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森林
(葫蘆島市圖書館,遼寧 葫蘆島 125000)
在信息時代,信息是有使用價值的[1]。公民信息素養對于公民的自身發展、經濟建設、社會進步與國家的競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公民信息素養教育是提高公民應對信息時代知識經濟的能力而應采取的行動。世界上很多國家對公民信息素養教育高度重視,特別是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西方發達國家。美國是最早開始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的國家,且其公民信息素養教育體系已經相當完善。研究美國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狀況,對我國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公民信息素養是指公民在信息社會中認識、獲取、利用、分析和開發信息的能力,以及與此相關的信息意識和道德等。公民信息素養是信息時代公民的一項基本素質,更是基礎能力素質。公民信息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信息社會公民獲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更是與我國公民的文化素質、思想素質、品德素質和智能素質等都有密切的聯系[2]。公民信息素養是培養公民形成批判的思維,學習獲取信息來解決問題,從而能夠獲得生存的本領,追求美好的理想,實現自己所長。
鄧小平同志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學技術的進步離不開人的創新。公民信息素養是信息時代創新型人才必備的基本素養,而公民信息意識就是公民要有活躍開放的思維,即創新性思維。公民信息素養教育要培養公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公民信息素養的提高,就是公民獲取信息知識和生產信息知識能力的提高。國家信息人才的增多,能夠推動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國家信息實力是指一個國家擁有的信息資源數量及其機構、國民收集、傳遞、利用、控制信息的能力之總和,其核心和本質是信息創新和信息物化[3]。國家積極建設信息基礎設施的目的,在于提高公民收集、傳遞、利用和生產信息的能力,旨在推動知識信息傳播和科技創新,推動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國民信息素養水平決定了國家的信息實力。公民信息素養決定了國家的信息實力。信息實力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從某種程度上說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發展實力。
簡單地說,公民信息素養是指公民在信息獲取到使用全過程中的一系列思想、意識和技能。正確認識公民信息素養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意義,是促進國家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發展的基礎。目前,中美兩國對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的認識程度存在明顯的差異。
在美國,不管是國家政府還是公民個人,對于公民信息素養都有著一定的認識。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的信息素養總統委員會發布了期末報告,指出公民信息素養對于公民個人、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作用,建議美國廣泛地開展公民信息素養教育活動。2009年,美國總統發布了文件,確定10月為美國的信息素養宣傳月。全國信息素養論壇近期開展了一個全國性的“關于信息素養的州長競選宣言”,2011年馬薩諸塞州州長就第一個發出了宣言:公民信息素養有助于提高公民生活質量,繁榮經濟以及增強社會凝聚力。美國對于公民信息素養的認識是站在全民的角度的[4]。
公民信息素養在我國還沒引起足夠的認識。根據CNNIC的調查報告,我國網民的人數已經突破了5億人,但相對于我國的人口總數還不到40%。并且由于年齡和文化程度的限制,我國的網民數在短期內不會有明顯的增加,已經進入了一個增長平臺期[5]。我國公民對信息素養的重要性認識還比較模糊。我國多數網民運用網絡信息技術主要是網絡游戲、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等娛樂應用,沒有把信息技術應用到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一些政府部門對公民信息素養的認識也比較膚淺,還沒有上升到關乎社會生產力進步、關乎國家信息實力、關乎國家長遠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的問題。
公民信息素養教育體系建設決定了公民信息素養教育實踐活動效果。美國的公民信息素養教育體系非常完善,無論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都有非常系統的信息素質教育機制,面向社會公民的信息素質教育機制也很健全。在1987年,美國圖書館協會成立了信息素養總統委員會,目的在于推廣公民信息素養教育,對促進公民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1989年,美國信息素養總統委員會發布了關于信息素養的期末報告,明確了信息素養對于信息時代公民的自身發展、企業進步和國家繁榮的作用,以及對于美國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活動的一些建議。在1990年,為了更好地開展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美國成立了專門的組織—國家信息素養論壇。