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卓
吉林省人民醫院,吉林長春 130021
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患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魏卓
吉林省人民醫院,吉林長春 130021
目的探討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隨機選取該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體檢者分別作為研究組和對照組觀察對象,均測定兩組觀察對象糖化血紅蛋白和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統計兩組觀察對象的HbA1c達標人數和達標率。結果對同一血液標本檢測所得HbA1c、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數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糖化血紅蛋白t=14.70,空腹血糖t=9.15,餐后2 h血糖t=5.10,P<0.05),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HbA1c達標率為17.5%,對照組達標率為90.0%,兩組達標率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42.29,P<0.05),研究組低于對照組。結論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是反映糖尿病患者病情及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標,能夠為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早期診斷;臨床價值
糖尿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其患病率水平逐年升高,嚴重威脅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1]。臨床實踐業已表明,早期診斷并及時治療對于防治糖尿病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探討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該研究隨機選取該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對象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組觀察對象,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其中,男患24例,女患16例;年齡介于43~67歲之間,平均(55.1±3.28)歲;除外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并中重度高血壓者和合并其他內分泌疾病者。隨機選擇同期到該院體檢的40例建康者作為對照組觀察對象。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介于44~66歲之間,平均(54.8±3.31)歲;除外糖尿病患者及其糖耐量減弱者。兩組觀察對象的性別、年齡等影響因素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樣本采集和檢驗方法
兩組觀察對象均于清晨抽取2mL空腹靜脈血,按常規應用微粒色譜法測定HbA1c,同時檢測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采用同一檢測儀、同一批號試劑,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操作,檢測結果符合質控要求。HbA1c的正常參考范圍在4.6%~6.4%之間[2],檢測值在此范圍內為達標例數。
1.3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用SPSSl8.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分析。數值變量指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比較兩組均數之間的差異;兩組達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完成。
2.1 兩組觀察對象數值變量指標的比較
對同一血液標本檢測所得HbA1c、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見表1。假設檢驗表明,各評價指標均數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糖化血紅蛋白t=14.70,空腹血糖t=9.15,餐后2 h血糖t=5.10,P<0.05),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
2.2 兩組觀察對象HbA1c達標情況的比較
對照HbA1c的正常參考范圍可知,研究組有7例在此范圍,達標率為17.5%;對照組有36例在此范圍內,達標率為90.0%。χ2檢驗表明,兩組達標率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29,P<0.05),研究組低于對照組。
表1 兩組觀察對象HbA1c、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比較[n(%),(±s),mm ol/L]
組別HbA1c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研究組對照組8.11±1.32 3.98±1.19 7.88±1.95 3.96±1.88 11.24±3.35 7.45±3.29
糖尿病作為較為常見和多發的疾病,已成為影響人群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篩查和診斷,對于提高其治療效果、緩解疾病的發展、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傳統診斷糖尿病多以餐后2 h血糖和糖耐量試驗為主,但這一檢測手段操作較為復雜,重復性較差,常出現誤診或漏診的現象,會使患者喪失早期正確診斷和及早治療的時機[3]。
隨著檢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臨床采用糖化血紅蛋白(HbA1c)檢測診斷糖尿病越來越受到重視。HbA1c主要由血紅白蛋中的兩條13鏈N端的葡萄糖以及頡氨酸非酶合成,該過程較為緩慢且不可逆,其在紅細胞中的生命期約為120 d。因此,可將其作為反映患者血糖水平、監測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指標。目前,對于糖尿病發病的機制及病因還未完全明確,以高血糖作為其主要的標志,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與HbA1c水平呈正比例關系。由于糖化血紅蛋白不會隨著血糖的變化而變化,且不會受到血液標本采集時間和空腹時間等因素的影響,臨床中可根據HbA1c水平反映監測前2~3個月平均血糖的水平,臨床診斷更具可靠性[4],從而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的發展。同時臨床實踐發現,血糖檢測只能反映患者的即刻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檢測不但可以反映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同時可用來鑒別高血糖。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時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會發生明顯升高,但是應激性的高血糖則不會導致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升高[5]。
該結果表明,對同一血液標本檢測所得HbA1c、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數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糖化血紅蛋白t= 14.70,空腹血糖t=9.15,餐后2 h血糖t=5.10,P<0.05),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HbA1c達標率為17.5%,對照組達標率為90.0%,兩組達標率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29,P<0.05),研究組低于對照組??梢奌bA1c水平能夠很好的反應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水平,其生物的變異性較小,不易受血糖波動影響。
綜上所述,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是診斷糖尿病患者病情及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1]何鍵,殷紅霞,張賢.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3,8(8):49-50.
[2]李時章,白海潮,陳彥芳.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23(2):962-963.
[3]陳惠英,李連歡.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9):1156-1157.
[4]任偉波.糖化血紅蛋白對糖尿病治療的臨床應用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3):97-98.
[5]劉學勇.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28(2):105-106.
R587.1
A
1672-4062(2014)10(b)-0037-01
2014-07-20)
魏卓,本科學歷,主管檢驗師,主要從事臨床檢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