程的工程質量。
關鍵詞:土建工程;裂縫防治;施工設計
1 樓地面裂縫
樓地面裂縫是最為常見的裂縫,一般分以下兩種情況出現:①預制空心板,在大樓完成后受力過多導致出現沿著板肋出現縱向裂縫的現象;②在大開間板支撐在矩形梁或是蘭花梁上,沿著板端出現縱向不規則裂紋。
1.1 樓地面開裂產生的原因
1.1.1 預制空心板裂縫起因
(1)板的布置設計不合理。在施工過程中,板塊之間的縫隙要經過處理方能進行后續施工。拉縫處理是解決板與板之間縫隙空間不足的有效措施。在吊裝施工前,一定要注意做好拉縫工作,避免出現“瞎縫現象”。若是一開始的灌縫量就不足,不能起到整體上的剛度作用,在板受力后容易產生形體變化,引起開裂。
(2)樓板的灌縫工序的穿插要合理安排。在灌縫過程中未有效執行施工層與間歇層的錯開,容易導致灌縫強度在未達標的情況下就受力荷載,導致樓板變形彎曲。縫與樓板之間的錯動會破壞灌縫的強度,導致板的整體剛度下降,在長期彎曲變形的情況下造成開裂。
1.1.2 大開間板的裂縫起因
(1)這種板受力后或產生一定的撓度,經過多次試驗,一般板的撓度為15.9~17.4cm之間,而規定的是在1/200。當板受到過重荷載時易產生變形。兩端會向上翹,從而引起縱向開裂。
(2)裂縫也可能是由于支撐端受力不均勻,產生沉降引起的。這種變形還會引起板在支座處的轉動,引起縱向開裂。
1.2 防治措施
1.2.1 要想防止樓地面沿板裂縫,首先要做好板與板之間的拉縫工作。在工程施工時,拉縫距離要求達到4cm,這樣才能保證板縫間的混凝土有組后的強度與截面面積,減少側變形發生幾率,提高整體的剛度。
1.2.2 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在工序間歇層與受荷層之間錯開進行穿插灌縫,即“隔層灌縫”,并且要保證灌縫強度必須達到80%之后才能進行后續施工。不然一旦板受力過大,仍舊會產生彎曲變形狀況。
2 外墻內頂棚處裂縫
磚混結構的頂層外墻裂縫一般也在女兒墻趾上出現。所謂的女兒墻趾裂縫,指的是樓板在頂棚處作用,反映到女兒墻上而出現的開裂狀況的縫隙。這種裂縫多為水平裂縫。
2.1 頂棚處裂縫產生的原因
2.1.1 頂層板的受熱力度要大于墻面受熱力度,頂層板的溫度隨著屋面受熱狀況的變化而出現上拱與下撓狀態。在溫度熱力的作用下,頂層板忽冷忽熱、受熱不均,易產生變形。且工程施工的養護時期多在夏季,梁板長時間處于暴曬狀態,水分流失加劇,進而加快了混凝土中水分的收縮。上拱與下撓的狀態使得板的縱向產生伸縮,推擠到墻體。墻體受力從而導致了棚頂出的裂縫,并反映到了女兒墻的根部。
2.1.2 如果土建工程中的屋頂設計厚度太厚的話,就會使得頂板和保溫層之間在受到很大壓力作用并直接把這種力傳給了女兒墻,這樣就會導致該部位所承受的力超過本身能夠承擔的最大值,而且墻體也不能夠承受這些力,就會導致裂縫的產生。而且這些裂縫也會使得墻體產生變形,特別是墻角部分,產生裂縫。
2.1.3 因為女兒墻一般都是位于屋頂的圈梁位置,其本身的膨脹系數就小于鋼筋混凝土的膨脹系數,所以,如果圈梁和墻體之間出現了錯位,就必然會導致該位置出現裂縫。
2.2 防治措施
2.2.1 建筑施工單位應該合理布置圈梁,在施工的過程中,應該使圈梁來承受一定的壓力,進而保護女兒墻不會變形,并增強圈梁的剛度和抗震能力。
2.2.2 在女兒墻施工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其墻體設計超過三十七厘米,這樣才能夠達到墻體穩固性的標準。此外,構造柱能夠通過添加配筋的方式,來保證女兒墻的穩固性和安全性。
2.2.3 一定要預留出板端的空隙,最好在兩厘米到三厘米之間,使用瀝青等材料來填滿并壓實,這樣就會使得板端的變化范圍增大。
3 窗臺墻體裂縫
3.1 窗臺裂縫的產生原因
