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清人別集、總集互混辨正十五種

2014-02-11 21:14:58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人文法學院杭州310018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4年4期

●夏 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人文法學院,杭州 310018)

一、別集誤作總集

1 《玉池生稿》(岳端撰)

《中國叢書綜錄續(xù)編》“類編·集類·總集(清代)”(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頁)部分著錄岳端《玉池生稿》一種,含《紅蘭集》一卷、《蓼汀集》一卷、《出寒詩》一卷、《無題詩》一卷、《就樹堂集》一卷、《松間草堂集》二卷、《題畫絕句》一卷、《桃坂詩余》一卷等子目,康熙五十三年(1696)自刻本。按,此集實為岳端自撰別集,《紅蘭集》等條目則為其中所含小集,《清人別集總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中卷第1409頁)與《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 (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上冊第452頁)皆有著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并有點校本問世。因此,該書更應收入《中國叢書綜錄續(xù)編》的“匯編·獨撰類”部分。

2 《秣陵集》(陳文述撰)

此集又名《金陵歷代名勝志》,凡六卷,收錄陳文述所作題詠金陵歷代名勝古跡之詩三百余首,附以相關資料及考證文字,按年代先后排列;書首并附《金陵歷代紀事年表》 《金陵圖考》各一卷。金陵古稱秣陵,故名《秣陵集》。至于《金陵歷代名勝志》的名號,則是因其體例介乎別集與方志之間的緣故。今有歐陽摩一、管軍波校點本,南京出版社2009年版。《販書偶記》卷十六“別集類·嘉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18頁) 《清人別集總目》(中卷第1265頁) 《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 (中冊第1062頁)均著錄之為《秣陵集》;《金陵歷代名勝志》之名號則見于《販書偶記續(xù)編》卷七“地理類·古跡之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第79頁),《清史稿藝文志拾遺》“史部·地理類·專志之屬”(中華書局2000年版,上冊第591頁)據(jù)以著錄。唯《清史稿藝文志拾遺》“集部·總集類·郡邑之屬”又稱:“秣陵集六卷圖考一卷,陳文述編。”[1]2118其著錄依據(jù)為《販書偶記》與《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實則純屬對位失誤。《販書偶記》的著錄如上所述。而根據(jù)《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索引》,《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有三處著錄《秣陵集》,一為明歐大任撰《秣陵集》八卷,分別見《集部》“明別集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上冊第731頁)與《叢部》之“歐虞部集十五種七十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01頁)條下。一為清陳鵬年撰《秣陵集》四卷,見《集部》“清別集類”(中冊第1072頁),而陳文述撰《秣陵集》則并未見錄。因此,《清史稿藝文志拾遺》“集部·總集類”著錄的陳文述《秣陵集》應予剔除。

3 《南楚詩紀》(彭開勛撰)

《販書偶記續(xù)編》卷十九“集部·總集類·地方詩之屬”(第310頁)著錄彭開勛《楚南詩紀》四卷、《外編》一卷,道光七年(1827)述古堂刊;《清史稿藝文志拾遺》“集部·總集類·郡邑之屬”(下冊第2124頁)據(jù)以著錄。

然而啟人疑竇的是,《清人別集總目》 (下卷第2149頁)與《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 (中冊第1032頁)卻又都著錄彭開勛《南楚詩紀》四卷。前者載其有咸豐元年(1851)述古堂刻本,并稱含“附錄”部分,湖南省圖書館藏;后者載其有道光七年(1827)述古堂刻本,浙江省圖書館藏,又咸豐元年(1851)述古堂刻本,湖南省圖書館藏。

