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南,李兆明,李翔天
(天津市水利勘測設計院 天津300204)
淺談平原區堤防整治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孫炳南,李兆明,李翔天
(天津市水利勘測設計院 天津300204)
堤防整治是平原區河道治理的常見工程形式,具有土方量大及擾動土地面積大的特點,易造成水土流失。分析了堤防工程施工期及自然恢復期產生水土流失的成因,并結合主體工程區、施工生產生活區、交通道路區、料場區和棄渣場區等不同項目區的劃分,提出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平原區 堤防治理工程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平原區堤防整治工程屬于河道治理工程,一般工程包括堤防加高、加固和整修。堤防工程呈線性分布,工程施工的水土流失情況一般為開挖、占壓等,做好工程建設的水土保持工作,能有效治理與恢復因工程施工對當地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與植被破壞,有效改善當地的區域生態環境。
1.1 工程施工
土方開挖主要為清基和削坡土方,復堤回填土方由堤防削坡土方提供,不足土方通過外購或料場開采取得。堤防削坡土方就近利用,臨時堆放于相應堤段用于復堤;清基土方不能用于回填,一般作為棄土。
1.2 施工交通及施工營地布置
因工程線路較長,在充分利用原堤頂道路及工程區天然道路的基礎上,施工時還需在工程沿線布置臨時施工道路。線性工程具備分段同時施工條件,根據線路長短在工程沿線可布置多個施工營區,以減少施工人員的往返路程。
1.3 工程料場
因堤防回填的土方量較大,堤防工程一般都設有取土場,取土場選擇面積開闊、平整、交通運輸條件便利的區域。施工時可進行機械開采,面積大的取土場可采用分片取土的方法。
1.4 棄土棄渣場
為便于工程完工后料場的復耕利用,施工期間可利用工程棄土對料場進行回填,也可選擇工程區附近磚廠廢坑及廢棄坑塘作為棄土棄渣場。
2.1 施工期水土流失成因、類型及分布
工程在施工期間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工程施工中挖損破壞以及回填占壓地表,導致施工區地形地貌、植被和土壤發生重大變化,使土壤抗侵蝕能力減弱,水土流失加劇,屬于人為因素的加速侵蝕。
施工準備期主要包括施工設施建設、修建施工道路以及臨時房屋建設。由于施工營地和施工道路建設過程擾動土地導致水土流失。
施工期在施工過程中開挖、堤防土方回填、施工材料運輸、土石方外運等活動對原地貌及地表組成物造成損壞。施工營地和施工道路也會因施工期人類活動擾動地表和徑流沖刷等造成新增水土流失。
2.2 自然恢復期水土流失因素分析
工程建成后的自然恢復期,人為活動對地表的擾動減小,裸露地面逐步趨于穩定,植被自然恢復,項目建設區內水土流失量大大減小,水土流失因素將以自然因素為主。
3.1 水土流失防治分區
3.1.1 分區依據
雖然堤防工程為線性工程,但從區域地貌角度來看,一般工程還是呈現“點”型特點,項目區地貌類型一致,水文、氣象、植被、土壤等自然條件差異不大。因此,防治區的劃分主要參考因子為項目工程特征、施工工藝等造成人為水土流失的形式和特點。
3.1.2 分區原則
區內施工工藝基本一致,各區之間具有一定差異性;區內水土流失形式和特點基本一致,主導性防治措施具有同一性;區內土地利用方向具有一致性;兼顧施工管理方便,對面積較小、工程量不大的部位不單獨設區。
3.1.3 分區結果
按分區的依據和原則,一般堤防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劃分為主體工程區、施工生產生活區、交通道路區、料場區和棄渣場區。
①主體工程區為堤防工程施工區域,包括臨時堆土場。②施工生產生活區包括施工材料堆放和加工區、臨時生活區等。③交通道路區為新建臨時施工道路占地區域。④料場區為主體工程外調土的取土地,也可作為施工棄土存放地。⑤棄渣場區為工程棄土棄渣的存放地。
3.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3.2.1 主體工程區
此區水土流失防護措施主要為堤防植物護坡、臨時堆土防護。
①堤防植物護坡:可以進行植草、鋪草皮或采用框格植物護坡。植物應選擇具有良好水土保持功能的鄉土植物。②臨時堆土防護:堤防工程開挖、回填土方量較大,開挖土中用于堤防筑堤回填的土方會臨時堆放一段時間,在堆放過程中土方裸露會新增水土流失,可對這些臨時堆土采取圍擋、覆蓋等措施。
3.2.2 施工生產生活區
此區臨時堆放的施工材料遇大風降雨天氣易產生風蝕和水蝕,施工材料加工場的加工過程將產生廢水、廢渣。
為了減少水土流失,施工期間的臨時水保措施包括堆料的苫蓋、施工生產生活區周圍開挖臨時排水溝以及施工生產生活區施工完成拆除后的土地復墾或植被恢復。
3.2.3 交通道路區
針對風季,主要采取道路灑水和運輸車輛覆蓋等措施,減少因風蝕產生的揚塵。
施工道路在施工過程中會因路面硬化徑流增加而產生水土流失,需布設臨時排水溝。工程結束,施工道路拆除后,應對道路占地區域進行土地平整,并根據原土地類型安排復墾或植被恢復。
3.2.4 料場區
料場在取土前剝離的清表土需單獨臨時堆放于場內,用于料場使用完成后的復墾或植被恢復。這些臨時堆放的土遇大風降雨天氣易產生風蝕和水蝕,因此,水保措施應包括對臨時堆放的土進行防護,以及棄土后的及時復墾或綠化。
3.2.5 棄土棄渣場區
此區水保措施一般是在棄土完成后,進行全面整地,并進行綠化或復墾。
通過對堤防工程施工期及自然恢復期產生水土流失形式和流失量的分析,合理布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臨時措施,將工程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保護和改善項目建設區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
[1] 王禮先. 水土保持學[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5.
[2] 王禮先. 水土保持工程學[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1.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 in Dyke Engineering in Plain Areas
SUN Bingnan,LI Zhaoming,LI Xiangtian
(TMWSDI,Tianjin 300204,China)
Dyke engineering is a common form of river engineering project in plain areas. Featured by large earth volume and the involvement of large land areas,the engineering project may easily cause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In the paper,causes of water and soil loss during dyke construction and natural restoration were discussed and rela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proposed regarding different project areas,including main engineering area,production and living area,traffic routes,stock ground,waste slag area and etc.
plain area;dyke engineering;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X37
A
1006-8945(2014)11-0025-02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