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秦麗娜
董事會特征與高管薪酬粘性芻議
李飛 秦麗娜
高管人員是企業運營的核心人物,是完成董事會目標的執行者。高管薪酬與企業業績不對稱現象被稱之為高管薪酬粘性。論文分析了董事會特征對高管薪酬粘性的影響,并提出了控制高管薪酬粘性的可行建議。
高管人員 董事會特征 薪酬粘性
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已成為現代公司制度的重要特征。董事會作為股東的委托代理人,負責選聘高管人員并為其制定薪酬方案,對高管人員起著激勵與監督的雙重作用。近年來,高管薪酬與企業業績出現明顯的不對稱現象,很多上市公司業績下滑,而高管薪酬反而出現“天價薪酬”的現象,這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國外眾多學者很早就對高管薪酬粘性進行了研究。例如,Caver&Gaver(1998)、Leone et.al.(2006)、Jackson(2008)的實證研究都證明了美國的上市公司具有高管薪酬粘性特征,Jackson(2008)還對高管薪酬粘性進行了定義,即高管薪酬在業績上升時邊際增加量大于業績下降時的邊際減少量。
近年來,國內學者也進行了相應的實證研究。如方軍雄(2009)研究表明我國上市公司業績上升時高管薪酬的增加幅度大于業績下降時薪酬的減少幅度,而且獨立董事制度有助于降低薪酬粘性。楊蕾、盧銳(2009)得出獨立董事的比例越大,高管薪酬越高,但高管薪酬與業績的敏感性卻下降。史曉明、尼楚君(2011)得出大規模董事會、兩職合一降低了高管薪酬業績敏感性,而且提高獨立董事比例、設置薪酬委員會可以提高高管薪酬業績敏感性。鐘夏(2013)實證表明,高管薪酬與企業業績呈正相關,且非國有控股公司的薪酬業績相關性比國有控股公司的更強;國有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存在粘性特征,而非國有上市公司的薪酬粘性特征相對不顯著。
1.董事會規模對高管薪酬粘性的影響。董事會規模作為董事會特征在數量上的體現,直接影響董事會決策與監督職能的發揮,從而也影響董事會對高管人員薪酬的制定。規模適中的董事會,溝通起來方便,在薪酬契約的制定上容易達成一致,并能在企業業績發生變化時,及時做出適當的薪酬調整。而規模大的董事會,加大了董事間的溝通難度,容易出現意見分歧,不利于提高決策效率,同時也削弱了對高管人員的監督與控制,使得高管人員有機會利用自己的權力謀取與企業業績不相適應的薪酬待遇,導致高管薪酬與企業業績的不對稱性變化。
2.獨立董事比例對高管薪酬粘性的影響。獨立董事制度有利于高管薪酬方案制定的合理性,獨立董事的存在有效防止了高管人員對薪酬設計的越權干預,減少了高管人員為追求過高薪做出不合理的決策;而且,獨立董事還可以輔助董事會制定最優的薪酬契約,使高管薪酬與企業業績相適應,避免所謂的“天價薪酬”,從而保證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實現。
3.兩職兼任對高管薪酬粘性的影響。委托代理理論告訴我們,股東與經理層有著不同的利益目標,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會使管理層的權力過分集中,并利用其權力干預董事會對薪酬方案的制定,以期獲得更高的薪酬水平,從而造成薪酬與業績的不對稱現象。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更容易導致經理層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因此,兩職兼任增加了企業的高管薪酬粘性。
1.設置合理的董事會規模,提高決策效率。由于過大的董事會規模,容易產生董事“搭便車”的現象,不僅影響決策效率,也削弱了對管理層的監督,不利于對高管薪酬粘性的控制。而過小的董事會規模,雖然對外部環境反應敏捷且易于溝通,但因為董事過少而容易產生決策專斷,不利于企業發展。因此,董事會規模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要根據企業的發展規模設置一個適中的董事會規模,從而可以在提高決策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高管薪酬粘性。
2.改革獨立董事的選聘程序,增強其獨立性。目前,我國獨立董事的選聘程序很難保證獨立性,因此,我們需要不斷改革與完善獨立董事的提名與選聘制度,增強董事會在薪酬制定上的獨立性;同時,重視獨立董事在薪酬委員會中的作用,鼓勵其積極參與高管薪酬方案的討論,提高董事會決策的效率及科學性,從而更好的控制高管薪酬粘性的產生。
3.完善董事會領導權結構,制定合理薪酬。兩職兼任容易出現“集權現象”,過多干預薪酬的制定,弱化了董事會的作用。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說,企業應實行兩職分離,互相制約、互相監督的內部治理結構,從而可以有效地降低高管薪酬粘性,促進企業健康平穩發展。
董事會作為公司治理的核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董事會往往依據業績為經理人定薪,若高管人員控制了董事會,使其監督流于形式,則會導致高管人員自定薪酬的現象。因此,上市公司應通過優化董事會結構來有效控制高管薪酬粘性的出現,并制定合理的高管薪酬契約,有效地激勵與監督高管,從而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1]Gaver J.,Gaver K.The R elation between N onrecurring Accounting Transactions and CEO Cash Compensation[J].Accounting Review,1998,73(2):235-253
[2]Leone A,W u J,Zimmerman J.Asymmetric Sensitivity of CEO Cash Compensation to Stock Retur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 ics,2006,42
[3]Jackson S,Lopez T,Reitenga A.,Accounting Fundamental and CEO Bonus Compens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008,27(2):374-393
[4]方軍雄.我國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嗎?[J].管理世界. 2009(3):110-124
[5]楊蕾,盧銳.獨立董事與高管薪酬——基于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當代財經.2009(5):111-115
[6]史曉明,尼楚君.公司高管薪酬、業績與董事會特征間關系的實證研究[J].財會月刊.2011(5):72-73
[7]鐘夏.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基于產權性質的比較[J].財會通訊.2013(2):39-41
(作者單位: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遼寧沈陽 110159)
(責編:若佳)
F830.91
A
1004-4914(2014)10-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