檢閱浙江圖書館藏本,其名實作《南楚詩紀》,系彭開勛自撰詩集,皆為題詠湖南各地山川名勝古跡之屬,性質(zhì)與《秣陵集》同。彭氏自述曩觀宋人阮閱《郴江百詠》,以為“敘述風土,足資考證”,[2]1唯“僅及郴之一隅,未舉全楚風土盡歸題詠,成一大觀”,[2]1遂“欲補志三楚畺域,以附考據(jù)之末”,[2]1因“校《漢書·地理志》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悉隸南楚,列朝沿革,輒易舊名;復取《水經(jīng)》、《元豐九域志》、《元和郡縣志》及國朝乾隆府、廳、州、縣圖識諸書,每遇山川、陵墓、古跡,系以五律一首,詳注原委,綴于下方,題曰《南楚詩紀》”。[2]1全書“自道光癸未(三年,1823)訖于丙戌(六年,1826),稿經(jīng)四易”,[2]2于道光七年 (1827)付梓行世。凡四卷,按地域編排,首列《南楚》一詩總括全書,其后乃于長沙、善化等74個湖南縣、州、廳之下聚合各自山川名勝古跡,分別題詠注釋,合計約400首。卷一“長沙縣”最多,共含《羅洋山》《書堂山》等35題;其次卷二“寧鄉(xiāng)縣”,共含《大芙蓉山》 《大溈山》等34題,這當與彭開勛系寧鄉(xiāng)人有關。又《外編》一卷,于長沙、善化等6縣下羅列《關圣廟》 《文昌閣》等21題。

由此可見,《販書偶記續(xù)編》與《清史稿藝文志拾遺》對該書的著錄,在書名、分類兩方面均存在訛誤,應以《清人別集總目》與《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為是。

4 《津門征獻詩》(華鼎元撰)

《販書偶記》卷十九“集部·總集類·地方詩之屬”(第528頁)著錄華鼎元《津門征獻詩》八卷,光緒十二年(1886)刻;《清史稿藝文志拾遺》“集部·總集類·郡邑之屬”(下冊第2116頁)據(jù)以著錄。按,此集實為華氏別集,凡收七言絕句120首,每首各詠天津地方人士一名,詩后詳載傳記軼事。《清人別集總目》 (上卷第480頁)與《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 (中冊第1661頁)皆有著錄。

5 《吳中唱和詩》(俞樾撰)

《中國叢書綜錄·總目》于俞樾《春在堂全書·曲園雜纂》條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冊第542頁)著錄《吳中唱和詩》一種,又收入該書《子目》“集部·總集類·唱酬之屬”(第2冊第1555頁),署“俞樾輯”;《清史稿藝文志拾遺》“集部·總集類·唱酬之屬”(下冊第2140頁)據(jù)以著錄,標題作《吳中倡和集》。實則此集所收皆俞樾本人撰寫的同他人酬唱之詩作,共86題、144首,應歸入別集的范疇。卷首俞樾識語曰:“余性不喜疊韻,故集中疊韻之詩蓋寡,恩竹樵(按,即恩錫,竹樵其字)方伯開藩吳會,好以詩與人往復,余偶出腴字韻詩,更唱迭和,遂至十余疊。余始覺東坡喜次人韻,亦自有味也。積之既久,詩亦遂多,不存于集,亦不忍竟棄,別為一編,存之《雜纂》。”[3]1而觀全書實際所涉酬唱對象,除恩錫之外,還有王凱泰、金繩武、彭玉麐等。《清人別集總目》與《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之俞樾條下皆未列,可予以增補。①

6 《明代千遺民詩詠》(張其淦撰)

此集《清史稿藝文志拾遺》 (下冊第2102頁)《中國叢書綜錄·子目》 (第2冊第1544頁) 《中國叢書廣錄·子目》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下冊第1120頁)以及王云五主持編纂《續(xù)修四庫全書提要》 (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第12冊第701頁)均歸入“集部·總集類”。然而檢閱所收詩歌,皆系張其淦自撰,每一位或數(shù)位明遺民之名下系以詩,詩后并附小傳,體制與《津門征獻詩》基本相同,因而歸入別集的范疇更加合理,至少不應視之為總集。

二、總集誤作別集

1 《秦川八十祝辭》(黃宗羲等撰)

《中國叢書廣錄·總目》于《二老閣叢書》條下(上冊第167頁)著錄《秦川八十祝辭》與《寒村七十祝辭》各一卷,均收入該書《子目》“集部·別集類”(下冊第1117頁),實則是兩種祝壽詩文總集,以下依次述之。

