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芳朱慧芳任秀如
1.永清縣中醫醫院,河北廊坊 065600;2.廊坊衛生職業學院,河北廊坊065000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與新生兒質量的關系
陳素芳1朱慧芳2任秀如2
1.永清縣中醫醫院,河北廊坊 065600;2.廊坊衛生職業學院,河北廊坊065000
目的探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控制水平與新生兒質量的關系。方法選擇該院2012年9月—2014年1月收治的GDM患者89例,并據血糖控制水平將其分為血糖控制滿意組和血糖控制不滿意組,對其新生兒的質量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與正常孕婦比較,早產兒、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血糖控制滿意組與血糖控制不滿意組比較,早產兒、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臨床上應加強系統的健康宣教,重視早期血糖檢測,一旦確診為GDM患者,應積極進行運動、飲食、胰島素療法等綜合治療控制血糖水平,可提高新生兒的生存質量。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新生兒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首次發生或發現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對母嬰健康危害嚴重。該研究選擇該醫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GDM患者89例,回顧性分析探討血糖控制水平對新生兒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醫院收治確診GDM患者89例,按血糖控制水平分為血糖控制滿意組56例、不滿意組33例。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27±2.1歲。初產婦60例(67.41%),經產婦29例(32.59%)。陰道分娩19例(21.35%),剖宮產70例(78.65%)。取同期住院的正常孕婦50例做對照,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26±2.8歲,初產婦31例(62.00%),經產婦19例(38.00%)。陰道分娩33例(66.00%),剖宮產17例(34.00%)。GDM組和正常孕婦組在年齡、孕次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血糖控制滿意組和血糖控制不滿意組在年齡、孕次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確診妊娠期糖尿病按《婦產科學》第七版分類標準。①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5.8 mmol/L。②OGTT:采取75 g葡萄糖耐量試驗,空腹5.6mmol/L,1h血糖10.3mmol/L,2 h血糖8.6mmol/L,3 h血糖6.7mmol/L。其中有2項或2項以上達到或超過正常值,可診斷GDM。血糖控制良好標準: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2 h血糖<6.7mmol/L,否則為血糖控制不滿意。
1.3 觀察指標
各組孕產婦早產兒、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的情況。
1.4 臨床干預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糖尿病規范化治療,提高患者對治療依從性,定期對孕婦進行孕期糖尿病知識宣教,并對患者的運動和飲食加以干預,必要時使用胰島素,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使患者達到既能滿足母體及胎兒生長所需,又不導致高血糖的治療原則。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GDM與正常孕婦比較
早產兒、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血糖控制不滿意組和血糖控制滿意組比較
早產兒、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GDM在我國的發生率為1%~5%,是妊娠期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近年來發病率呈升高趨勢,嚴重威脅著母嬰的健康,受到國內外產科醫生的關注。其發病機制與妊娠期胎盤分泌的多種拮抗胰島素的激素有關,GDM患者胰島素分泌量增加,血管舒縮因子之間失衡,從而導致妊娠期并發癥,如羊水過多、早產等;GDM孕婦的高血糖傳輸給胎導致則胎兒胰島素分泌增加,蛋白質及脂肪合成加速,導致巨大兒等不良結局。產婦產生的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可引起體內代謝紊亂,嚴重時可造成胎兒出現窒息[1]。該研究結果表明,GDM若不早發現、早診斷并及時有效地控制,會增加圍生兒患病率。
通過臨床研究患者經過孕期血糖嚴密監測及控制,母兒結局較好。該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滿意組和血糖控制滿意組比較,早產兒、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表明妊娠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可改善新生兒質量。
因此應加強GDM孕婦的健康宣教,重視早期血糖檢測,孕婦應于妊娠24~28周進行糖篩查試驗,以便早期診斷GDM。對GDM患者,我們應積極干預,采用飲食、運動等療法,必要時使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水平,使其維持在正常范圍,從而提高圍生兒的生存質量,改善新生兒結局。
[1]孫偉杰.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監測[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3(4):260-262.
R714.7
A
1672-4062(2014)10(b)-0020-01
201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