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燕
(貴州財經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縱觀我國經濟取得重大成就的三十年,中小企業一直在其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相關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已超過國內企業總數的95%,并創造和提供了50%以上的稅收,75%以上的就業崗位。僅從以上數據可見中小企業與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連的密切關系。但現實狀況卻呈現倒掛之態,一方面中小企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巨大,另一方面卻又在發展中面臨諸多瓶頸問題,尤其是融資難導致進入21世紀后中小企業后勁乏力。有鑒于此,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可謂迫在眉睫。本文以貴州省貴陽市作為典型例證,探討此難解之題。
貴陽是貴州省會城市,地處中國西南一隅,一直以來經濟發展處于全國中游水平。自2012年1月12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國發[2012]2號印發以來,貴陽作為全省的經濟龍頭,實體經濟、金融環境均表現出良好發展勢頭,中小企業也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但籌資難題仍是橫亙于前的攔路虎。因此,就總體而言,經濟發展在全國處于中間地帶但又呈現蓬勃之態的貴陽市中小企業目前狀況以及融資瓶頸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既能體現其發展存在的問題,在變遷中的諸多建議和經驗亦可適用于國內更大范圍的中小企業。
本次調研從貴陽市中小企業目錄中隨機抽樣選取了96家,分屬十二個不同行業。其中制造業占比最大,為61%;其次是商貿、批發、零售類企業,占比16%;再次是交通運輸、倉儲等,占比接近8%;其余建筑業、農林牧漁業、金融業、房地產等占比均不超過5%。
企業從業人數方面,300人以下占據了80%;年營業收入3000萬元以下占比高達70%,只有不到5家企業年銷售收入過億,但其中2000萬至3000萬的占據絕大多數。說明貴陽市中小企業不屬于微型,還是具備一定規模,若能輔以資金的融通支持,應當能迅速成長。
資產總額:調研的96家企業中,2011年年底資產總額在2000萬元(含)以下的占比57.10%,2000萬到5000萬元的占比18.94%,5000萬到1億元的占比13.31%,1億元以上的10.65%。2012年年底2000萬到5000萬元的比例略有下降,為18.07%,2000萬以下的則小幅增長至57.83%,5000萬元以上的基本保持不變??梢娰F陽市大部分中小企業資產總額集中在2000萬元以下,規模較小。
資產負債率:本次調查反映出一半左右(47家)中小企業均在50%以下,50%-75%的占了四成左右,為37家,75%以上的有12家。2012年相較2011年幾乎沒有變化,負債比例低于工業發達省份城市,在全國處于中間略偏下水平。
資金短缺情況及其用途:樣本中,59%的企業存在資金缺口,大部分缺口在300萬以下,資金需求在1000萬以上的只有4家企業。所需資金用途方面,有60家,占62.5%的企業是需擴大生產,購買固定資產、機器設備;維持正常資金需求的有24家,占比25%;其余12家選擇了技術改造和研發,占比12.5%??梢姶蟛糠制髽I資金需求量不大,但需求較為頻繁,基本是為自身發展前景籌措資金。
融資渠道方面,通過自有資金補充的有37家,占比38.54%。此外,雖然超過半數企業認為民間借貸方便快捷,但真正只有8.30%的企業會長期采用民間借貸行為,主要是成本過高,風險過大。超過半數的企業融資首先考量的還是銀行,且超過三成企業只向一家銀行申請過貸款,說明信心不足。能順利獲得貸款的也不足一半,接近七成的企業獲得貸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下,期限也以一年以下的短期貸款為主,72%的企業認為獲得銀行貸款難。拒貸原因方面,無抵押、不符合銀行信貸范圍以及以前從未與銀行發生信貸關系,銀行未能熱情接待并拒貸的占了50%以上,還有22%的企業未明拒貸原因。在是否利用過政府設立的社會擔保機構或是政府政策支持獲得貸款的選項中,80%的企業選擇“否”。以上數據充分說明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單一,獲取貸款較難。
根據本次調研所獲數據分析,中小企業目前融資難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中小企業規模小,創新不足,缺乏對信貸資金的吸引力
貴陽市中小企業無論規模、經營效益或是壽命在全國都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次調研顯示,中小企業本身所處產業層次較低,生產技術和設備較為落后,大部分從事加工制造低端產業鏈的低附加值產品,缺乏創新意識和能力,無力塑造企業自主品牌商譽,營銷網絡窄、層次低。沒有創新性和自身特色的生產和經營難以在眾多同質性的企業中脫穎而出,金融機構無法區分孰優孰劣,自然要收縮信貸。此外,由于規模偏小,基礎薄弱,中小企業經營效益波動性較大,抗風險能力差,平均壽命不超過3年?;谏鲜鎏卣鳎行∑髽I對信貸資金的吸引力便顯得非常差。
2.中小企業管理不規范,未能樹立誠信形象
樣本中大多數中小企業均沿用家族管理模式,經驗不足,制度不規范,未能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甚至有部分企業商譽意識弱,目光短淺,不重視長期利益,惡意欠逃商業銀行債務的現象屢見不鮮,對外形成中小企業誠信缺失的負面形象。此外,大部分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報表粗糙簡單,應付差事,不能有效反映自身資產運營狀況。更有甚者,資產證明和交易合同等弄虛作假以騙取銀行信貸。因此,金融機構無力在諸多中小企業中識別資信良好,具有還款意愿和能力的企業,為降低風險,只好一刀切,采取提高利率、緊縮信貸策略,或干脆拒絕對中小企業提供貸款。
3.中小企業缺乏抵押資產,獲取貸款難度大
