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路芳,彭冬梅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濟南 250014)
我國嬰幼兒產品設計與產品設計的安全性
秦路芳,彭冬梅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濟南 250014)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對于安全需求的水平和質量越來越高,并隨時代的發展而與時俱進并賦予了他們全新的內容。針對中國市場上的嬰幼兒童產品安全問題,進行了研究與分析,主要從設計師設計產品中的結構安全性方面、使用者的使用方式上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和對嬰幼兒產品設計的展望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嬰幼兒童;結構;安全問題
美國行為學家馬斯洛的理論認為人的生理需求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基礎和保障,而安全需求是人類在能夠保證自己的基本生存條件的前提。人身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成就需求的實現。隨著時代變遷,人們對于需求層次的認識有了新的認識。以徐德蜀為代表的學者們認為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應與時俱進,需要修正。他們提出來的新的看法則是認為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層次發生了變化,安全需求應該是人類活動的基礎與前提。
其實,在當今社會,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層次應該是一體的,二者很難區分,不能簡單地說誰一誰二,二者是相互依存才能夠實現的。因此,對于產品設計而言,作為設計師應該明確的是必須同等對待兩者的關系,處理好兩者在產品設計中的關系,這樣才能夠使得它們共同為人類其他活動提供保證。
1.1 課題研究背景
據聯合國統計,我國每年因意外傷害而死亡的兒童超過20萬,平均每天有540多個兒童因為意外傷害而死亡,意外傷害死亡占兒童死亡數量的1/3。每天大約就有40個孩子死于交通事故;有40~50萬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觸電、他殺等意外傷害,如圖1所示。
每一個嬰幼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著偉大祖國的強盛與繁榮。正因為嬰幼兒童安全問題的層出不斷,因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嬰幼兒童的安全問題。嬰幼兒童作為特殊人群,其產品設計有其使用者和使用特點的特殊性。目前,關于嬰幼兒童的產品市面上數不勝數,但真正完全適宜他們使用的產品卻不多。
1.2 課題發展狀況和研究意義
目前,從已有資源分析國內、外關于設計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在藝術設計領域內系統分析嬰幼兒童產品設計安全的研究并不多。關于產品設計與嬰幼兒童產品設計、使用安全系統分析的書籍幾乎是沒有。但關于個別產品安全性問題案例的分析則普遍大同小異。在嬰幼兒童產品設計、生產、銷售與使用過程中,關于安全性問題也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

圖1 嬰幼兒童安全事故調查數據分析
據美國兒童事故防治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年有近1億的兒童在家庭事故中受害,其中一半以上是四歲以下的幼兒。根據資料數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發生的兒童意外傷亡事故中,大約有二百萬起是由于家中的不安全狀況造成的。
關于嬰幼兒童安全立法,美國于1995年制定了關于兒童安全保護法,其中明確規定了所有小于1.75英寸或者44.45毫米的球類產品(彈珠、滾球等)的禁用情況,如圖2所示,這些物品很容易被孩子誤食吸進氣管引起窒息,因此禁止三歲以下兒童使用。我國為保護兒童安全,避免發生因家具不安全因素造成的事故,2012年8月1日實施了首個兒童家具強制性國家標準《兒童家具通用技術條件》。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工業設計體系也日漸完善,工業產品設計的定位、分類也越來越細化。經濟的飛速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社會文明、生活富裕的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對于安全需求的水平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并隨時代的發展而與時俱進賦予了全新的內容。

圖2 諾貝爾益智玩具(木頭和彈珠組合玩具)
兒童產品設計因為其使用者和使用特點的特殊性,和其他產品設計有很大的不同。筆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分析0~6歲嬰幼兒的產品設計。在嬰幼兒產品設計中,因為這個年齡的兒童常常是缺少自我保護意識的,首先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產品的安全性。這個問題在嬰幼兒產品中顯得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重要。在現有的產品中,或多或少的都會關注到產品的安全性問題。但是,有時傷害和被傷害常常是相互作用的。在設計中,要結合嬰幼兒童自身的特征和人機工程學的分析,不僅要考慮到產品不能對兒童產生傷害,同時,結合我國現有市場,設計更為人性化和更具有安全性的嬰幼兒童產品,給他們營造一個良好健康的成長環境,這也是研究本課題的目的及意義之所在。
2.1 嬰幼兒童自身的特點調研分析
根據人機工程學和生理學分析,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在行為能力、興趣愛好和心理感知等方面都有著不同的表現,根據調查,本文主要從孩子對于游戲或者說是他們的娛樂方式進行詳細分析。主要分為0~6個月、7~12個月、13~23個月、24~36個月、37~60個月和61~72個月六個階段,通過調研分析每一階段孩子都會呈現出相對有特性的肢體語言,簡單總結如下。
0~6個月新生嬰兒階段,大部分的寶寶具備了控制手部的能力;7~12個月大部分的寶寶開始想要獨立坐起,有的寶寶還可以爬行或者匍匐前進或者能夠扶著家居行走或者小距離的短暫獨立行走;1歲左右的寶寶能夠較為平穩地站立;2~3歲的寶貝處于學步和學話的寶寶學會技能越來越多;3至5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很強的行為能力;6歲左右的孩子開始以自我為中心,有爭先意識,意識到領導能力的重要性。
2.2 設計師在嬰幼兒童產品設計中的安全性分析
產品是有功能作用的物質結構,安全則是能夠保證功能有效實現的前提。產品在使用或者未使用時直接與使用者發生安全關系是設計師很早就關注的問題。對于產品設計的安全性問題分析,過于安全性的產品給人死板的感覺,不夠生動。不同層度的安全需求主要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克服因使用產品給用戶帶來的危害,另一方面是產品本身就能夠提供安全并且盡可能的幫助用戶應對外來危險。
唐納德·諾曼(Donald A·Norman)在他的著作 《設計心理學》(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中談到他對人為錯誤的看法:“如果某種錯誤有可能發生,就一定有人犯這樣的錯誤。設計人員必須考慮到所有可能出現的錯誤,在設計時盡量降低差錯的可能性或者減輕差錯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設計師應該盡可能全面的考慮產品設計的諸多影響因素,努力適應時代潮流,不斷提高創新意識。關于安全性問題首先應該研究和預測使用者的人機、生理特點、行為習慣、心理活動及使用環境特點,而不只是因循守舊的設計思路。例如一把嬰兒椅(如圖3所示),在造型上如果不充分考慮嬰兒的人體適應性,設計過小、過大、過高、過低都會影響嬰兒的生理安全。過小、過低使得嬰兒身體受到擠壓,不利于嬰兒的生長發育;過大使得嬰兒易脫離座椅,如椅子過快推進,嬰兒有可能脫離出椅子;過高使得嬰兒的腳夠不著地,嬰兒的腳和整個身體都不會舒服;坐墊的材質過于硬質或有尖角,則會給嬰兒的身體帶來不安全因素。

