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潔
素貼摘下眼鏡,用手帕擦拭眼淚。在人群的簇擁中,素貼摟著悲傷的示威者前行,看起來像個悲情英雄。曼谷的街頭烈日依舊,他那件質地很好的襯衫已被汗漬浸透。
此前一天,也就是泰國當地時間 1月17日下午1點左右,泰反政府群體示威者在游行途中遭炸彈襲擊。據報道,爆炸物從曼谷班塔通路邊一個三層樓高的建筑物中投出。“炸彈就在離素貼30米開外的地方”,反對派的發言人表示,爆炸發生后保鏢立刻護送素貼離開了現場。而這場襲擊造成了至少30多人受傷,一人死亡。
作為反對派領導人和游行的組織者,泰國“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秘書長素貼,找到了一個落淚的理由。盡管常有人說“政治不相信眼淚”,但素貼的淚卻如一針強心劑,讓這場持續兩個多月的“占領政府”游行示威繼續蔓延。
1月19日,素貼帶領約2000名反政府示威人士在曼谷街頭進行了5公里長的游行。雙方對峙局面的惡化,有記者前去詢問素貼是否有配有安全裝備,“我沒穿什么防彈衣,我只帶泰國佛牌”,說著素貼敞開衣服給記者看。一副置生死于度外的態度??蔀榱藨獙μ﹪接?月16日發布的逮捕令,素貼還是在自己居住的民主紀念碑集會地的酒店附近安排了40余名持槍保安,24小時保護。
與素貼相比,泰國總理英拉這數月來流的淚更多。去年12月9日,英拉宣布解散國會下議院,并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含淚表示,請求民眾給自己“一點公平”。隨著國內反對聲音的不斷擴大,英拉也用淚水回應抗議者要將她的家庭驅逐出泰國的要求,稱“我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
然而,除了換來些許同情外,英拉的淚水并未能緩解曼谷街頭的亂局?!氨M管泰國內戰的可能性不大,但就目前形勢看,恐怖襲擊的數量會增加,這種街頭亂局也沒有扭轉的跡象?!奔幽么笕蚧芯恐行牡奶﹪鴨栴}專家托尼·卡特魯斯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從2013年11月開始,泰國局勢出現新一輪動蕩,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愈演愈烈。示威者們闖入財政部、內政部、農業部等各個部門大樓,占領交通要道和公共場所,并最終引爆了自2010年以來泰國最大規模的街頭抗議。
為了帶領民眾參加反英拉的示威活動,曾是泰國前副總理的素貼為避免牽連其所在的民主黨,兩度辭去國會議員職務,放棄政府公職,以便更自由地領導示威活動。隨著示威的持續,素貼儼然成了支持者眼中的“搖滾明星”。
素貼呼吁,誓把以英拉為首的“他信傀儡政府”拉下馬。而“英拉下臺”也就成了反對者們走上街頭的主要理由。
這個理由并不新鮮。自從2011年就任泰國總理以來,對于英拉的質疑之聲就從沒間斷過。不管是在民間還是泰國政壇,“英拉借力他信當選總理”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2006年,泰國總理他信在政權被推翻后流亡海外。隨后,默默無聞的他信妹妹英拉開始逐漸進入公眾視線。英拉畢業于清邁大學,并在美國獲得了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之后任職于家族企業。在她的管理下,家族的電信和地產公司風生水起,這算是對英拉管理能力的一種證明。2011年,憑借哥哥他信的政治影響力和泰國基層百姓對他信的支持,英拉成功贏得大選,并成為泰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