本次調研樣本企業獲取銀行貸款方式中,只有13%是通過產權清晰的資產抵押獲得的,而超過六成企業只能依靠信用貸款或是第三方擔保貸款。而目前大部分商業銀行為控制信貸風險,通常要求融資企業提供產權明晰的抵押,如商品房、廠房、固定資產等。但我國中小型企業普遍缺乏此類可抵押資產,導致貸款條件無法滿足。甚至就算抵押擔保,部分商業銀行也只提供給信用等級較高的少數中小企業,無疑提高了貸款門檻。
1.法律法規及政府相關政策扶持不完善、不到位
雖然《中小企業促進法》早已頒布并實施,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支持,但其規定過于籠統,進一步配套細化的法規、政策和條例還未出臺,難以有效發揮作用。而且在融資支持方面,該法與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如《商業銀行法》尚缺乏有效的協調和溝通,導致該法中的一些優惠政策與措施無法實現,甚至導致中小企業出現“非國民待遇”,無論國有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均在金融資源競爭中輕松凌駕于中小企業之上,使其面臨不公平的生存環境。此外,雖然舉國上下乃至貴陽市,越來越意識到中小企業的重要作用并積極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但在實施中要么覆蓋面過窄,要么政策與措施并未完全得到落實,“水中花”“鏡中月”,大多數中小企業未能受益。
2.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信用體系不完善
就貴陽市以至全國平均水平而言,中小企業信用體系仍不完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中小企業征信系統及信用評價制度不成熟。雖然各家商業銀行均推行了自身的中小企業征信制度,但這種各自為戰的資信調查體系不夠深入和完善,也未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專業性和技術性均有一定欠缺,導致其結果缺乏規范性和權威性??梢哉f,這種只鱗片爪的中小企業資信調查是主觀和片面的。此外,諸如貴陽市政府也實施了相應的征信及信用評級制度,但同樣存在上述問題,且沒有將其在更高層次上納入政府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系統工程,評級機構及體系影響力不夠,無法得到省內外金融機構的廣泛認可。
(2)服務于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難以滿足需要。尤其是中西部省份,政府或者未建立由其全額出資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或者僅在籌建之初給予一次性資金支持,沒有后續的資金注入或補償機制。而民營擔保機構通常規模較小,資金來源渠道窄,抗風險能力弱,自身信譽不高,也未能與協作銀行建立風險共擔機制,需獨自承擔貸款風險,因此只能選擇性擔保,覆蓋面非常小,嚴重影響中小企業融資。此外,有關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信用擔保機構的規范發展。本次調研中,貴陽市中小企業通過擔保而獲得貸款的比率不到三成。
3.傳統金融機構貸款機制的影響
迄今為止,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金融市場中仍占據壟斷地位,超過80%的金融資源掌握在其手中。在現行嚴格的風險防范和責任追究機制背景下,規模小、風險高、誠信度低、信息不對稱的中小企業自然在融資獲取上遭受排斥,難以匹敵放貸成本相對較低的大企業。貴陽市大部分國有商業銀行均表示征信成本過高,而中小企業違約成本較低,存在道德風險,因此寧愿犧牲市場,也要保證風險可控,可見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積極性明顯不高。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長久的融資實踐中,幾乎已形成了上述導向。在地方性中小銀行由于設立限制多、建設緩慢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和生存空間堪憂。
4.資本市場發展尚未完善,融資渠道單一
雖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已經陸續建立了主板市場、二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但中小企業中相當比例是個人獨資或合伙制企業,無法在資本市場上進行直接融資。就算是公司制,主板市場定位太高,二板和創業板啟動較晚、規模小,定位不清,限制過嚴,對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而言,僅僅是杯水車薪。大部分中小企業仍只能依賴銀行信貸或民間借貸來滿足融資需求,比如貴陽市絕大部分中小企業按目前條件無緣二板或是創業板市場。再加上我國債券市場建設一直較為滯后,發行債券融資也有路無門。此外,能作為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有效補充的風險資本在我國起步晚,規模小,制度不規范,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最后,專門服務于中小企業的地方性小銀行、貸款公司、投資公司在國內才初露苗頭,而票據市場、應收賬款及融資租賃等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融工具也尚不夠發達,融資渠道過于單一。
1.積極引進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產權制度
諸如貴陽市中小企業,往往由于人才素質不高,無力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經營決策隨意性大。因此,應積極探索人才引進之道,借助高層次管理人才之力,構建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厘清產權關系。努力提高企業產品或服務的知名度,鍛造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的能力,取信銀行和資本市場,獲得發展所需資金。
2.樹立誠信意識,提高透明度
本次調查顯示,信息不對稱是銀行拒貸的一個關鍵原因。因此,中小企業應積極樹立信用意識,加強財務管理,提高會計工作質量,誠信經營,誠信借貸,并積極配合相關金融機構提供完整的、真實的、及時的高質量信息,提高信用等級,杜絕道德風險發生,打消融資機構顧慮。
