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萍
加強審計工作,提高公路建設企業的“免疫系統”功能
張愛萍
文章簡述了公路建設企業審計的特點,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措施。
公路建設企業 審計 特點 存在的問題 改進措施
公路建設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應當遵循企業法人的行為準則,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具備企業法人的各系統功能,如:生產功能、就業功能、消費功能等。企業審計工作是企業的免疫系統,是公路建設企業的強身健體工程,加強審計工作,對提高公路建設企業的“免疫系統”功能尤為重要。當前,隨著我國公路事業的快速發展與壯大,審計工作在其日常經營管理中的作用越發的重要。作為審計工作者,要時刻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圍繞“調結構、控規模、保重點、促穩定”,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依法認真履行審計職責,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更好地發揮審計保障交通系統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筆者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首先指出公路建設企業審計工作中的行業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其次提出了提高公路建設企業的“免疫系統”功能的措施。
1.公路建設企業一般承擔著大型基礎建設任務,項目投入資金大,涉及面廣。公路建設項目運作流程包括規劃、拆遷、征地補償、招投標、工程承包、工程施工、監理、工程竣工驗收等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大量的資金往來,審計工作如不能及時跟進,必然削弱公路建設企業的“免疫系統”功能。
2.公路建設項目一般為民生工程,是政府的形象工程。國家投入大量的資金建設的基礎建設項目,若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系統就會存在風險,有可能產生民怨,影響政府的形象。加強審計工作,尤為重要。
3.一些公路建設企業領導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從我國現階段公路建設發展情況來看,內部審計制度觀念滯后,審計工作仍然處于“事后監督,防錯糾偏”這一功能定位上,不能適應公路建設發展的需要。
4.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由于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一些基層公路建設單位就不設審計部門,將審計工作劃屬于財務、監察等部門,審計獨立性無法實現,嚴重阻礙了審計監督和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
5.專業技術與專業人才缺乏。改革開放以來,公路建設日新月異,公路建設項目出現了新的運作模式,如:BOT、BT等,這就需要審計工作者適應新的形勢,與時俱進。由于我國單位內部會計審計環境還不夠完善,部分審計依舊是通過賬面資料來查錯糾弊,技術相對單一和滯后,不利于現代化內部會計審計工作水平的提升。部分審計工作人員對財務、管理、會計、計算機、法律、審計等方面的知識沒有融會貫通,缺乏了解與掌握。
1.建立公路建設項目“跟蹤審計”制度。根據建設項目的特點,對項目流程各環節“跟蹤審計”,變事后監督為事先防范,變事后糾錯為事中控制,完善對審計工作的考核標準。對重點公路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的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并擴大建設項目跟蹤審計覆蓋面,真正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提高公路建設企業“免疫系統”的功能
2.加快審計工作建設力度。首先,公路管理單位應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性予以必要的認識,以促進審計工作順利開展。審計結果應對單位各項活動予以公平、公正的評價,將單位生產經營狀況全面如實的反映,幫助單位領導者做出正確合理的決策;其次,編制一套完善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并落到實處,堅持財經紀律及法規,結合公路建設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好審計監督工作,明確各部門、各崗位責任,以杜絕“免疫盲區”的發生。
3.加強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對公路建設企業而言,審計是自我約束過程中的關鍵手段,是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必要措施。同時,還是企業的強身健體工程、防止各種風險發生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前提所在。要保證審計的監督、咨詢等職能及時有效的發揮,關鍵點在于加強內部審計獨立性。
4.健全審計方法和手段。首先,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上,及時找出審計存在的薄弱環節。對公路建設企業而言,突出對招投標、工程量等關鍵節點的審計,同時在財務收支的基礎上,通過會計收支審計結果對單位所有經濟活動是否有效、合理進行科學的評價,發現存在的問題和影響因素;詳細劃分各崗位、各部門職責權利,做到權責分明;另外,在做好經常性審計工作的同時,還必須高度重視核心項目、重點資金的審計工作,進一步提高單位內部審計的時效性與質量。經常性地進行審計,認真全面的審核財務人員所保管的現金、有價證券等,做好現金賬核對,保證賬簿記錄與實際相符。再有,加強固定資產審核,對其合理性與合法性加以認真審查,及時搜集、分析和整理相關資料,以從中獲取真實可靠、價值高的信息,并對企業內部辦公室、公用設施等變化情況予以核實。保證審計結果的真實有效性,使公路建設企業的審計作用充分得以發揮。
5.在工程項目的關鍵節點有效布控。及時性是跟蹤審計的最大優勢,只有在風險還處于可控狀態時及時開展審計工作,才能切實克服事后監督的局限性,取得最佳效益與效果。因此,審計關鍵節點選擇必須考慮工程項目的風險分布,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及早采取控制措施,有效控制項目風險。在項目準備階段可以選擇兩個關鍵節點:一是在項目預算提交權力機構前,對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預算編制等前期準備工作進行審核。二是在項目實施前的詳細工程計劃、管理流程、審批審核等準備工作進行審核。三是在項目實施階段,可以采用成本導向原則,通過分析項目改變可能性和改變成本。在項目實施進展到20%左右時,項目風險初步顯露出來,跟蹤審計可對前期控制點落實情況和計劃實施狀況進行審計,促使建設單位及時采取更正措施,修正偏差;當進展到60%時,資源投入速度達最大值,工程項目初見端倪,有關風險基本暴露,許多問題亟待解決,項目審計增加更多細節信息,以確定項目能否繼續進展并按預定時間、成本和質量交付,促使建設單位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當進入收尾階段,要求進行事后審核,確定成本,查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
6.培養專業的公路建設企業審計團隊。一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養成不斷學習的習慣。公路建設企業內部應構建完善的學習制度,促使審計人員學習各項業務知識,并加強對審計法規、新會計制度、計算機操作等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審計從業人員的理論水平。二是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審計工作者每完成一次審計工作,都要進行經驗教訓的總結,這樣,才會不斷的進步,并加強案例分析,提升自身處理各種復雜問題的能力;三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審計工作者要有堅定的立場與原則,業務工作必須是有計劃、有要求、有考核,以構成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并對審計人員的思想動態加以觀察,打造一支業務水平高、作風過硬的公路建設專業審計人才隊伍。
總之,新形勢下,公路建設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打鐵還得自身硬,就要不斷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強審計工作,也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時常自查自糾,勤打預防針,真正健壯自己的“免疫系統”功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審計人的力量。
[1]蘭海濤.以風險和成本為導向選擇跟蹤審計關鍵節點[j].會計之友,2014(19)
[2]王麗華.新會計準則下公路管理單位會計審計的若干思考.企業導報,2013.4.15
(作者單位:太原路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責編:玉山)
F239.6
A
1004-4914(2014)10-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