然而,哥哥的影響力也成了這場政治危機的導火索。2013年8月,泰國國會計劃討論由為泰黨議員沃拉差提出的特赦法案草案,法案的主要內容是特赦曾因參與政治集會而被法律制裁的民眾,旨在推動國內和解、化解矛盾。反對派認為,法案明顯有利于他信回國并洗脫罪名。隨后,一系列反政府集會接連展開,繼而呈燎原之勢。
2013年11月26日,反對派繼續擴大占領曼谷主要政府大樓的行動,數千人包圍了內政府,而在此前一天,他們已經“攻占”了財政部和外交部,并在大樓外安營扎寨。
“英拉政府任由示威者占領辦公場所,犯了一個大錯?!毙录悠聳|南亞研究院專家邁克爾·蒙特薩諾表示,以2008年“黃衫軍”占領總理府和曼谷兩座機場為例,“建筑物一旦被占據,很難把他們趕出來”。
同時,示威者占據了泰國PBS電視臺,要求電視臺停止播放政府方面的公告,改播反政府集會領導人的講話。
盡管英拉政府多次聲明,愿意與反對派協商、對話,用和平手段化解當前危機,但反對派并不買賬,素貼表示“拒絕對話”。
半個月后,迫于形勢壓力,英拉宣布解散國會下議院,并表示將重新大選。
這已是執政黨為泰黨和英拉設定的解決政治困局的最后選項。按泰國法律,一旦國會解散,選舉應該在60天內舉行。因此,新一屆泰國國會選舉將在2014年2月2日舉行。
“解散國會是暫時穩定局面的一步險棋。但這步棋并沒有在遏制反對派行動方面起太大作用,反而可能加劇英拉政府的頹勢。”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的泰國問題專家托尼·卡特魯斯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如今,英拉面臨的局面和當年的他信如出一轍。2006年,由于“黃衫軍”頻繁集會,總理他信宣布解散國會以緩解亂局,并自信可以贏得接下來的選舉。誰料選舉遭反對黨抵制,選舉名存實亡。數月后,泰國發生軍事政變,他信“敗走他鄉”。
由于反對派陣營對于解散國會不滿意,大規模的示威仍在繼續,“封城”隨后上演。
1月6日,剛過完新年,泰國的反政府示威者們就揮舞著旗幟、標語,帶著口哨走上了街頭,他們在為一個星期后的“封城”行動預熱。為了阻止大選、逼迫英拉下臺,素貼新年伊始便宣布,從1月13日開始封鎖首都曼谷。
一時間,局勢驟然緊張。“封城”意味著整個曼谷有可能因為反對派的行動而癱瘓,接下來的經濟損失、安全隱患可想而知。
為應對“封城”,1月8日,泰國維安中心宣布了一系列計劃。該中心負責人說,維安中心將派專人到各個集會點進行維護,預防事態激化。第二天,維安中心再次表示,有一些不法分子將武器秘密運至曼谷,警方已展開調查工作,并增設檢查站點?!胺獬恰逼陂g,警方將派出56個連的警察負責10個街區,40個連的士兵負責20個街區的相關工作。
此時的英拉已經沒有太多選擇。據泰國《民族報》報道,面對“封城”壓力,英拉險些辭職。
12日當天,英拉給陸軍司令巴育·占奧查打電話,詢問對方的建議。巴育稱任何決定必須由她本人做出。英拉隨即表示,她會在當天下午4時前給出答案。很多人猜測,英拉或許會在那時宣布辭職。
但英拉最終選擇了留守。當天下午,為泰黨內高層會議召開,會上連線了海外的他信。他信表示,根據憲法,英拉不應在此時選擇辭職。這位兄長要求英拉堅持到底,并對2月2日舉行國會選舉持堅定態度。
1月13日,“封城”行動如期啟動。作為主要集會地點之一,云集了曼谷最大的世貿百貨等購物中心的拉差巴洛路口,告別了往日的車水馬龍,雙向車道成了“步行街”。
炎熱的太陽底下,示威者們當街躺在鋪好的塑料布上,近萬人拍手或吹哨附和著演講者,集會的組織方還組織了歌舞表演。而反對派領導人素貼也是往返于各大集會地點,看望示威隊伍。
受“封城”行動影響,泰國的主要政府部門和中央銀行被迫在未公開的備用地點辦公。而總理英拉將辦公地點轉移到國防部郊外的一座建筑,以避風頭。與此同時,支持英拉政府的“紅衫軍”也在多地舉行集會聲援英拉政府。
