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楠
(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近年來,有關職業教育的研究和關注日益增多,我國近年來也出臺了不少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文件。與此同時,國內外有關教育中介組織的研究也日漸增多,可大都是高等教育的中介組織研究。本文試圖通過對國外高等教育中介組織的研究,借鑒其先進經驗和做法,引出職業教育中介組織的相關經驗和做法,為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建議和對策。
20世紀90年代以來,伊爾·卡瓦斯從政治學的視角,從政府與學校雙向作用的角度,對中介組織進行界定:一般來說,中介組織可以描述為是一個正式建立起來的團體,它的建立主要是加強政府部門與獨立組織的聯系,以完成一種特殊的公共目的。根據這一定義,教育中介組織既可以代表學校向政府施加壓力,從而影響政府的政策,又可以擔負執行政府決策的責任,幫助學校完成政府下達的任務。它是“教育社會中介組織”的簡稱,一般指參與政府教育決策和各級各類教育運行活動的教育審議會、咨詢會、評議會、考試委員會、資格與證書鑒定會、學校董事會和家長委員會等中介性機構。
教育中介組織在國外被稱為“中介團體”(Intermediary Body)、“緩沖組織”(Buffer Organization)或“減壓閥”,其主要作用是緩解政府、市場和高校的矛盾。伯頓·克拉克早在1983年就從高等教育系統與國家、市場和學術權威整合的角度,論述了介于國家和高校之間的“緩沖組織”的作用。他指出,一個國家的高教系統可以主要由學術權威擔任協調,不管協調得好壞,而不是通過國家官僚的命令或市場型的相互作用。20世紀90年代以來,伊爾·卡瓦斯(EL·Khawas)把中介組織界定為:一般來說,中介組織可以描述為是一個正式建立起來的團體,它的建立主要是加強政府部門和獨立(半獨立)組織的聯系以完成一種特殊的公共目的。
在本文中,我們所說的教育中介組織是顏丙峰、宋曉慧老師所謂的教育中介組織,不指政府機構,不是政府的附屬物,也不是學校的代言人,更不是政府與學校的一個行政管理層次,而是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規,遵循獨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參與學校事務決策和學校管理的社會組織。本文也是主要研究教育中介組織在在美國職業教育發展中的作用和對我國未來職業教育發展的啟示。
美國職業教育是由中等職業教育、高中后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構成,其發展是為了適應美國19世紀中葉以后產業革命的需要,由政府立法支持建立起來的職業教育體制。其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莫雷爾法案》規定建立增地學院,培養農業機械技術人才,到《史密斯——休士法》為第一階段,確立了美國職業教育制度;1963年《職業教育法》奠定美國職業教育制度的基礎以及1984《卡爾D·波金斯職業教育法案》,自此美國職業教育進入迅速發展時期,這為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從1885年的“2061計劃”中對技術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到1990年《卡爾D·波金斯職業教育法案》的修訂標志著美國職業教育發展出現新趨勢。
在美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歷史功績中,除了聯邦政府和州政府以及縣級相關單位的作用之外,教育中介組織的力量不可小覷。它們在協調利益關系、籌資捐助、政策建議咨詢、教師權益維護等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簡述為以下幾個方面:
1.協調聯邦政府、州政府和私立職業學校之間的關系,從政府爭取更多的支持。美國一直都是實行十二年的義務教育,所以說中等職業教育基本由公立學校實施。我們這里所說的協調聯邦政府、州政府和職業學校的關系主要指高中后的職業教育(尤指私立的職業教育),而高中后的職業教育,實施機構最具代表性的是社區學院,其他的當然還有地區職教中心、各級各類職業技術學校等等。這些機構的歸屬、管理以及經費來源都不盡相同。
2.在普教與職教結合方面,教育中介組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985年美國提出的“2061計劃”,是美國促進科學協會聯合美國科學院、聯邦政府等十二個機構啟動的一項面向21世紀致力于科學知識普及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工程。乍一聽,感覺好像與職業教育的發展沒有多大關系,其實在這項改革中,對技術教育的重視是一大亮點,在著重技術教育的同時,又要注意科學知識的普及教育,為此,普教與職教的有機結合被日漸提上日程。在這項計劃中,諸多的教育中介組織都參與到其中,如安德魯梅隆基金會、全國科學技術教育理事會、美國促進科學協會、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等相關組織在評估、咨詢、建議方面都出力不少。
3.教育中介組織具有維護教師合法權益,促進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向職業型、雙師型邁進的功能。教育中介組織還可以開展咨詢、調查研究等活動,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決策和建議。美國專門從事教育研究和咨詢的機構中,影響最大的數創辦于1905年的卡內基教學促進基金會。該基金會不僅致力于促進一般性的教學,還尤其注意促進“教學的職業”,經常針對現實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并采取實際行動促進問題的解決,而且針對研究的問題出版了大量的研究報告,為政府提供了許多的政策建議。如前文提到的全國職業教育資助委員會在美國職業教育的發展上也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在我國適時適量地開啟專業協會模式的試點。專業協會一類的中介組織在美國職業教育發展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雖然政府立法和撥款是保證美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動力,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協會組織向公眾廣泛宣傳職業教育的重要性,組織和引導對職業教育進行深入討論,指明職業教育的方向,形成社會共識和輿論壓力,對職業教育的立法及其資助也就無從談起。因此,這些專業協會是美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推動者和帶頭人。在我國,要首先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然后實行試點實驗。對于職業教育,進行撥款資助和政策上的優惠和引導,并適當監管教育中介組織,辦學交給社會,宣傳、監督、評估、咨詢等一系列活動交給職業教育中介組織去經營管理。
2.在企業與學校之間建立中介組織的橋梁,引導辦學面向社會、面向企業。對于職業學校的課程設置、學生上課、實驗基地建設、教師的雙師技能培訓、畢業生就業等一系列問題,交由中介組織去負責聯系咨詢社會企業去出面管理,就業及教師技能的提升交由由中介組織聯系好的企業去負責,政府主導大方向,引導職業教育良性發展。
3.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即教育政策活動應以最小的代價獲得具有最大化正價值的政策結果,也就是教育政策功能和效益的最大化。我國應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中介組織的同時,注重中介組織的政策建議,并提高政策的有效性。中介組織對于教育決策提供的咨詢是建立在廣泛的實地考察與調研的基礎之上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也有助于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化,所以應當予以重視。
袁貴仁部長在2013年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和艱巨任務。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要著力打通和拓寬各級各類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發展通道,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和中國教育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全面推進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雙證書”制度,培養更多的熟練勞動者、各種技術人才和一大批高素質技術帶頭人。要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緊密對接、深度融合,完善鼓勵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支持組建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集團。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指出了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一切僅憑政府和職業學校去做是很困難的,我們要借鑒美國發展職業教育中介組織的觀念,充分發揮職業教育中介組織的功效和作用,打好發展職業教育的這場硬仗。
[1]顏丙峰,宋曉慧.教育中介組織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7.
[2][美]伯頓·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統——學術組織的跨國研究[M].王承緒,徐輝,殷企平,蔣恒,譯.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156-158.
[3]胡衛.民辦教育的發展與規劃[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161.
[4]郭建,張建黨.美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特點和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29.
[5]呂達,周滿生.當代外國教育改革著名文獻(美國卷·第二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楊鳳英,毛祖桓.美國高等教育中介組織的功能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