美國國家信息素養論壇聯合教育界、圖書館界、政府和其他的社會組織共同推動著美國公民信息素養教育實踐的發展。1998年3月,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協會在有關美國信息素養委員會的進展報告中,總結了美國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的實踐情況,提出了新的問題和對策。自美國國家信息素養論壇成立以來,公民素養教育在其主導下不斷地發展與進步。合作是美國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的基本理念。公民信息素養涉及文化、經濟、信息技術、法律、道德等諸多方面的因素,與許多的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公民信息素養教育必須涉及這些學科領域,必須有圖書館界和教育界的共同參與。美國的各種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相互聯系,合作發展。總之,美國的公民信息素養教育有著科學性、系統性和組織性,這是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我國的公民信息素養教育還沒有廣泛開展起來,仍缺乏系統性的發展規劃和戰略,只是在中小學教育和大學生教育階段有所涉及,無論是施教者還是受教育者對此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面向社會公眾的信息素養教育幾乎是空白。我國也沒有成立一個專門的組織機構來推廣和實踐公民信息素養教育。對于中小學生和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研究與實踐,分別由教育界和高校圖書館界來完成,并沒有相互合作;面向社會公眾的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責任似乎落在了公共圖書館人的肩上,但責任不明,界限不清,缺乏科學有效的教育機制和社會各界的協調配合。雖然公共圖書館界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多是理論上的探討,在實踐中若隱若現,難見成效。
公民信息素養主要包含著公民信息意識、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公民信息素養教育,就是要圍繞這三個方面內容來開展教育活動。美國的公民信息素養教育體系的內容是不斷發展和豐富的。美國早期的公民信息素養教育重點是培養公民的信息能力。因為信息素養是源于圖書館的文獻檢索課程,強調的是對于信息的檢索、分析、利用與評價能力的養成。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網絡的弊端也漸漸有了明顯的顯示:電腦“黑客”,電腦病毒的傳播,網絡道德對于“傳統道德”的沖擊,網絡知識產權問題和“網癮”的客觀存在等。美國開始關注公民信息道德的教育。為此,美國出臺了相對比較全面的互聯網法規;在1995年美國便開始啟用了技術標準——互聯網內容選擇平臺(PICS),并通過過濾工具如微軟網絡瀏覽器中的“內容顧問”(content advisor)“電腦巡邏隊”(Cyber Patrol)等來規制網絡內容;美國還推出了“家長控制工具”技術,它能過濾90%的色情網頁等[6]。美國開展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養公民的創新精神,使公民能夠以批判性的思維處理事情。這也是公民信息意識教育的目標。所以,公民信息意識教育需要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且是受公民自身條件限制的。
我國的公民信息素養教育主要強調的是對公民信息能力的培養。國家和教育部對于中小學生的計算機課程和大學生的文獻檢索課程都有相應的規定,并要求學校加強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同時,對于社會公眾,國家也有關于計算機等級考試的信息技能教育。但是,由于網絡的弊端,我國還有很多公民不愿運用信息網絡,特別是青少年。根據CNNIC的報告,約25.4%的家長表示已經幫助孩子使用互聯網獲取科普知識,28.9%的被訪家長愿意讓孩子使用網絡科普,但是目前還沒有使用。另外45.7%的被訪家長表示不愿意讓孩子通過互聯網來獲取科普知識[7]。可見,我國公民對于網絡信息技術還沒有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沒有認識到網絡不應該成為青少年成長的限制因素,而應該成為青少年認識社會和世界的工具。公民信息道德教育和信息意識教育仍是我國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的薄弱環節。
公民信息素養標準是衡量公民信息素養教育實踐情況的指標,能夠為公民信息素養教育實踐提供指導,保障公民信息素養教育活動的健康發展。美國針對不同的公民人群制定了不同的信息素養標準。在教育領域,1998年美國學校圖書館協會(AASL)和教育交流技術協會(AECT)出版了《信息力:建立學習的伙伴關系》一書,內容包括從幼兒園到高中學生的信息素養標準;2000年,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制定了包括5項標準、22項執行標準和87項效果指標的高等教育信息素養能力標準[8]。美國還制定了不同學科的信息素養標準,像科學、工程與技術領域的信息素養標準,人類學和社會學科的學生信息素養標準以及心理學信息素養標準等等。美國各個地區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適合地區發展的信息素養標準。我國公民信息素養教育標準研究較晚,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國家層次的規范的信息素養標準。比較有影響力的是《北京地區高等教育信息素質能力指標體系》。我國的信息素養標準主要側重在高等教育領域,并且表現出較強的地域性,缺乏權威的具有普泛指導意義的信息素養教育的評價標準。
