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要:對超細旦蘭精木代爾AIR 120S賽絡緊密紡紗線,從工藝路線、紡紗技術及各個工序生產過程中的注意點進行了試驗及技術要點的把關,總結出一套完整的生產經驗。
關鍵詞:超細旦纖維;高支紗;工藝及質量控制;賽絡緊密紡
中圖分類號:TS154 文獻標志碼:B
Produ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High-count Yarn with Superfine-denier Fiber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route, the compact Siro spinning technology and the key technical points to be noticed for producing 120S yarn with superfine MicroModal? AIR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s and the production experiences were summed up.
Key words: superfine-denier fiber; high-count yarn;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 compact Siro spinning
1 紡紗工藝流程
根據該紗線品質要求及纖維特性確定了以下生產工藝流程:FA002A圓盤抓棉機→FA022-6多倉混棉機→ZF1102A梳針開棉機→FA046A振動棉箱給棉機→FA141A單打手成卷機→FA224D梳棉機→JWF1310并條機(一并)→JWF1310并條機(二并)→立達D22C自調勻整并條機(三并)→FA497粗紗機→JWF1510細紗機→Polar L薩維奧自動絡筒機。
2 主要技術參數及技術措施
2.1 開清棉工序
(1)根據超細旦木代爾纖維的特性,采用“短流程、多分梳、少打擊、輕定量、低速度、薄喂入”的工藝原則;(2)流程中去掉了ZFA036混開棉機,ZF1102A開棉機配備梳針打手,降低各部打手的速度;(3)提高FA141風扇的速度,使筵棉均勻地輸出。
開清棉主要工藝參數:棉卷米重320 g,棉卷伸長率±1.0%,卷長22 m,棉卷重量7.04 kg,棉卷羅拉速度10 r/ min,FA141成卷機壓卷羅拉和棉卷羅拉間張力牽伸1.07倍,FA141成卷機塵棒間隔距 6 mm,
FA141A綜合打手速度700 r/min,FA022-6多倉混棉機打手速度260 r/min,ZF1102A開棉機打手速度360 r/min,FA141風機轉速1 300 r/min。
2.2 梳棉工序
2.2.1 梳理難點
開發超細旦木代爾纖維如何梳理好是最大的難點,具體體現在:棉結、短絨偏高;落棉較多;道夫、錫林繞花;道夫纖維轉移困難。
2.2.2 梳棉機針布的選型(表 1)
對于棉結、短絨偏高以及道夫、錫林繞花等,主要表現在對梳棉機針布的選型上。針布要求:總齒高要小、齒要淺、工作角大些、密度偏大,有利于充分轉移梳理。
2.2.3 緊隔距
采用緊隔距有利于纖維分離伸直平行度的提高,減少纖維相互搓捻扭結,使纖維在棉網中有較好的定向性。
2.2.4 降低落棉
對于落棉較多問題,山東聯潤公司大膽推測、大膽改造,打破常規將活動蓋板反轉改為順轉,前清潔罩板改為蓋板,大大降低了落棉。
2.2.5 其他措施
試紡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降低刺輥、錫林、道夫的速度減少對纖維的損傷;合理的錫林、刺輥速比;各處梳理隔距比普通纖維素纖維偏緊掌握;小定量、低速度。
梳棉機主要工藝參數:生條定量18 g/5 m,出條速度60m/min,刺輥速度714 r/min,錫林速度354 r/min,蓋板速度167 mm/min,活動蓋板/錫林間隔距(‰英寸)9/8/8/8/8/9,刺輥/錫林/道夫間隔距(‰英寸)7/5,前固定蓋板和錫林間隔距上/下(‰英寸)8/8,后固定蓋板和錫林間隔距下/上(1‰英寸)10/9。梳棉工序質量指標:重不勻1.3%,棉結25 g,12 mm短絨重5.4 g,16 mm短絨重6.8 g,落棉率2.5%。
2.3 并條工序
采用 3 道并條,這樣可以保證熟條重量不勻率得到很好地控制。針對紡超細旦纖維牽伸力的特點,采用大后區牽伸、順牽伸工藝原則,以減少粗節和改善條干。
經大量實驗計算前彎鉤伸直效果最佳時牽伸倍數為1.96倍,前彎鉤沒有伸直效果時的牽伸倍數為4.26倍。因此并條機的后區牽伸倍數在1.6 ~ 2.0較好,前區牽伸倍數在3.5以下為宜。并條機的并合數在 4 ~ 6 為宜。
末并使用帶自調勻整的立達并條機來保證熟條的重量不勻率;采用涂抹復合涂料經紫外線處理過的皮輥防止繞花。并條主要工藝參數見表 2。
2.4 粗紗工序
采用小后區牽伸來保證條干的均勻性,同時粗紗定量偏小掌握來降低細紗的牽伸倍數,粗紗工序的重點是捻系數的設計。粗紗主要工藝參數:定量2.6 g/10 m,捻系數66,羅拉隔距10 mm × 26 mm × 36 mm,總牽伸倍數11.5,后區牽伸倍數1.19,羅拉加壓(板簧搖架)230、220、170、220 N/兩錠,錠翼速度800 r/min,鉗口隔距4.5 mm。endprint
2.5 細紗工序
(1)后區牽伸選用1.136時出現后羅拉扭震現象,調整后區為1.098同時改變細紗機中強板扭震現象消失。(2)鋼絲圈的選型。經過大量的的實驗最終選定布雷克UL型的鋼絲圈比較適合,氣圈相對穩定且錠速可以大幅度提高。(3)對異型管的開口、喇叭口間距、網格圈目數、負壓等做了大量的實驗,最終在保證質量節約能耗的前提下確立了最佳的參數。(4)紗支高牽伸倍數大,搖架壓力要求偏大掌握;皮輥優選抗靜電經紫外線處理過的低硬度皮輥。
細紗主要工藝參數:定量0.492 g/100 m,總牽伸倍數 111,后區牽伸倍數1.098,管紗捻系數(捻度)420(189捻/10 cm),羅拉隔距19 mm × 37 mm,羅拉加壓160、220、200、180 N/雙錠,錠子速度1.6萬 r/min,緊密紡負壓2 300 Pa,鉗口1.6 mm,鋼絲圈(布雷克)18/0(UL型),喇叭口間距3.5 mm,網格圈數目350個。
2.6 絡筒工序
(1)車速偏低掌握可減少毛羽的增加,張力偏小掌握,過大容易勒壞紙管;(2)由于紗線截面纖維根數較少,捻接頭參數吹氣時間偏短掌握,大吸嘴壓力偏大掌握。絡筒主要工藝參數見表 3。
2.7 各工序溫濕度控制
由于木代爾的吸濕性較大,為保證各工序的實際生活好做,要考慮各工序的逐步放濕(表 4)。
3 成紗檢測質量
筒紗質量:斷裂強度15.5 cN/tex,斷裂強力CV值8.1%,速度400 m/min,斷裂強度18.9 cN/tex,萬米最低強度11.2 cN/tex,條干CV值14.6%,千米細節(-50%)19個,千米粗節(+50%)62個,千米棉結(+200%)128個,毛羽值2.43,3 mm毛羽19.75。
4 結束語
在超細旦高支紗的生產中各工序配件的優選是關鍵,特別是梳棉工序如何獲得高質量的條子是最大的難點。在成紗截面纖維根數很少的情況下,優選工藝參數、把好各工序質量關、保證條干的均勻性是生產超細旦高支紗的保證條件,采用并條 3 道及帶自調勻整的并條機是保證條干均勻性的有力后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