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閃
湖北省新華醫院重癥醫學科,湖北武漢 430015
一例糖尿病患者碳酸氫鈉滲漏的護理
鄧閃
湖北省新華醫院重癥醫學科,湖北武漢 430015
一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輸液泵泵入碳酸氫鈉滲漏致左足腫脹、紫紺、水皰發生,經歐萊凝膠外涂消腫,抬高患肢,控制血糖,足踝部物理治療等27天后治愈。特別提出糖尿病患者避免使用下肢血管輸液,選用粗、直,最好為中心靜脈輸注碳酸氫鈉等高滲藥物,尤其指出輸液泵無滲出報警系統,易誤導護士忽視滲漏問題導致皮膚壞死等。
糖尿病;碳酸氫鈉;輸液泵;滲漏;護理
碳酸氫鈉主要用于治療代謝性酸中毒、堿化尿液等。說明書無滲漏致腫脹難以消退的說明。臨床也未見此類病例介紹。現該院一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輸液泵于左足背輸注碳酸氫鈉滲漏致腫脹、皮膚紫紺、水皰發生的患者,特別是糖尿病患者傷口愈合能力受損是糖尿病一個典型的并發癥,如果慢性的損傷和潰瘍發生在足部,則有可能引發糖尿病足,嚴重者甚至導致截肢[1],此患者經有效的治療護理后治愈。現報道如下。
患者為男性,57歲,因間斷胸悶、喘息4年,加重10余天,于2014年3月1日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十三年。3月2日23:00因少尿,高鉀血癥,血鉀最高6.8 mmol/L,轉入重癥醫學科給予血液透析濾過治療。于3月3日2:00行CVVHDF治療,給予碳酸氫鈉于左足背使用輸液泵以300 mL/H速度泵入,6:00發現左足外滲腫脹,立即停藥,斷開輸液器,保留穿刺輸液的留置針頭,用注射器連接頭皮針將藥物回抽,同時予以歐萊凝膠外涂消腫,抬高患肢。
6:30左足背紫紺,面積達10 cm×8 cm,足底可見4處散在3 cm×2 cm大小紫紺。給予1%利多卡因2 mL+地塞米松5 mg+生理鹽水5 mL局部封閉。使用2 mL注射器的針頭在紅腫皮膚的邊緣呈扇狀封閉。進針深度15°,沿外滲局部的邊緣進行封閉,封閉范圍要大于滲漏區,深淺在滲漏區底部,每天封閉1次,封閉5 d。
10:30患者左足背紫紺處,足趾及足底部出現多個水皰,給予0.5%活力碘嚴格消毒后,用1 m注射器針頭在水皰的邊緣穿刺將水皰的液體吸收。
然后用0.9%氯化鈉250 mL+慶大霉素3支+胰島素24 U局部濕敷。溶液浸濕4層紗布后覆蓋足部,上蓋一層塑料薄膜,每4小時更換1次,持續濕敷。同時給予支撐架保護足部受壓,蓋好被蓋保暖,每兩小時觀察患者左足部的皮膚溫度變化、皮膚顏色有無改變、患者足背動脈搏動強弱變化等,詳細記錄于護理記錄單上。
期間根據該患者的血糖波動情況進行胰島素皮下注射,并給予患者安裝胰島素泵治療,努力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狀態,密切監測患者血糖狀況,每二小時監測一次,并嚴格記錄,同時給予舒普深、泰能抗感染;參麥改善循環;白蛋白等對癥支持治療。
3天后足底部紫紺消退,水泡面積變小。足背部皮膚漸轉紅潤,腫脹略減。
輔以物理治療,將患者左側小腿墊高35度,從足踝部開始做背屈、跖屈和足尖劃圓動作,每個動作分別進行20次,從而達到改善疼痛、消腫、恢復關節功能的目的,避免其左足發生失用性功能減退等[2]。
27天后患者左足部腫脹消退,水皰愈合,皮膚顏色轉為正常,患者左足無功能障礙。
輸液泵能提高臨床給藥操作的效率和靈活性,降低護理工作量。輸液泵通常是機械或電子的控制裝置,它通過作用于輸液導管達到控制輸液速度的目的。但輸注過程中如發生藥物外滲,輸液泵無滲出報警系統,如果不及時采取積極正確的措施,將會發生嚴重的后果[3]。更容易誤導護士誤以為輸液管路通暢安全可靠,忽視滲漏問題,影響治療效果或導致皮膚壞死等。
該例患者為糖尿病史十三年的患者,輸注碳酸氫鈉部位為左足背,糖尿病病人的下肢血管病變多屬于中、小動脈硬化閉塞與外周神經功能障礙共同作用的結果[3]。患者的動脈以及其小動脈粥樣硬化,導致患者微循環出現障礙,嚴重影響營養物質吸收和代謝產物排除,導致肢端缺血、缺氧、營養障礙,局部失去活力。
碳酸氫鈉為堿性高滲常溶液,滲透壓為1190 mOsm/L,吸取細胞內水份,血管內膜脫水,內膜暴露于刺激性溶液而受損,導致靜脈炎,靜脈痙攣,血栓形成。
以上三重作用下導致此患者左足背輸注碳酸氫鈉滲漏后27天全愈,給患者、家屬帶來巨大精神負擔,加重醫療負擔。
輸注高滲藥物時就注意以下幾點。
①糖尿病患者盡量避免輸液時使用循環差的下肢血管,特別足背淺靜脈。
②盡量選擇粗、直上肢大血管,如果條件允許,盡量進行中心靜脈穿刺置管,減少高滲藥物對血管的刺激。
③護士加強責任心、慎獨精神,定時巡視,每15~30 min巡視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外滲。
④使用輸液泵時不能僅依靠輸液泵阻塞報警來判斷滲漏狀況,必須通過穿刺部位進行判斷是否通暢。
⑤學習、培訓、考核高滲藥物知識、不良反應以及外滲預防和外滲后處理措施,避免發生壞死等惡性事件。
⑥為了保證醫療安全,必須對高風險醫療設備進行質量安全控制,提高輸液泵的應用管理和使用水平。
[1]鐵璐,伊利夏提,肖開提,等.糖尿病傷口愈合的分子機制[J].生理科學進展,2010(6):407-408.
[2]王莉.2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14):74-75.
[3]荀小燕.輸液泵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護理對策[J].醫院管理,2010(1):92-93.
R473
A
1672-4062(2014)05(b)-0073-01
2014-02-15)
鄧閃,女,34歲,護師,武漢大學護理學學士學位,重癥醫學科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