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婷,黃 勇,徐 安
(景德鎮陶瓷學院,江西 景德鎮 333403)
文化與科技融合視角下的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邱 婷,黃 勇,徐 安
(景德鎮陶瓷學院,江西 景德鎮 333403)
文化與科技的融合促進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作為特色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基地,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具有很大發展潛力。分析了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內涵和作用機理,闡釋了文化與科技融合與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具有相互促進作用。基于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視角,探討了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面臨的技術水平落后、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不完善和人才缺失等問題,提出了促進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相應對策。
文化;科技;融合;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對策
在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背景下,資源約束和經濟增長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積極探尋如何突破發展瓶頸,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大的價值。越來越多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實踐證明,文化與科技的結合不僅能推動傳統產業實現升級,還能極大地提升產業的競爭力。因而,英、美、日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紛紛采取措施推動和保障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
在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陶瓷不但具有較強的經濟屬性,也成為景德鎮城市的名片。近年來,景德鎮市將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列入重點推動項目,迫切需要整合文化與科技資源,探索新的運作模式和實踐,使景德鎮市經濟煥發新的生機。
美、日、英等國的學者對科技與文化互動關系進行研究,并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各學者研究的主要觀點可概括為以下三方面:一是包含等同論,認為科技是一種文化,文化本質上是一種科技;二是分離對立論,以傳統技術壟斷論為代表,認為文化與科技是相互分離和相互對立的,但該思想受到多數學者的批判;三是融合互動論,文化與科技是互聯互動、交織融合、相互促進的,可以融合并實現一體化,但兩者的競爭和沖突作為融合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存在。第三種觀點被當代大多數學者所接受,事實上也更符合當今文化和科技發展的實際情況。
1.1 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內涵
國內已有部分學者探討與分析了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內涵。姜念云(2012)提出,文化與科技融合是根據兩者不同應用領域的需求與特征,有效地集成創新要素,并開展相關目標產品的研發與創新活動,從而使文化的先進理念和優秀文化傳統得到更為有效的傳播、承載形式,更好地滿足大眾多樣化的物質文化需求[1]。余菲菲等(2013)基于協同視角認為,文化與科技融合是指為了促進區域乃至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升文化企業或者科技型企業新產品的新穎性和競爭價值,而使文化與技術在產業層面、企業層面與資源層面充分整合、協調與相互促進,從而形成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序結構[2]。尹宏等(2013)基于文化產業的價值鏈整合視角認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實質是一種技術誘發的產業創新模式,核心是價值的創造與分配,引致產業內部和產業之間建立新的分工與協作關系:一方面,在產業內部,通過引入新技術,延長了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價值鏈,實現了對原有價值鏈的重構,最終實現了價值的增值和重新分配。另一方面,新技術的運用形成產業之間新的價值聯系,并形成產業之間的相互關聯和相互滲透的網狀結構的價值鏈形態。因此文化與科技融合實質是技術創新導致的以價值增值為核心內容的產業內部和產業之間的價值鏈重構[3]。
上述學者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內涵,本文認為,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本質上是以科技為先導,以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營銷創新、產業分工與合作創新等為主要內容的產業融合過程,融合的核心是價值鏈重構,融合廣泛發生在產業、市場、企業和生產要素等領域。
1.2 文化與科技融合的作用機理
文化與科技的融合,逐漸成為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文化與科技是該融合系統內的主體要素,融合系統的作用過程也就是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交織互動過程。下面從兩者的互動分析文化與科技融合的作用機理。
第一,文化不斷應用于科技中為科技創新提供了豐富的創意??茖W技術本來就是人類精神生產的成果,文化的發展與進步,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基礎。傳統文化哲學和宗教傳統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起著長期而深遠的影響。
第二,科技創新是文化創新的助推器。科技進步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萍嫉陌l展,尤其是通信與網絡技術的發展,為不同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不同的文化在平臺中相互碰撞相互融合??萍嫉陌l展同時也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豐富了文化的表現形式、創新了文化傳播媒介。
從文化與科技融合的作用機理可以看出,文化與科技融合能夠激發兩者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實現文化與科技創新的更好更快發展。
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是對陶瓷文化資源的全方位開發利用,具有產銷對接、虛擬運營、創意主導等諸多特點。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生產過程,就是通過對陶瓷文化資源等進行一系列文化內容的加工和創意過程,生產出陶瓷文化產品和服務,實現價值增值。作為一種高附加值的柔性產業,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同時兼具陶瓷文化屬性與科技創新特征的產業屬性。首先,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是陶瓷文化與技術相互交融、集成創新的產物,從設計制作到推廣,陶瓷文化是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靈魂;其次,陶瓷文化創意產業融合了傳統陶瓷制作工藝和現代制瓷技術,既有傳統的傳承也有技術的革新,新興技術的研發和引進也成為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關鍵要素之一。
