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玲
煤炭貿易企業向綜合商社轉型發展的實踐探索
張曉玲
面對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市場整體疲軟的嚴峻形勢,煤炭貿易企業需要進一步創新發展模式,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文章就煤炭貿易企業山焦國貿不斷強化戰術運籌和戰略執行,通過“三步走”實現綜合商社發展戰略的實踐探索進行了闡述。
煤炭 綜合商社 轉型發展
綜合商社產生于19世紀70年代的日本,是以貿易為主導,集貿易、金融、信息、開發、組織、協調和系統化服務等多項功能于一體,從事綜合化經營與跨國型經營的一種商貿企業集團。其具有經營商品綜合性、貿易行為多樣性、職能多重性、活動范圍全球性、產業資本與銀行資本融合性等五大基本特征。
(一)現實基礎
山西焦煤集團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山焦國貿),是我國最大的煉焦精煤企業山西焦煤集團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自2005年創立以來,堅持深化創新不停步,堅持物貿主業不動搖,堅持提高素質不松懈,業務持續穩定發展,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市場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品牌形象顯著提升。同時建立了覆蓋全國和全球多個國家、地區的強大營銷網絡,并利用自身及山西焦煤集團的技術、產品、服務和大規模采購與銷售的優勢,與客戶建立了長期、廣泛的經貿合作關系及戰略伙伴關系。由此可見,山焦國貿已經具備了綜合商社的某些功能優勢,這是發展綜合商社的重要基礎。
(二)重要意義
1.發展綜合商社是山焦國貿實現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目前公司發展的產業分隔、行業界限還比較明顯,企業經營形式較單一,經營品種局限,尚未形成較成熟的多元化發展態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司的發展。面對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市場整體疲軟的嚴峻形勢,公司需要進一步創新發展模式,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綜合商社主要集聚市場、信息、人才和組織等高端戰略資源,對實體資源要求較少,非常符合貿易企業發展要求。
2.發展綜合商社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客觀需要。綜合商社依托戰略聯盟,實施高度組織化經營,充分放大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耦合效應,有利于企業通過實施“強強聯手”、“分工合作”等形式,全面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山焦國貿領會和把握“綜合商社”發展內涵和根本要求,以打造“山西省內實力最大、國內一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商社”為目標,通過“三步走”發展戰略,率先發展省內業務,開拓創新省外市場、勇敢試水國際環境,初步構建起了綜合商社發展模式。
(一)第一步,以省內煤焦鋼礦為支撐,積聚實力
公司首先以省內市場為主要著眼點,以煤炭貿易為主業,以焦炭、鋼材、礦產為輔業,主要通過“三新”工作舉措,分別從適應市場、貿易拓展、質量提升三方面出發,增強自身實力。
“一新”:適應市場有新思路。首先是“五個關注”和“六個看準”。五個關注是:關注所供電廠、鋼廠、焦化廠用戶的運行及市場情況;關注港口存煤及交易情況;關注客戶的貨款支付情況;關注客戶的質量要求變化;關注煤炭企業庫存和社會庫存的變化?!傲鶄€看準”是:看準形勢,不怕不狂;看準庫存,漲跌有度;看準客戶,做大方陣;看準形象,樹立品牌;看準欠款,防范風險;看準效益,盤活資金。其次是圍繞“以大客戶為中心”的營銷理念,著力抓好客戶群的細化分類和信息資料庫建設,并在煤炭、焦炭資源配置方面優先考慮戰略核心層用戶和重點用戶,及時挖掘潛在用戶;對戰略核心層供應商和重點供應商在貨款結算上給予適當傾斜。
“二新”:貿易拓展有新模式。一是根據市場情況適時調整貿易合作和拓展模式,改變貿易結構。充分利用公司多年與上下游企業形成的穩固貿易鏈,打通產業鏈,謀求并穩定“商權”(所謂的“商權”,包括長期的市場渠道、供應鏈和融資渠道等)。二是適時介入新的領域,擴大貿易、投資的經營面。在集團公司的指導下,緊緊抓住山西省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這一大平臺、大載體、大機遇,以及山西焦煤集團公司向農業、肉食產業、日化產業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發揮自身資源、渠道和市場的優勢,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廣開融資渠道,加快控股參股、銷售渠道整合等多種方式;不但關注上下游關聯企業如電力、鋼鐵和化工,同時還注意到城市現代服務企業,從而推動公司貿易實體化,實現產業升級,盡快走上內涵式、規?;?、集約化、可持續發展道路。
