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娜
摘 要: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消費方式,農家休閑旅游是農業生產與旅游活動的有機結合。其豐富的旅游內容、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和其獨特的鄉村性展示了其強勁的生命力。本文首先對農家休閑旅游地涵義進行初步探討,總結了農家休閑旅游的特點。由于揚州農家休閑旅游起步晚,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因此應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分析我市發展農家休閑旅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農家休閑旅游 開發 對策 特點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0(b)-0243-02
近年來,我國各地的農家休閑旅游呈現出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景象。揚州的農家休閑旅游已經成為旅游業新的增長點,成為帶動農村脫貧致富的一個亮點。同時,城市人在城市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惡化、市民生活節奏緊張的雙重壓力下,越來越渴望從喧囂、污染的環境中暫時解脫出來,在空氣清新、環境幽靜、無污染的農家享受休閑的生活,因而農家休閑旅游在城市周邊悄然興起,并漸成時尚。
1 農家休閑旅游的特點
一般來說,農家休閑旅游是以城郊或鄉村的農戶家庭為接待單位和地點,以城郊或鄉村的田園風光、自然景色、農業旅游資源、地方民俗文化、周邊旅游景點為旅游資源,以為游客提供住宿、旅游咨詢或觀光游覽為旅游活動項目的一種新型旅游形式。它是以“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購農家品”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新興旅游活動,是加強城鄉居民情感溝通、回歸自然的最佳方式之一,符合了當下提倡的綠色旅游、環保旅游的趨勢。
1.1 位于鄉村或城郊地區,鄉土特征鮮明
這是農家休閑旅游最為顯著的特點,無論是作為旅游吸引物還是農家休閑旅游的載體,村社組織、鄉村生活和田園風光在農家休閑旅游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農家休閑旅游不同于文化古跡和風景名勝點,農家休閑是將農村風貌與鄉土文化融為一體,展示的是現代農家特有的風貌,而非人工刻意雕琢的景觀。通過農家休閑的休閑旅游活動,讓人們親身感受現代農民生活和農村鄉土氣息。
1.2 農戶家庭為接待主體,強調客體的平民性
盡管農家休閑旅游的參與者中也不乏富人,但總體而言,農家休閑旅游的主體主要還是以工薪階層為主的城市或城鎮平民和注重生活情調的知識分子。平民性特點強調,進行農家休閑旅游活動的主體,是來自城市(或城鎮)之中的居民,他們的身份和職業不盡相同,但收入水平和消費指向卻有相同或相似之處。
1.3 以城郊或鄉村地區自然風光和區域內的農業資源為旅游資源,原生態美突出
農家休閑旅游的對象物非常清楚,這就是現實存在于某地、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屬于某種社會類型的鄉村社區模式以及質樸自然的鄉村景物。旅游者來這里,就是因為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新鮮的和有體驗價值的,是值得他們一看的。如果缺少了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旅游者的旅游動機和游興就會大大降低,甚至徹底泯滅。因此,原生美特點要求農家休閑旅游的吸引物應該是鮮明生動的和原生原味的,是真正農家的而非偽農家的或展覽館式的。
2 揚州農家休閑旅游在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2.1 整體缺乏合理科學的規劃,商業化、城市化傾向明顯
部分農村地區在對農家休閑旅游沒有認真了解的情況下,僅受部分成功者的示范效應影響,沒有對旅游資源進行論證、規劃和策劃就匆忙上馬,不分析自身條件和市場需求;只考慮當前,不顧長遠利益,這種農家休閑旅游開發本身就是一種破壞。此外,部分農家休閑在開發中只重規模,不講特色、質量,在開展農家休閑旅游時,不惜以犧牲古建筑為代價,人工痕跡過于明顯,追求城市化的生活方式,進到村中,原本樸素的民風被濃厚的商業氣息所籠罩。這就失去了原有的農家休閑的鄉土味道,商業化、城市化傾向嚴重。
2.2 農家休閑旅游從業人員的服務接待水平較低,缺乏旅游專業人才
由于揚州農家休閑旅游的開發和研究均處于較低層次,隨著農家休閑旅游地開展和深入,幾乎是家家都有人參與到旅游服務中,但在服務接待上,大多農家休閑旅游企業仍采用的是傳統農業生產經營的思維模式,缺乏現代的以人為本的服務新理念。