2.1 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有利于提升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
文化與科技融合對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資源整合方向、規模與速度等方面發生重要影響,提升了產業結構。在產業、市場、企業和生產要素等領域實現文化與科技融合,有利于推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在生產方式、產業結構和產業形態等方面的變革,實現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鏈重構和價值增值,提升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隨著經濟的發展,行業競爭逐漸加劇,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關鍵是提升產業競爭力。而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有利于陶瓷文化創意企業生產出高附加值,低成本的產品,有利于延長陶瓷文化創意產品的生命,有利于增強市場的競爭力,從而推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2 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推動了文化與科技的融合
首先,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為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提供了平臺。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高附加值主要來源于科技與文化的附加值,陶瓷文化創意產品價值中科技和文化附加值比例明顯高于普通產品。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在這里可以說是完全具有用武之地,能夠充分實現它們的戰略價值。其次,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會進一步推動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創新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方式,加快文化與科技的深入融合速度,如加大科技對文化發展的支撐和文化對于科技創新的帶動。
目前,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在全國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和較強的競爭力,已經形成比較豐富的產業形態,陶瓷文化旅游業、陶瓷會展業、陶瓷藝術品拍賣業、陶瓷技藝培訓業等產業形態爭奇斗艷。可以說,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使景德鎮傳統陶瓷業煥發新的生命力。但陶瓷文化創意產業也面臨一些發展困境,使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基礎勢衰的態勢凸顯。
3.1 科技創新能力不足
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健康發展、企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提升需要現代經濟體系、高新技術及關聯產業的緊密配合、滲透互動。景德鎮作為傳統手工業城市,經濟水平和工業化水平較低、城市化發展滯后。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意整體水平較低凸顯著產業發展的劣勢。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技術水平落后和科技創新能力不足表現如下:一是藝術陶瓷存在固守傳統,創新缺乏的問題;二是手工制瓷業以小作坊為主,陶瓷產業技術卻依舊相對落后。小作坊是一種落后的產業組織形式,它的小規模和分散性導致陶瓷企業創新能力弱,不利于景德鎮文化創意產業規?;l展,制約了景德鎮陶瓷產業的發展;三是陶瓷企業也普遍存在觀念封閉落后、創新能力較弱等問題;四是忽視文化對陶瓷產業的重要性,一味的迎合市場,產品模仿跟風問題嚴重,沒有發揮文化的豐富性多樣性對產品創新的作用。
3.2 瓷業原材料資源面臨枯竭
2008年公布的國家資源型枯竭城市名單,景德鎮榜上有名。瓷業原材料資源的枯竭制約了景德鎮陶瓷業生產資源的自給能力,提高了陶瓷生產成本。目前景德鎮遍布全市的大小作坊,大多以粗制濫造為主,跟風模仿生產低附加值的產品,這種低端仿制、低價傾銷的不可持續的方式在浪費資源的同時也制約了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景德鎮瓷業迫切需要轉變生產方式,需要科技創新和文化內涵來豐富陶瓷文化創意產品形式并提升產品附加值。
3.3 文化人才的缺失及人才結構的失衡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面臨著文化人才缺失及人才結構失衡的難題。景德鎮號稱“大師云集”,大師們是景德鎮陶瓷文化傳承和區域品牌的重要代表,但他們多局限于個體創作,個人利益與城市發展之間的矛盾較突出,加上各陶瓷企業對文化人才的挖掘和組織不充分,嚴重制約了文化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此外,各陶瓷企業的優秀管理人才和科技創新人才不足,缺乏既有豐富創意或撲捉創意并能將其轉化為商品價值的復合型人才。同時,受江西及景德鎮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人才待遇水平較低,外加缺乏科學的人才觀念,人才外流狀況突出。
3.4 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不完善
由于市場建設滯后,市場競爭混亂,陶瓷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十分脆弱。景德鎮近年來致力于原產地保護工作,“景德鎮瓷器”于1999年注冊原產地證明商標,2005年獲得原產地域產品保護,“景德鎮瓷器”被其它產瓷區仿冒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總體上景德鎮陶瓷行業內部仍然處于低端仿制、低價傾銷的無序競爭狀態。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不法份子利用信息不對稱來迷惑消費者,模仿景德鎮陶瓷名人名作,損害創意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危害市場秩序。這也導致“景德鎮瓷器”的無形價值不斷下降,極大地制約了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除上述因素外,還有諸如融資的困境、產業內“龍頭”型企業的缺乏及企業機制不夠完善等等諸多因素,制約著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健康發展。
4.1 陶瓷文化與科技相結合建立工業園區,實現工業化集群生產
集群式協作能夠加強景德鎮陶瓷企業彼此之間的聯系,使小作坊徹底改變發展理念,革新生產觀念和轉變生產方式,從質的方面提高文化創意能力。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要加強各陶瓷企業之間的合作,打造具有文化性、技術性的規?;?、產業鏈條化的產業體系,需要建立陶瓷產業工業園區和創意產業街區,謀求集群式發展,整合城市規劃資源,打破產業彼此之間的界限,優化產業結構。
4.2 加大文化與科技事業的投入促進陶瓷文化與科技的融合
科技與文化歷來如影隨形,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重大進步,都會給文化發展帶來革命性變化,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只有與文化及科技緊密融合,才能成為知識含量高、經濟效益高、成長性高的新興文化業態。政府和企業應該加大對文化與科技事業的投入,將更多的資源投入科技研發,舉辦各種陶瓷文化科技創新大賽,加強陶瓷文化技術的研發。在文化與科技發展的基礎上,促進陶瓷文化與科技在產業、市場、企業和生產要素等領域的融合,推動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4.3 建立健全的人才培養和管理機制