1月17日的襲擊事件發生后,素貼改變了“封城”路線。泰國國家警察總署署長阿敦稱,“素貼改變游行路線,放棄大路改走小路,使警方無法進行事先的安全排查?!?/p>
與此同時,支持政府派的“紅衫軍”行動也在不斷升級。從17日上午開始,“紅衫軍”與“黃衫軍”在曼谷的多個路段展開對峙,盡管因為執勤軍人的阻攔,沖突最終沒發生,但不安定因素卻不斷加劇。有消息稱,“紅衫軍”陣營中的激進派已在曼谷儲備大批武器彈藥,一旦大選未能如期舉行或軍方發動政變,激進派有可能訴諸武力。
沖突的確在升級。到1月19日,“封城”行動的第七天,泰國曼谷勝利紀念碑附近再度發生爆炸,造成至少28人受傷。
根據反對派計劃,這場“封城”行動將持續到2月2日大選舉行的那天。在這期間,人們擔憂的恐怖襲擊事件仍在繼續。
令人擔憂的不僅是安全問題。
近幾個月來,泰銖持續貶值,截至1月13日,更是達到了三年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根據泰國商會大學的預測,如果“封城”行動持續兩周,泰國經濟因此將遭受約400億泰銖(約合74億人民幣)的直接損失,占到泰國GDP的0.2%。而泰國央行和亞洲銀行的分析,如果抗議活動持續兩個月,泰國2014年全年的經濟增長率將下降兩個百分點。
由于政治危機,目前泰國的高鐵和水利工程等大型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已經被無限期擱置,而其他政府項目也被迫停止。
對于政治動蕩帶來的經濟損失,泰國商會大學經濟管理教授蘇哈馬在遺憾中表現了謹慎的樂觀。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目前這場政治動蕩的持久性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直接受到打擊的行業包括旅游業和零售業,酒店的訂單下降了一半,零售業也損失了20%左右的營業額。但這種街頭動蕩可能不會從根本上打擊泰國的經濟,也就是說,前景還是可期的?!?/p>
1月16日,在“封城”行動進行的同時,泰國銀行發言人馬利卡馬斯對外宣稱,央行的貨幣政策委員會議仍將在近期如期舉行,不過他沒有透露會議地點。
但循環往復的“街頭輪回”讓不少泰國人早已失望。自2005年以來,以支持或反對他信為始,泰國政局陷入持續動蕩。“紅衫軍”和“黃衫軍”輪番登場,而總理也如走馬燈一般地換了6位,期間還發生了一次軍事政變。
軍事政變,仿佛已經成了泰國政壇洗牌的殺手锏。自1931年君主立憲制改革以來,泰國建立獨特的民主政治:軍方效忠于絕對權威的國王,而政府則相對無力。無休止的街頭政治靠一場軍事政變結束,而軍事政變又埋下了另一場街頭政治的種子。
對于眼下的這場亂局,截至封城的第七天,王室和軍方都還沒有參與其中。但有分析稱,素貼的“封城”持久戰,就是為了等待一場軍事政變,徹底終結英拉政府和反對派間的爭斗。
“關鍵在于他信這個人,這個爭議點上。如果這個爭議點被去除,其他問題就相對容易應付了?!痹鵀樗抛珜憘饔浀目死锼埂へ惪藸栒J為,他信是泰國政壇矛盾的焦點。
然而,沒有了他信的泰國街頭,是否就能平靜?“泰國的經驗表明,民主可能是薄弱和表面的。在泰國,選舉的輸家具備必要的手段和訣竅,就是知道如何阻撓政府的工作并制造癱瘓和持久對抗的局面。隨著反對派各政黨屢屢在街頭和網絡空間上集結,由此產生的僵局變成了政治隱憂。如果不能重新安排和調整社會契約及政府的政治結構,培養和強化民主制度,那么陷入低迷的民主國家就會一直動蕩下去,陷入無休止的抗議活動中。”作為泰國學者,朱拉隆功大學安全和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提迪南·蓬素提拉似乎不那么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