只有認識到公民信息素養及其對于公民生存發展的重要性,才能促使公民積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我國應該加大公民對于信息素養的認識,讓公民自己認識到:在信息時代,信息素養的提高,可以幫助公民解決自己在生活和工作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公民自覺參與信息素養教育,自覺培養與提高信息素養。我國要加強公民對信息素養的認識,重點在于加強農民和弱勢群體對信息素養的認識。我國的農民人數約占了總人口的一半以上,農民還有著傳統的文化思想,不愿接受和學習信息技術。少數民族地區的公民受經濟和地理等因素的影響,還沒有機會接受信息素養教育。殘疾人群因為自身的限制,也不能很好地了解和認識信息素養。公民信息素養教育應該從轉變意識開始,首先加強公民對信息素養的認識。我國政府和有關部門有必要研究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的整體規劃,強化信息素養教育的宣傳,努力提高公民對信息素養及信息素養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我國應該明確公共圖書館為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的主體,發揮公共圖書館社會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的功能。在信息時代公共圖書館擔負著社會教育的職能,是公民終身學習的學校。公共圖書館在資源、人才等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是開展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要機構。長期的實踐證明,公共圖書館應該成為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的主體,是公民信息素養教育活動的發動者和實踐者。
我國各級政府、教育部門和其他社會組織也應積極參與公民信息素養教育實踐活動。公共圖書館要與教育機構合作來制定不同公民群體的不同的公民信息素養內容和標準,實現各自在公民信息素養教育中的作用。公共圖書館與其他的組織合作,可以共享信息資源,能夠減少資源的重復建設,節省人力財力,使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產生更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完善的公民信息素養教育體系內容可以使公民信息素養教育實踐有章可循。我國公民信息素養教育的內容體系應該符合我國國情。我國幅員遼闊,農村人口眾多,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在構建我國公民信息素養教育體系時應考慮以上因素,最好是根據不同的公民人群制定不同的信息素養內容,并使這些內容組成一個科學的、實用的信息內容體系。應聯合教育界、圖書館界、政府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學者,充分考慮我國社會發展現實需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實際需要,統籌規劃,科學設計,努力構建符合全社會公民需要的信息素養教育內容體系。
借鑒美國的公民信息素養教育標準,結合我國實際,筆者認為,我國公民信息素養標準應該包括:①建立一個基礎的規范的國家層次的標準。相對于美國公民,我國公民的文化程度和公民信息素養的認識度都比較低,我國民族眾多,經濟發展區域性差距較大。應根據實際制定一個比較基礎的信息素養標準。這個標準應該體現我國大多數公民的信息素養水平。②建立一個多層次的公民信息素養標準。在一個基礎的信息素養標準框架內,再針對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人群制定一個適合各個地區的信息素養標準。③建立一個動態的信息素養標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社會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知識信息日新月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公民信息素養標準也不能一成不變,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完善。
[1]陳燮君.知識經濟時代的圖書館教育職能——信息素養教育[J].圖書館雜志,1998(1):10-14.
[2]徐淑圍.淺談信息素質教育對于國民的重要性[J].科學教育論壇,2005(17):182.
[3]劉昆雄,李慧玲.中美國家信息實力比較[J].圖書情報工作,2004(5):70-72.
[4]PRLOG[EB/OL].[2014-07-30].http://www.prlog.org/18153 31-closing-the-us-skills-gap-is-digital-literacy-enough.html.
[5]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統計報告[EB/OL].[2014-07-30].http://www.cnnic.cn/dtygg/dtgg/201201/2012 0116_23667.html.
[6]禹旭才.美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五育”與“三性”[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1(5):166-171.
[7]2011年中國科普市場現狀及網民科普使用行為研究報告[EB/OL].[2014-07-30].http://www.cnnic.cn/dtygg/dtgg/2011 09/t20110922_2910.html.
[8]吳正荊,孫成江.國外信息素養研究的發展軌跡及主要成果[J].圖書情報工作,2006(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