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不僅需要文化人才和科技人才,還需要兼具文化與科技素養的綜合性人才。首先,要做好人才挖掘和培養工作。不僅做好專門人才的培養,還要立足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實,培養兼具文化與科學素養、管理水平高的復合型人才。同時,鼓勵陶瓷文化產業主體與景德鎮陶瓷學院等高等院校和研發機構共建人才培育基地,建立人才的長效培育機制。其次,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勵措施,使得人才價值得到充分肯定,激勵人才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并留住人才。要充分發揮“文化名家”工程和“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的重要作用,建設文化科技人才培育的激勵機制,做好人才的培育和蓄積工作。最后,做好藝術家及民間藝人的技藝傳承和發揚工作。科技創新既表現為科研創造的全新技術,也表現為傳統基礎上的傳承創新,我們可以在老一輩傳承的傳統工藝基礎上,進行創新改造。老一輩的藝術家和民間藝人,經歷歲月的沉淀,文化素養高,作品文化印記鮮明,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力量。
4.4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建設
陶瓷文化創意產品的高附加值主要源自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這種高附加值導致大量的仿冒等侵權行為產生,侵權行為侵蝕了陶瓷文化創意產品高附加值特性,損害了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建設對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尤為重要。對文化創意產品原創性的承認和保護,本質上是尊重和承認個人創造力的價值,可以激勵和保護創造性并激發創造力。政府要制定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和制度,構建完善的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強知識產權宣傳和教育,增強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發揮行業中介組織的溝通和引導作用,做好個人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
4.5 保護和利用陶瓷文化遺產
豐富的陶瓷文化遺產是景德鎮市的寶貴財富,為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堅實的文化基礎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在陶瓷原材料資源漸趨枯竭的趨勢下,充分挖掘和利用陶瓷文化遺產顯得尤為重要。應全面梳理景德鎮陶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革新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保護好景德鎮現有名勝古跡,做好古碼頭、古窯址、古作坊等名勝古跡的發掘與保護工作,重新包裝明清風格的里弄民居、商埠瓷坊等,充分利用科技保護好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
[1] 姜念云.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內涵、意義與目標[N].中國文化報, 2012-02-14:003.
[2] 余菲菲,張穎,李宗澤.協同視角下文化與技術融合機制研究[J].科技進步與決策, 2013(05):5-9.
[3] 尹宏,姚毅,王偉.文化產業發展路徑探析—基于文化和科技融合視域下[J]. 當代經濟, 2013(13):11-14.
[4] 陳金圣.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戰略[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1(02):48-49.
[5] 計鎮華,陳相明.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1(04):116-119.
[6] Brennan-Horley,Gibson. Where is creativity in the city: Integrating qualitative and GIS method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2009(41):2595-2614.
[7] Gibson. Employment and Socio-spatial Relations in Australia’s Cultural Economy[J].Australian Geographer,2002(33):173-188.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Jingdezhen Ceramic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us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Qiu Ting, Huang Yong, Xu An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xi, China)
The fus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s an important base for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Jingdezhen ceramic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has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cance of the fus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elucidates the interaction of the fus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ceramic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Jingdezhen ceramic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such as backward technology, lack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the lack of talents etc.,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Jingdezhen ceramic creative culture industry.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sion; Ceramic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ountermeasures
TQ174.74
A
1000-2278(2014)01-0109-04
2013-09-30。
2013-10-05。
本文系2011年國家文化創新工程重點項目“科學與藝術創新提升陶瓷產品文化創意價值的研究”成果。
邱 婷(1977-),女,博士,副教授。
Received date:2013-09-30. Revised date:2013-10-05.
Correspondent author:QIU Ting(1977-),female,Ph,D.,Aaaociate professor.
E-mail:qiuting073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