圖3 嬰幼兒大小與座椅結構、材質
2.3 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分析
產品在使用中需要考慮的安全問題還應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要關注產品正常使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另一方面是要防止產品在錯誤使用時潛在的安全隱患。在產品設計中,準確的設計定位是設計成功的前提條件。現有嬰幼兒產品,往往只考慮到兒童的特點,卻忽略了這一類產品中的潛在的使用者。人的行為動作與產品使用有著直接的密切聯系,產品都是在人的操縱下進行運作的,完全不受人的控制而自行運作的產品目前還沒有。在嬰幼兒與產品的關系中,嬰幼兒常常不能作為獨立的主體,而是需要成年人的輔助。在嬰幼兒產品的使用時,往往設計師把產品的危險性就已經考慮到了,而有些潛在的安全問題則是使用者沒有在意識到,會在不正當使用時導致危險的發生。
正常使用時會產生的危險是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就應該考慮到的,而有些使用產生的安全問題是使用者自己誤用導致的危險。例如保護兒童安全的樓梯門是專門防止幼小兒童從樓梯下摔落而設計的,但是有些大人常常忘記關上門,使得樓梯門形同虛設,根本發揮不了作用,有時候反而起到了反作用。之后設計師改良了產品設計,放上了電子報警系統裝置,用來提示人們關上樓梯門(如圖4所示),還有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因為疏忽讓孩子發生意外造成嚴重的后果。

圖4 保護兒童的安全樓梯鎖
嬰幼兒作為特殊群體,他們處于成長階段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甚至有些時候不能躲開一些意外傷害。因此,應該把嬰幼兒童的產品安全性設計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然而嬰幼兒產品設計的安全性是非常具有價值的課題。
通過以上調研與分析,嬰幼兒童產品設計新的設計方向應該遵循現有嬰幼兒產品進行安全要素研究的基礎上,對設計過程和使用過程的會出現的各種潛在的安全性問題加以優化。主要是以下幾點。
(1)造型與結構
在滿足功能的同時注重形式美感,盡可能的使嬰幼兒產品造型多樣化、簡單化、趣味化。同時,在嬰幼兒童產品的結構設計中首先要遵循嬰幼兒童的身體特點符合人機工程學,不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健康的因素;并且還要假想家長和孩子在使用過程中是否存在潛在的危險,如果有設計時應該盡可能的減少危險系數,這樣設計產品的造型與結構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
(2)色彩設計
孩子的感知覺是在孩子出生后就隨之而來,隨著他們的成長會對新鮮事物產生好奇與刺激。色彩會因色相、明度、純度的不同給嬰幼兒帶來不同的刺激,“必要的刺激”可以培養嬰幼兒對于色彩的感知,但如果色彩過度的顏色可能會刺激到嬰幼兒的視力、情緒等。因此,嬰幼兒產品在設計時就要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審美情趣、年齡等因素選用不同的配色才能保證色彩的安全性。
(3)材料與工藝
人通過感知覺來認識世界孩童也不例外,他們接觸的產品的材料是否是國家標準檢測范圍內的產品直接關乎孩子的健康。因此,在嬰幼兒產品設計時應采用無毒、無污染綠色環保材料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
(4)人體尺度
從人機工程學原理來分析,嬰幼兒的人體尺寸與產品的尺寸密切相關,因此,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孩子的生長發育特點嚴格按人機工程學的原理進行設計。
總之,嬰幼兒童作為特殊人群,其產品設計必須遵循人機工程學設計原理,綜合把握造型結構、色彩、材料與工藝、人體尺度等的因素,通過有針對性的、合理的設計來滿足嬰幼兒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設計出更實用更安全的嬰幼兒產品。
[1]丁玉蘭.人機工程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2]Donald A·norman.設計心理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江牧.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安全原則[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4](美)庫法羅.工業技術標準常備手冊[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5]羅仕鑒.兒童產品設計[M].北京: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6]況宇翔.4~5歲兒童產品特性研究[J].內江科技,2007(1):109-111.
Our Infant Product Design and Product Design Safety
QIN Lu-fang,PENG Dong-mei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Design,Ji'nan250014,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security requirements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Besid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it has been redefined.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in this paper is over the problem of safety of baby products,analyze the problem from three aspects,which are structural safety of designers’products,how to use baby products and the prospect of baby products.
baby;structure;safety problem
TB47
:A
:1009-9492(2014)12-0033-04
10.3969/j.issn.1009-9492.2014.12.008
秦路芳,女,1990年生,山東滕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領域:產品設計。
(編輯:阮 毅)
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