《秦川八十祝辭》所收祝壽詩文,大抵為明末清初浙江慈溪人鄭溱而作。因溱號秦川,故以之為書名。全書首載壽序5篇,依次為黃宗羲《觀察鄭平子(按,即鄭溱,平子其字)先生六十壽序》、萬言《鄭蘭皋(按,即鄭溱,蘭皋其號)先生六十壽序》、黃宗羲《施恭人(按,即鄭溱之妻)六十壽序》、黃宗羲《憲副鄭平子先生七十壽序》、失名《鄭平子先生七十壽序》,其后載王熙、梁清標等67人所撰壽詩111首。

2 《寒村七十祝辭》(黃百家等撰)

此集所謂“寒村”,是鄭溱子鄭梁之號。全書所收,皆時人為康熙四十五年(1706)十二月五日鄭梁70壽誕而投贈之詩文。首載黃百家《征壽言引》一文,系作者應鄭梁子鄭性之請而作,意在為鄭梁壽誕廣征四方詩文。其后先錄范廷諤、萬承勛等19人所撰壽文各一篇,再錄王掞、汪晉徵等74人所撰壽詩114首。

3 《歸田集》(蔣溥等撰)

《中國叢書綜錄·總目》于《沈歸愚詩文全集》條下(第1冊第497頁)著錄《歸田集》三卷,又收入該書《子目》“集部·別集類”(第2冊第1412頁)。《清史稿藝文志拾遺》 (下冊第1717頁)據(jù)以著錄,亦歸之于“集部·別集類”。實則所收皆乾隆十五年(1750)沈德潛告老還鄉(xiāng)后,時人的送別詩文。全書依次為“歸田餞送”,收蔣溥、梁詩正、汪由敦、劉統(tǒng)勛以及皇長子、皇三子凡六位貴戚大員的送別詩,附沈德潛《恩陛辭恭呈四律》;“歸田投贈”,收顧詒祿《禮部侍郎歸愚沈先生予告南歸序》,以及彭啟豐、商盤等39位沈氏同僚、親友、門生的送別詩;“歸田寵賚”,首列乾隆帝《侍郎沈德潛以能詩受知,因命校勘御極以來詩集,既竣事,念其年將八軼,許之歸老吳中,賦此以賜》 《侍郎沈德潛予告南還,進呈紀恩四律,依韻賜之》,果親王《送沈歸愚先生予告南歸序》 《恭和御制元韻》,隨后依次列介福、錢陳群等31人和乾隆帝詩韻之作,及陳鍔、楊大琛等20人所撰《歸愚年先生予告歸里,同人餞別,敬拈御制“清時舊寒士,吳下老詩翁。向每誦新句,猶然見古風”二十字,分韻成詩》各一首。

4 《連枝圖題詠初集》《次集》(許承基輯)

《連枝圖》系許承基為追思亡弟仲昭而倩人繪制。清中葉人陳本忠《連枝圖記》載:“仲昭嘗刲股以療其親之疾。比親死,即思感而死。”[4]1至仲昭死后約20年的乾隆三十一年(1766),許承基猶“鴒鳥原之痛,無日能忘。爰繪小照及弟遺容,名曰《連枝圖》。追憶從前怡怡之樂,宛然一室。并錄題贈之言,鐫刻成集,以示我后人有所觀感焉”。[4]2其中《初集》卷首依次列阮學濬、曹秀先、許王猷所撰序各一篇,《連枝圖小像》并許承基自題七絕一首,以及署名“西髯”者所撰贊一篇;正文含陳本忠、吳穎芳所撰記各一篇,沈德潛、錢陳群等185人之詩289首。《次集》含邵胡然、盧文弨等191人之詩271首,季學錦、黃裕等17人之詞各一闋,趙金簡、陳樽、蔣師爚、龔禔身、查茂蔭所撰賦各一篇,末附杭世駿、李進、許道基所撰跋三篇。該書法式善《陶廬雜錄》卷三與吳慶坻《蕉廊脞錄》卷四“許承基”條皆有記載。《清人別集總目》 (上卷第607頁) 《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 (中冊第1489頁)均誤以之為許承基別集。