有關中小企業融資法律法規方面,美國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積累,通過《小企業法》《小企業投資公司法》《機會均等法》《公平信貸機會法》《小企業股權投資促進法》、《信貸擔保法案》等,從機會公平均等、政府注資、信用擔保、股權融資、風險分攤等各個方面形成了完備的法律體系,不斷優化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提供多元融資渠道,促進了美國中小企業的極大發展。因此,我國完全可借鑒其成熟經驗,在已頒布的《中小企業促進法》《合伙企業法》《鄉鎮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等基礎上,從應與其配套的公平待遇、信貸優惠、信用擔保、風險投資、民間借貸等方面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的權利義務及融資范圍、渠道及方式,保障其公平均等的地位和利益。此外,地方政府也需結合本地特點出臺差別化法規、政策體系,不缺位,也不越位,明確中小企業在地方經濟中的地位,促進其健康發展。
1953年美國設立了聯邦小企業管理局(SBA),主要履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職責。既向中小企業直接發放貸款,也通過與全國近萬家貸款機構的合作,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此外,SBA還專門設立了小企業投資公司計劃,為高科技企業提供風險投資和貸款擔保。SBA對中小企業的保護和扶持,再加上美國國內競爭充分的成熟金融機構的配合,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最優質的融資服務體系,成就了全世界最發達的中小企業群體。與之相比,我國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過于單一,且貸款門檻設置較高,使其欲貸無門,所以構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已迫不及待。首先,應加快改革中小企業行政管理機構的職能,培養為中小企業提供經濟、金融服務而非行政管理的意識,研究發布相關扶持發展的政策方針,涉及金融支持、信用擔保、風險資本等方面,疏通協調企業、金融機構、政府三家關系,統籌兼顧,建立專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融資平臺;其次,通過法律法規明確中小企業在金融市場上的平等地位,貫徹公平待遇原則,打破國有銀行的歧視,推動其降低貸款門檻,簡化手續,并針對中小企業開發金融產品;再次,積極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及信用評價制度。政府應引導健全信用擔保制度,為擔保機構提供政策服務和資金支持,鼓勵成立多種所有制、多種形式的擔保機構,形成全國、省、市、縣縱向立體擔保體系,并出臺政策措施激勵民間擔保機構聯合做強。如貴陽市成立的融資性擔保行業協會,整合近百家擔保機構,共享資源,抱團增強實力。同時還應完善擔保機構信用資質認定和評級制度,更好地服務于不同類型的中小企業。此外,政府可考慮建立再擔保體系,雙重擔保能更徹底地消除融資疑慮,解決融資難題。另一方面,應加快建立和細化中小企業信用評級制度,引入與國際接軌的適用性好的信用評級指標體系。除財務指標外,應重視非財務指標的構建,并建立共享信用數據庫,樹立評級的公正和權威性,使金融機構能鑒別信用好的企業,避免逆向選擇的發生。最后,應積極探索建立符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如貴陽市應在成立貴州銀行的基礎上再接再厲,繼續引導鼓勵發展民間金融機構。此舉不但能作為大銀行的補充,也能規范民間借貸行為,引導民間資本流入,優化資源配給,靈活快速地服務于中小企業。
首先,應進一步針對當前證券市場進行改革,合理降低中小企業的上市條件和成本,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上市。如貴陽市應積極完善推動上市的工作機制,培育上市后備資源,擴大扶持范圍,出臺配套激勵政策,努力推進中小企業上市。還應發展專門為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服務的二板市場,為更多的中小企業IPO提供平臺。要考慮設立區域性的中小資本市場,尤其地處我國中西部的省份城市,增強靈活性,作為中小企業尤其是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創業初期融資平臺,以構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其次,應加快風險投資體系建設,完善風險資本進入和退出機制,拓寬風險投資資金來源,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地方政府可發起設立風險投資基金,鼓勵成立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健全風投中介機構,為投資人、投資公司提供專業服務。最后,應推進全國及地方多層次債券市場的建設,鼓勵中小企業發行債券。并積極推進各方開發適合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及配套服務,如集合票據融資、供應鏈融資、互助擔保融資等方式,更好地構建多元融資模式。
[1]巫文勇等.江西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政策支持[J].求實,2013(2).
[2]葉學平.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分析及解決措施[J].武漢金融,2012(10).
[3]李柏軍.美國中小企業多元融資模式及其啟示[J].理論探討,2012(3).
[4](美)M·馬爾霍特拉等.擴展融資渠道——適合微型及中小型企業的范例及政策[M].錢嬋娟,譯.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5]Bergen A N,Udell C F.The economie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19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