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雅
吉林市新世紀醫院,吉林吉林 132021
中西醫結合護理4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觀察
王麗雅
吉林市新世紀醫院,吉林吉林 132021
加快糖尿病足治愈,降低截肢率。方法對2009年4月—2013年4月期間收治40例糖尿病足患者局部潰瘍創面清創、口服藥物治療、皮下注射胰島素方法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經絡腧穴,足底反射區推拿按摩。結果糖尿病治愈率29例(72.5%),有效7例(17.5%),無效4例(10%);總有效率90.0%;患者平均治療33.5天出院。結論對糖尿病足患者辨證施護,加快糖尿病足治愈,降低截肢率,提高糖尿病足患者是生活質量。
糖尿病足;綜合護理;心理護理;推拿按摩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嚴重的并發癥,是由于長期的血糖控制不良形成下肢遠端神經異常和周圍血管病變而造成下肢踝關節或踝關節以下部位感染、潰瘍和(或)深層組織破壞[1]。導致不可逆的功能損傷,甚至截肢。隨著我國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西方文化的影響,作為生活方式病之一的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斷升高,有資料統計,我國糖尿病患者占住院總數12.4%,截肢率7.3%[2]。糖尿病足屬于中醫學脫疽范疇,主要是由于經脈瘀阻、消渴日久血行不暢,肢端失養所致。該科采用中西醫結合護理辦法,對40例糖尿病足的患者進行護理,明顯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降低截肢率。
1.1 一般資料
該科收治40例糖尿病足患者,男19例、女21例,年齡25~75歲,2型糖尿病38例,1型糖尿病2例,病程8~20年。誘發因素有:剮蹭8例,剪指甲損傷9例,穿鞋砸傷15例,其他8例。辨證分型:血瘀型13例,寒邪凝滯型14例,熱毒型13例。
1.2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根據監測血糖進行皮下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定時檢測血糖,嚴格掌握進餐時間、用藥劑量、用藥時間;足底推拿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為主適用于血瘀型創面;丹參黃芪散外敷適用于熱毒型創面;重要熏洗泡腳,30 min/d,水溫控制適度,以免燙傷。以上中醫方法是在西醫抗生素清洗清創的基礎上進行。同時對患者進行中醫經絡腧穴及足底反射區推拿按摩,1次/d。30 d為1個療程。
1.3 結果
糖尿病足治愈26例(72.5%),有效7例(17.5%),總有效率90.0%患者平均住院33 d無效4例繼續住院治療。
2.1 心理護理方法
糖尿病患者特點年齡高、病程長,由于長期病痛的折磨,患者大對疾病失去信心,護理人員應該及時掌握患者心理狀態,密切觀察其情緒的細微變化,一旦出現消極恐懼心理及時積極耐心疏導消除焦慮恐懼、悲觀失望、以及對治療持有懷疑態度。當患者存在心理上的孤獨感,就會性格改變導致行為異常,嚴重影響系統治療。為使患者正確對待疾病,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護理方面做好入院宣教、針對不同文化層次的人運用不同方式宣傳糖尿病知識,護理工作應積極主動。
2.2 血瘀型護理方法
這種類型的糖尿病足臨床特點;皮膚干燥發紅,肢體腫痛劇烈,潰爛腐肉顏色紫紅,肉芽不新鮮,創面覆蓋黃色滲出物,新肉不生,愈合遲緩。小便短赤哦,舌質紫暗。護理措施:①從上往下進行足底推拿按摩,動作應輕柔適度,對腿部穴位進行點按1~2 min;1次/d足部護理:每日泡腳時間不超過5 min,水溫低于40℃,用干燥柔軟毛巾擦拭,動作輕柔,腳趾擦拭干凈,注意檢查有無創面,如果發現新鮮創面,糖尿病性水泡病是誘發肢端壞疽的危險因素,好發于四肢末端及循環不良的部位,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處理不當易合并感染。可用1∶5 000高錳酸甲液泡腳,每日3次,不超過1周。保持水泡部清潔,對緊張性水泡避免切開,可在無菌操作下抽取滲液,預防繼發感染;對于小水泡一般不需抽液,可給予無菌紗布包扎,微循環改善后可自行吸收。水泡干枯后形成的痂皮,利用其保護作用可預防感染,任其自然脫落,切勿剝脫。②每日小腿適當運動:每日屈曲伸展小腿動作,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腿部抬高放平運動:先將腿部伸直太高45℃,堅持2 min,在屈曲2 min,再小腿下垂到床沿下2分鐘,如此反復往返運動,10為一組,共5組。目的促使下肢功血液循環通暢,局部創面愈合[3]。③可選藥材:丹參、赤芍、澤蘭、王不留行、當歸、大黃、牛膝、川芎泡腳。