5 《百美新詠圖傳》(顏希源輯)

《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 (上冊第855頁)著錄顏希源《百美新詠》不分卷,稱其有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本與嘉慶九年(1804)集腋軒刻本。《清人別集總目》 (下卷第2399頁)亦載此集,版本系“嘉慶十年(1805)粵東集腋軒刻本”。

筆者所見為嘉慶九年(1804)集腋軒刻本,書名作《百美新詠圖傳》,封面有“袁簡齋先生鑒定”的字樣。全書凡四冊,前二冊首列袁枚、黃德成等7人序各一篇、顏希源自序一篇,其后依次為:《百美新詠題詞》,包括呂燕昭、饒慶捷等20人所撰題詩47首、詞七闋;《百美新詠》,顏希源撰,包括序詩一首,以及《李夫人》 《陳后》等題詠歷代女性人物的詩歌100首;《百美新詠集錄》,收錄袁枚、羅青植等17人所撰同題百美詩173首。后二冊為百美畫像,像下皆附顏希源自各類史傳中輯錄的敘述百美生平事跡的文字。乾隆五十七年(1792),顏希源在為《百美新詠集錄》所撰序言中提到:“予之百美有詠,亦不過閑窗嘯吟,偶適己意耳。曷嘗求知于人哉?而二三好友轉(zhuǎn)相傳觀,于是騷人詞客各出其藏,初無明珠暗投之嫌,紛紛郵寄者不期而集……其為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也固宜,因亟梓而傳之,以公同好云。”[5]1-2可見此集之編撰,緣起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顏希源仿照佚名《百美詩》而作《百美新詠》組詩,并采錄百美事跡,邀人繪圖,初成題詠與圖傳配合的規(guī)模。后因“二三好友轉(zhuǎn)相傳觀”,各地文士遂紛紛同題共作,“郵寄者不期而集”,顏氏乃匯錄諸人《百美詩》,與己作都為一集。所以,至少就這個嘉慶九年(1804)集腋軒刻本《百美新詠圖傳》來說,還是更應該視之為總集。

6 《晚香倡和集》(陶樑輯)

《清人別集總目》 (下卷第1978頁)于陶樑(梁)名下著錄《晚香唱和集》一種,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按,此集實為一部唱和類清詩總集,作者包括崔旭、邊浴禮、王柏心、吳長卿、孔昭焜、梅成棟等。編者陶樑《序》稱:“晚香堂者,予前守大名時,郡齋有堂,以魏公句名……朋簪輻輳,皆四方才俊。政余,率以詩相酬荅,始有唱和之作矣。既而,持節(jié)□臺及齊安,傳箋刻燭,雖未及曩時之盛,亦時時繼作。匯錄之,得若干首,取以授梓,名之曰《晚香倡和》者,猶從其朔云……卷中體例,準之《松陵集》,唱者為始,和者繼之,隨其所得,不限多寡,其有非唱和而登者,屬在撫塵之交,則掇取生平佳什,附諸卷。”[6]1敘述此集成書背景與性質(zhì)甚為明確。

7 《擊缽吟偶存》(曾元海輯、曾元澄增輯)

《清人別集總目》 (下卷第2273頁)于曾元海名下著錄《擊缽吟偶存》一種,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按,該書實為道光年間北京部分官員、士子集會唱和詩歌的結(jié)集。據(jù)卷首《同人姓氏錄》,參與者多達22人。這些詩歌先于道光六年(1826)春,由社員何大經(jīng)纂為一編;翌年又有另一位社員楊慶琛“擇其可詠者錄而存之,題曰《擊缽吟》”。[7]1道光八年(1828)秋,社員曾元海“奉使來粵”,[7]1隨身攜帶何、楊二人的鈔本,“其在戊子(道光八年,1828)以后者,雪茮(按,即楊慶琛,雪茮其字)又時時錄寄。因念集中諸友,壽夫(按,即林彭年,壽夫其字)已作古人,蕓卿(按,即葉敬昌,蕓卿其字)外擢郡守,翠巖(按,即楊維屏,翠巖其字)、亮叔(按,即林肇震,亮叔其字)數(shù)君子,或以他事出京,或以一官遠去,星散居多。比余得代回都,欲相聚如昔時之盛,不可得也。朋友之樂,文酒之歡,不可以不志,用是重加刪汰,得六百余首”,[7]1-2道光十一年(1831)付梓;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又由元海之弟元澄為作增補,遂成今本《擊缽吟偶存》。

