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玉
河南省泌陽縣中醫院內三科,河南駐馬店 463700
臨床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王華玉
河南省泌陽縣中醫院內三科,河南駐馬店 463700
目的探討臨床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DM)的效果。方法選取該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兩組,每組各3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研究組采用中醫辨證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1%,對照組則為60.5%,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效果明顯,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糖尿病;中醫辨證治療;效果
糖尿病主要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血液中堆積過量葡萄糖,通常由肥胖、感染等相關因素誘發,發病體征為高血脂、高血糖及高黏傾向,臨床通常將其分成1型與2型。其中1型發病原因為患者機體缺乏胰島素分泌,多出現在青少年身上;2型為發生胰島素抵抗,多出現在成年人身上[1]。為探討臨床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DM)的效果,該研究選取該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該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76例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1999年制定的DM診斷標準自愿參與該研究,且檢測其空腹血糖均>7.2mmol/L。隨機將76例患者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兩組,每組各38例,其中對照組: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齡(55.7±7.3)歲,平均病程(7.6±3.7)年;研究組:男24例,女14例,平均年齡(56.9±7.4)歲,平均病程(7.9±3.5)年。兩組一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口服二甲雙胍,開始0.25 g/次,2次/d,后隨患者病情酌情加量,每天最大劑量≤2 g。如果少數患者病情十分嚴重則需聯合使用胰島素。
研究組采用中醫辨證治療。①上消方藥:土地黃25 g,生地與天花粉各20 g,天冬與知母各15 g;②中消方藥:石膏20 g,梔子與生地各15 g,牛膝與黃連各10 g;③下消方藥:牡蠣20 g,知母、山藥與黃柏各15g,丹皮與澤瀉各10g。上述各類藥物1劑/d,2次/d。兩組均以30天為1個療程,比較兩組療效。
1.3 療效評定
顯效[2]:1個療程后糖尿病患者臨床體征、癥狀消失,血糖恢復正常。有效:1個療程后糖尿病患者臨床體征、癥狀明顯緩解,血糖基本恢復正常。無效:1個療程后糖尿病患者臨床體征、癥狀無任何好轉跡象,血糖未恢復正常。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所得數據用SPSS19.0統計包分析,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以P<0.05為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從表1可知: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1%,對照組則為60.5%,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作為臨床常見的多發疾病之一,其發病率隨著現代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且呈現出遞增的發展趨勢。根據WHO統計,當前全世界有>1.5億人患有糖尿病,截至2025年將新增1倍。目前中國有>4000萬人患有糖尿病,位居全球第二。采用西藥治療糖尿病,屬于對癥治療方法,主要通過降低患者血糖水平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療效欠佳,且不能有效控制并發癥。
中醫學認為糖尿病發病原因為素體陰虛,五臟柔弱,加之飲食不規律,食用過多肥甘食物,勞欲過度,情志失調,誘發肺胃燥熱、腎陰虧虛。其關鍵在于陰虛,此為本,燥熱為標,長此以往,患者機體陰陽皆虛,陰虛則耗津灼液,導致血液運行澀滯成瘀,陽虛則寒凝,促使瘀血內陽。采用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可有效恢復患者機體各個器官的功能,從根源預防該病對機體的損害。
該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1%,對照組則為60.5%,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馬恒[3]研究結果相吻合。
據相關文獻資料[4]顯示:土地黃、天花粉與山藥有保護細胞,降低血糖及促使患者紅細胞脆性恢復正常的效果;丹參、黃連有醛糖還原酶抑制效果,同時丹參還能促使患者組織器官增強對缺氧的耐受性,有效抑制過氧化物的產生,改善其周身血液循環。知母,性苦寒,有滋陰降火、潤燥滑腸的功效;生地有清熱涼血、益陰生津的功效;牡蠣味甘、咸,性平。有滋陰益血,養心安神的功效;澤瀉性甘,味寒,有泄熱功效等。總體而言,上消方藥起到清肅肺胃,生津止渴的療效;中消方藥起到強化益水行舟的作用;下消方藥起到養陰清熱,溫陽滋腎固澀的療效。由此可見,中藥既能對癥治療,又能有效預防并發癥,更為關鍵的一點是中藥能夠保護DM患者胰島細胞,從根源保證胰島細胞具有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實現治療目的。
總之,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效果明顯,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1]楊戈.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96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 (10):304-305.
[2]易先忠.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的臨床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1,3(16): 7-8.
[3]馬恒.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2(1):35-37.
[4]張春城.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3,6(7):152-155.
R59
A
1672-4062(2014)10(b)-0035-01
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