2.3 熱毒型護理方法
這種類型的糖尿病足的癥狀重,指端壞死嚴重,深達骨骼,局部肢端壞疽,腐肉糜爛,惡臭難聞,創面覆蓋膿性分泌物,有血似夾雜其中,患肢腫痛明顯,伴高熱。護理辦法:①首先用慶大霉素8~16萬U加普通胰島素4~6 U加山莨菪堿注射液10 mg加生理鹽水混合液沖洗創面,并以慶大霉素8~16萬U加山莨菪堿注射液10 mg無菌紗布濕敷創面。輔以低糖、清淡、易消化飲食,忌肥甘厚味,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②無菌紗布外敷:丹參黃芪散(大黃、丹參、地榆、乳香個5g比例混合加工處理成粉末)以香油調制成糊狀,浸透無菌紗布覆蓋與創面。過程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2.4 寒邪凝滯型護理
寒邪凝滯型糖尿病足的患者臨床表現由于肢體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肢體麻木,感覺遲鈍,夜晚和遇冷時加重,患病肢端少血蒼白或萎黃,皮膚干燥壞死部位皮膚干黑,滲出物少組織萎縮狀,屬于代償型,愈后較好。護理方法:①飲食忌糖,以滋補營養為主,比如羊肉、雞湯、蝦、洋蔥、大棗、生姜等。做好肢體保暖,由于糖尿病神經損傷不敏感,易導致凍傷,加重病情,保證肢體血液循環,通過足背動脈的搏動、彈性、皮膚色澤、冷熱溫度、局部毛發干枯情況,及時采取保暖措施。②中藥煎劑熏洗足部:川桂枝,生附片各50 g,紫丹參,忍冬藤,生黃芪各100 g,乳香,每劑藥各24 g。苦參各15 g桂枝、茄秧、白芷、防風、細辛各15 g,煎后去渣,上藥用3000 mL水煮,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 min,去渣后混入溫水內用足浴盆浸泡30 min,每劑藥可反復使用三次混入溫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雙足30 min,10 d一療程,2次/d[4]。
2.5 中醫經絡腧穴及足底反射區的推拿按摩
中醫經絡腧穴及足底反射區的推拿按摩,可舒經通絡,改善血液循環。生物全息學原理認為[5],人體任何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著整個機體的生理病理信息。故全面按摩足部反射區和穴位,可有效激活腦干網狀系統,通過神經反射啟動人體的調節機制調節代謝,從而快速而有效地調節血糖;其次,足部在血液循環中相當于“第二心臟”,刺激足部反射區和穴位,能使血管擴張,全身血流量增多,血液循環加速,血液黏稠度降低,改善組織缺血缺氧,使神經得到充分營養,從而可有效預防糖尿病足部病變的發生。按摩方法為每日早晚各1次,從趾尖開始向上按摩,手法不宜重,力度應柔和、平穩,以患者微感疼痛為宜[6]。每只足部按摩開始時,術者雙手由下至上揉搓足部及小腿,使皮膚發紅,患者感到足部發熱為度,重復刮壓每個反射區1~2 min,14 d為1個療程。
糖尿病足屬于中醫“脫疽”“消渴”范疇,中醫理論認為,糖尿病足壞疽的主要原因是氣陰虧虛、淤血阻滯外感濕熱所致。中西醫結合護理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觀察說明,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年齡人群、不同輕重分型,給與相應的中西醫結合護理,來配以相應重要及推拿按摩方法,是護理方法更加完善。能顯著提高糖尿兵足的愈合,減低截肢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1]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95.
[2]張風清,韋香葵,韋愛群,等.中醫辯證施護對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足部自護能力的效果研究.
[3]計成,葛衛紅,王維敏,等.糖尿病足的藥物治療進展[J].醫藥導報,2008,27(6):683-686.
[4]李杰.2型糖尿病的中西醫結合護理[J].現代護理,2004,10(2):135-136.
[5]張京慈,黃鳳毛,劉新華,等.足浴按摩治療6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7):659.
[6]張鳳清,韋香葵,韋愛群,等.中醫辨證施護對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足部自護能力的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5):1354.
R587.2
A
1672-4062(2014)05(b)-0043-02
2014-02-25)
王麗雅(1961-),女,漢族,吉林省吉林市人,高護,主管護師,護理部主任,從事臨床護理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