8 《乍浦集詠》(沈筠輯)

《清人別集總目》 (中卷第1024頁)于沈筠名下著錄《乍浦集詠》十六卷,道光二十六年(1846)刊;《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亦稱:“(沈筠)今存其集刻本四種:一為《乍浦集詠》十六卷”。[8]1375按,此集實為一部題詠類詩歌總集,收錄晚明至清道光間人所作與浙江平湖縣乍浦鎮(zhèn)有關之詩歌。全書按人編排,大致“以年代先后約略分之”,[9]1其中卷十五專收“閨秀”詩,卷十六上專收“釋氏”詩,卷十六中專收“羽士”詩,卷十六下專收“外域”詩。《清史稿藝文志及補編》 (補編,第680頁)與《販書偶記續(xù)編》卷十九(第314頁)均將其歸入“集部·總集類”,甚是。

9 《敷文書院課藝》(沈祖懋等輯)

《清人別集總目》 (中卷第1932頁)于高鵬年名下著錄《敷文書院課藝》一種,同治九年(1871)刻本。實則該書乃清末浙江杭州敷文書院諸學生日常課藝之文的結(jié)集。敷文書院前身為明代弘治年間創(chuàng)辦的萬松書院,清初康熙年間改名敷文書院,清末太平天國戰(zhàn)爭期間毀于兵火。同治六年丁卯(1867)八月,馬新貽出任浙江巡撫。在他的策劃之下,敷文書院得到修復,并重新開始招生。至同治九年辛未(1871),書院山長沈祖懋乃主持編選了這部《敷文書院課藝》,凡收施補華、平步云等96人之課藝文章160篇。據(jù)各卷卷首,全書乃由沈祖懋鑒定,監(jiān)院高鵬年、吳同堉編次,計之輔、凌泰初校刊。

[注釋]

①觀俞樾此集中有《竹樵方伯以唱和諸詩刻成一集,因用東坡和劉貢父、李公擇見寄詩韻,率題其后》《前年與恩竹樵漕帥唱和甚樂,刻有〈吳中唱和〉三集,今得補帆(按,即王凱泰,補帆其號)更唱迭和,其樂不減往年,疊韻紀之》等詩,而恩華纂輯《八旗藝文編目》之四“集類·總集”亦有“《吳中倡和集》《續(xù)集》《三集》,滿洲恩錫輯”(遼寧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頁)的記載,可知恩錫曾有合纂二人唱和詩作為《吳中倡(唱)和集》系列之舉。唯諸書未知今尚存否,《清史稿藝文志及補編》與《清史稿藝文志拾遺》亦皆未著錄。

[1]王紹曾.清史稿藝文志拾遺(下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0.

[2](清)彭開勛.南楚詩紀[M].道光七年(1827)述古堂刻本.

[3](清)俞樾.吳中唱和詩[M]//春在堂全書.光緒二十五年(1899)刻本.

[4](清)許承基.連枝圖題詠初集[M].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

[5](清)顏希源.百美新詠圖傳[M].嘉慶九年(1804)集腋軒刻本.

[6](清)陶樑.晚香倡和集[M].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

[7](清)曾元海,曾元澄.擊缽吟偶存[M].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

[8]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9](清) 沈筠.乍浦集詠[M].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欧美|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国产在线欧美|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女人一级毛片|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十八禁美女裸体网站|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亚洲性网站| a级毛片网|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视频|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国产三级|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国产爽妇精品|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精品| 极品性荡少妇一区二区色欲| 日本a级免费|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午夜不卡视频| 青青操视频在线|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99re经典视频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免费激情网站|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91福利片| 亚洲综合狠狠| 国产黄在线观看|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午夜国产理论| 国产91av在线|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嫩草在线视频|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一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噜噜噜综合亚洲|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