2.3 農家休閑旅游品牌效應差,缺乏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現代農家休閑旅游開發僅僅停留于鄉村景觀的表面部分,即鄉村建設風光、田園風光等。注重游客感官享受的同時卻忽略了精神層次享受的開發。目前,我市農家休閑旅游的開發多集中在鄉村的休閑農業和觀光農業等旅游產品,也許是市場的不成熟,一時間表現出來的相同的需求,也許是更加不成熟的供給方難以推出新的具有創造性的產品,于是數量越來越多,農家味道越來越少,更像是城市娛樂中心的復制品,除了利用一些當地的食品外,與市區的娛樂中心沒有多大的差異,與農家休閑的氛圍形成巨大差異。對于本地的特色旅游資源開發而言,開發商未有足夠的重視,過分的依賴當地的農業資源,缺乏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加之從業人員素質低,品牌意識薄弱,使得旅游產品雷同多、區別小。
3 農家休閑旅游開發對策
古樸典雅的鄉村建筑、別具一格的節慶方式、簡單恬淡的耕種生活等,這是農家休閑游能夠吸引游客的魅力所在,在旅游開發過程中,保持原有的鄉土氣息,摒棄千篇一律的城市化傾向,已經不僅僅是農民自己的事情了。當地政府部門要把農家休閑作為一種產業來規劃,讓農家休閑有具體的產業支撐,切實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重點發展附加值更高的觀光農業;在農業耕種等游樂項目上,增加游客的參和性、趣味性和體驗性。所以,對農家休閑旅游的開發和利用必須結合其自身的特征,對于存在的問題的解決要做到“對癥下藥”。
3.1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防止商業化、城市化傾向
農家休閑旅游的開發要以鄉村的農業資源為依托,以目標市場為導向,在資源和市場的雙重調節下,在保護鄉村資源的同時,對鄉村旅游資源進合理的開發和建設,必要時可另辟居民住宅用地,集中規劃居民用水、用電以及排污等基礎設施,增加人均居住面積,改善住房采光、通風、衛生等問題,方便居民生活,以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居住需求。農家休閑的管理者和村民應該形成“‘追求的是村前清溪潺潺,枝頭鳥語花香的‘活的田園風光,而不是城市的翻版”的觀念,不搞或少搞實體建設。
3.2 開發具有深層次文化內涵的旅游項目,樹立品牌意識
旅游的基本功能是尋求差異、開闊視野、滿足獵奇心理,從中獲得知識和美好的享受,而最能滿足這一需求的旅游資源就是民風習俗。農家休閑旅游開發就是要使鄉村的特色建筑、服飾、禮儀、婚喪嫁娶風俗等具有濃郁文化內涵的資源與飲食文化、傳統的手藝等相結合,提高農家休閑旅游的產品特色;設計并開發別具一格的農家休閑活動,避免鄉土味不濃、過于大眾化的缺乏生命力的旅游產品。
3.3 加強宣傳力度,擴大旅游客源市場
目前,農家休閑旅游有逐漸變熱的趨勢,就農家休閑旅游地客源市場而言,大多是來自于周邊城市的游客,潛在的游客仍持徘徊的態度,一方面對農家休閑旅游不太了解,即使有部分了解,但是擔心農家休閑的條件太差或旅游資源不具備特色,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農家休閑旅游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或者是由于交通不便而導致游客望而止步。因此,要加強旅游宣傳力度,在突出旅游資源的特色、提高服務質量、改善衛生環境、完善基礎設施等方面做出努力地同時,加強旅游形象的宣傳、實施有效地市場促銷手段。
4 結語
農家休閑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以其豐富的旅游內容、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和其獨特的鄉村性展示了其強勁的生命力。大力發展農家休閑旅游業不僅可以為農民謀求福利,還可以使有價值的古民居、古村落等景觀得到有效地保護。針對我市農家休閑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采取積極地措施,促使揚州農家休閑旅游走上健康發展的興旺之路。
參考文獻
[1] 田喜洲.論“農家樂”休閑旅游經濟[J].農村經濟,2002(1):61-62.
[2] 章家恩.關于農業生態旅游的幾點看法[J].農村生態環境,2001(1):57-60.
[3] 陳志輝,陳小春.積極發展鄉村旅游,加速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7(1):48-49,112.
[4] 馬勇,舒伯陽.區域旅游規劃-理論.方法.案例[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113.
[5] 何景明,馬澤忠,李輝霞.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村經濟,2004(7):36-38.
[6] 嚴文婷.淺議鄉村旅游地建設和發展[J].旅游學習,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