3.1.1 溫度變化導致開裂。因為窗戶都是直接鑲嵌在墻體中的,本身就承受著墻體的約束,當周圍溫度的變化很大時就會導致窗戶和墻體連接處出現裂縫,特別是在我國東北地區,冬季的時候外界溫度比較寒冷,屋內的溫度比較高,這就使得窗戶兩面的溫度產生了差值,進而加速墻體產生裂縫。
3.1.2 地基變形引起開裂。建筑物的窗戶受到上面的重力和來自地基的反作用力,會使得窗戶底部的框架慢慢的變彎曲,使得其拉應力達到了最大值,這就會產生很多的裂縫。此外,窗臺還受到四周的壓力,進而產生一定的剪力,使得窗戶邊的墻體出現裂縫。
3.2 防治措施
3.2.1 我們可以通過在窗戶窗臺外面設置一層反拱,這樣就能夠把來自地基的反拱力抵消掉,進而減少窗戶所受的拉應力,避免裂縫的產生。
3.2.2 加設配筋磚帶。為了盡量避免出現窗臺兩側冷熱不均的情況,我們可以在設計的時候位于窗臺和墻體之間設置一個配筋磚帶,增強拉應力,能夠有效減少此處裂縫的產生。
4 地下裂縫
土建工程裂縫并不是只在地上建筑物中產生,在一些半地下或地下的建筑物中也出現不同程度,一般都呈現比較規則的縱向裂縫,通常在零點三厘米到零點五厘米之間,這些裂縫的產生直接影響到了工程的安全性。
4.1 半地下、地下裂縫產生的原因
4.1.1 當前,鋼筋構筑物在工程建設中的使用比較常見,其本身具有表面系數大、對周圍的約束比較強的特點。當溫度產生很大變化時,鋼筋就無法得到伸展,進而制約了和周圍結構的連接,從而產生一定的拉壓力,當超過了鋼筋能夠承受的范圍,就會產生裂縫。
4.1.2 在混凝土拆模的時候,施工人員應該注意周圍的環境是否造成裂縫的產生。如果拆模太早的話,就會使得混凝土溫度降的非常快,這樣外界溫度和混凝土的溫度有一個差值,此外混凝土的水灰比不科學也會加快裂縫的形成,造成工程建設的質量無法保證。
4.1.3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這些原因,還有一些其他的小原因也會導致裂縫產生,例如水灰比不滿足要求,混凝土的振搗不達標,后期的養護部到位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裂縫產生的可能,給工程造成影響。
4.2 防治措施
4.2.1 在進行工程設計的時候,必須考慮到建筑物能夠承受的最大溫度值以及溫度變化差值,并做出一定的調整。
4.2.2 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建筑物的穩固性以及配筋的添加,在設計完成后應該再做一次驗算,同時保證溫度應力能夠和鋼筋的配筋率相一致,通常來說,配筋率的需求量應該超過百分之零點五,這樣才能夠控制好工程的配筋比率。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土建工程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建設的安全性能。土建工程中的裂縫雖然比較小,但是如果對這些裂縫不管不顧,任其發展的話就會影響到整個工程建設的穩定性。施工單位應該對出現的裂縫進行分析,找到產生裂縫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土建工程的質量。當前混凝土材料的應用,減少了裂縫的產生,但是還是需要在工程設計和施工時加以注意,盡可能地從根本上根治裂縫問題。
參考文獻
[1]肖寶林,王桂平.土建工程在設計與施工階段防治裂縫的幾種方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5).
[2]王文國.淺談土建工程在設計與施工階段如何防治裂縫[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