“三新”:質量提升有新發展。一是以利潤為核心,從不斷提高運營質量和經營效益的目標出發,按照“保規模、爭利潤、促回款、穩增長”的經營工作思路,堅持長遠發展和近期任務指標完成兼顧的原則;堅持科學運作,每一筆投入都要求有相應收獲的原則,科學測算貿易利潤率,提高主營業務利潤率水平。二是以成本為重點,提升管理,降本增效。進一步落實“成本領先、苦練內功”的工作舉措,認真貫徹“緊縮一切開支、杜絕一切浪費、堵塞一切漏洞、挖掘一切潛力”總體要求,實施財務行為和業務行為兩手抓,認真梳理貿易鏈各作業環節的成本發生動因,把戰略成本管理理念轉化為業務行為,實現全年成本費用總額同口徑比上年降低3%。三是以采購為抓手,緊密關注外部市場變化態勢,進一步強化統一管控力度,通過優化物資采購流程,有效降低庫存,加快采購資金周轉速率,發揮鋼廠戰略合作優勢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采購成本,全年物資采購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3%以上。
(二)第二步,以省外大型企業為杠桿,厚積薄發
公司在這一階段,主要是通過“三個加強”,突出貿易多元化特征,做大國內市場,做強自身實力。
1.在加強資源保障方面。公司一是通過完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資源保障體系,由市場團隊直接面向市場、面向用戶,收集和分析用戶需求,結合自身行業積累,并加快鎖定山西省“5+2”資源整合主體以外的地方煤礦資源以及陜西、內蒙、寧夏煤炭資源,快速找到營銷服務方案,納入大集團銷售平臺,滿足煤焦市場的多元需求。并從中發掘出客戶的潛在需求,創造出新的市場機會。這種市場導向的營銷模式,結合專業化分工的協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對客戶需求和市場趨勢的理解和響應速度,在給客戶不斷創造價值的同時,也使得企業在煤焦領域中的綜合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帶給公司持續的收益。
二是進一步增強公司在鋼材、礦石、化工產品以及其他大宗原材料資源的保障能力。通過縱向一體化增加市場份額,提高市場集中度水平;通過橫向一體化,快速獲得互補性的資源和能力,直接提高市場集中度和占有率、控制率,拓展發展空間和領域。通過深化與大型企業的戰略合作,逐步構建前向延伸至省內及周邊戰略煤炭、焦炭生產企業,后向延伸至戰略鋼廠、電廠、焦化廠大客戶,中間聯接鐵路站點和公路物流,構建公司穩定的前端貨源基地群、中端通道服務群和終端市場客戶群,實現差異化競爭,逐步形成“物貿統一、銜接有序、客戶穩定、模式創新”全覆蓋、寬領域的“國貿特色”物流貿易平臺,使公司發展在結構層次、規模和效益上更有持續的競爭力。
2.在加強市場開拓方面。公司一方面利用山西焦煤集團的大平臺,采用“滾雪球”戰略,與銷售總公司、公路物流公司緊密配合,在集團公司的指導下,適時介入鄰近的新市場領域,精耕細作,擴大貿易、投資的經營面,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在保證資源供應充足,有效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同時,穩步鞏固并開拓多元市場。另一方面,公司充分重視自主開拓,采用“采蘑菇”拓展戰略,選擇和占領對企業最有吸引力的各類目標市場。公司敏銳察覺到2011年國務院批準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帶來的商業機會,結合舟山群島發展基礎良好、戰略地位突出,以及要打造面向環太平洋經濟圈的橋頭堡戰略,瞄準港口能源、航運等相關經濟領域,成立了“晉浙能源”和“晉浙船務”兩個子公司,密切關注政府政策導向,加快發展,不斷創新,開展了融資、港運、倉儲等一系列相關業務,成為山焦國貿又好又快發展的中堅力量。此外,公司還積極加大對其他領域的貿易探索,比如嘗試手機等電子產品、紡織品、汽車產品等相關貿易。
3.在加強職能延伸方面。除了貿易的基本功能之外,公司一是重視服務職能,將全方位的大服務理念滲透到每個員工、每個供應商和每個用戶的思想中。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建立貿易服務“一盤棋”的思想,樹立全員全過程服務的理念,通過對員工管理知識、業務能力及服務技巧的培養,提高為供應商和用戶做服務、辦實事的能力。并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質量考核機制和激勵懲戒機制,明確考核標準,做到賞罰分明,采取多種手段和形式對服務結果進行考核、分析和測評,全面調動員工的服務積極性。不斷強化服務手段,進一步強化“供應商服務手冊”和“用戶服務手冊”制度,使業務人員對供應商、用戶進行一對一個性化的主動服務、靠前服務、貼心服務,做到戶戶有人管,事事有人盯,并發揮好駐外辦事機構的作用,近距離做好對重點合作伙伴的服務工作,以服務促管理、以服務促質量、以服務促效益,用優質服務抵抗市場的波動,將為客戶的服務涵蓋到工作全過程,做到在工作效果上,“由讓客戶滿意提升為讓客戶感動,再提升為讓客戶感激”。
二是重視信息咨詢職能。綜合商社多種多樣的業務類型之中,處于核心地位的就是信息咨詢。這些信息涉及領域廣闊,為綜合商社提供了厚實的智庫土壤,可以說綜合商社所有的貿易、投資機會都建立在強大的信息咨詢基礎之上。山焦國貿在綜合商社的構建過程中,也充分認識到信息的重要性,其成立的經濟運行中心,主要就是負責企業內部的運行監管、信息發布、數據統計分析,并負責外部信息的搜集調研、加工處理、傳遞及戰略研究,為公司開展金融、物流、咨詢、營銷等功能提供保障。
(三)第三步,以國際各類市場為平臺,開拓創新
山焦國貿充分重視國際市場上的廣闊商業機會,進口、出口兩手抓,勇于探索國際貿易。
在出口業務方面,首先是介入國際領先科技。公司著眼于各國相關產業尖端技術和設備,開展相關進出口貿易,并積極準備技術轉讓代理人的相關資格。其次是結盟各行業實力強大供應商,結成中長期戰略合作伙伴,以穩定原料、貨源和價格,掌控原材料成本價格體系,在出口市場中爭取一席之地。
在進口業務方面,公司一是關注為大鋼廠代理礦石進口的業務。比如積極探索通過倫敦金屬交易所等國際金屬、礦石相關領域期貨市場,主動調研巴西、印度鐵礦石、印尼鎳礦價格體系,積極籌備礦石進口業務。二是嘗試代理優質低價進口煤的銷售。2008年國家將所有煤炭進口關稅的稅率下調為零,低價進口煤隨即大量涌入中國市場。山焦國貿緊盯進口煤的低價優勢和港口庫存高企的壓力,積極尋求優質煤的代理,從困境中尋找機會,從絕望中尋找希望。
山焦國貿不斷強化戰術運籌和戰略執行,通過“三步走”綜合商社發展戰略,已經初步具備綜合商社的一些特征。
一是經營范圍更加廣泛。近年,山焦國貿多次變更擴張經營范圍,包括自主申請的一般經營項目和許可經營項目。其經營品種從煤炭、焦炭,擴展到危險化學品,再到汽車、日用百貨、針紡織品、手機等電子產品。
二是貿易形式更加多樣。目前山焦國貿雖然仍以國內商品貿易為主要貿易形式,但已通過國際展會、網絡平臺等進行了國際進出口業務的探索,將貿易形式從單純的國內商品貿易擴展到國際先進機械設備、礦產品等的進出口貿易;從商品貿易擴展到技術貿易。
三是承擔職能更加多樣。除了一般的貿易、運輸職能,山焦國貿還積極嘗試發展技術服務、市場信息咨詢、短期融資投資職能。對于技術服務職能,山焦國貿的下屬分公司已經開展關于為銷售設備提供配套安裝、調試、保養等服務。對于市場信息咨詢,山焦國貿通過集合、培養法律、財務、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質人才,已在公司內部通過經濟運行中心,為各業務公司提供關于合同簽訂、合同履行、資金回收、項目開拓等方面的信息咨詢職能。對于短期融資,山焦國貿已開始嘗試為子公司和分公司提供有償貸款。
四是活動范圍更加擴大。山焦國貿通過前端整合資源聯盟、中間建立物流網絡、后端完善分銷結構,不斷拓展與客戶的潛在業務,公司在深耕省內市場的同時,經營觸角已延伸到東北、華北、華中等區域市場,并逐步開發西北、西南等國內市場,以及東南亞、歐美等國際市場。形成了覆蓋山西、輻射華中,聯通全國的分銷網絡,成為了山西一流的現代貿易流通企業,國內知名的煤焦貿易企業。
(一)經濟效益
山焦國貿通過建立并實施綜合商社發展模式,提高了企業在價值鏈的關鍵環節上的核心競爭力,形成和鞏固了企業的競爭優勢,提高了企業的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順利實現了戰略轉型,確保了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公司成立以來,經濟效益屢創新高,銷售收入累計實現1587億元、利潤總額實現8億元、上繳國家稅收7億元、股東投資回報率達到8.21倍,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成為山西焦煤集團公司轉型發展的亮點。
(二)社會效益
在綜合商社“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無論是市場利好還是波動、甚至下行的情況下,山焦國貿都堅持綜合商社模式不動搖,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在山西省內外,各貿易領域,都贏得了“誠實守信、貨優價優”的良好口碑,企業形象和綜合競爭力及社會影響力不斷提高,得到了集團公司、省內外企業、政府的肯定和認可,先后榮獲山西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山西省優秀企業、煤炭行業信用等級評價AA+級企業等多項榮譽,為貿易企業實現長遠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路徑。
構建綜合商社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也是提高公司整體生存發展能力的迫切需要。山焦國貿本著積極慎重、大膽穩妥、重點突破、逐步推進的思路,以利潤為中心,創新管理,開拓市場,延伸職能,一定能夠構建基于業務、基于戰略、基于文化,以制度體系為基礎、以組織管理體系為核心、以文化風險管理為支撐的大型綜合商社。
[1]孟子敏.日本綜合商社的功能及其演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
[2]郭智淵,蘇玉娟.轉型創新:中國煤炭企業發展的理論與策略.人民出版社,2011
[3]劉旭.對外貿易發展戰略與對策.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4][美]菲利普·科特勒,凱文·萊恩·凱勒著.王永貴等譯.營銷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山西焦煤集團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責編:若佳)
F270
A
1004-4914(2014)10-0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