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茹
逆向思維理論在審計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馬茹
在高職院校的審計實踐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逆向思維理論,改變傳統的給定資料求結論的定式思維教學方模式,建立一種從審計結論出發還原審計過程、完善審計項目資料的教學思維和方式,切實解決審計課程實踐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動手實踐的興趣和能力,實現審計實踐課程的預期教學目標。
審計實訓;課程改革;逆向思維
(一)傳統審計實踐課程教學方式
審計專業是所有財經類院校普遍開設的重點專業,理論性與實踐性結合是審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審計系列課程是審計專業的專業主干課程,課程既是基礎理論又是專業技能,對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方法,課程的內容、節奏安排,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等都是考驗。審計理論課程主要講授審計基本理論與方法,作為專業主干課程已經得到專家學者的反復研究和討論,其內容與結構較為完善。審計實踐課程是對審計基礎理論課程的具體化與實踐應用,其內容的合理安排,課時的恰當分配,都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審計理論、了解審計實務、掌握審計實踐技能。傳統的審計實踐教學方法是教師模擬審計實際工作,組織審計材料模擬審計項目,引導學生熟悉審計項目材料,進一步講解審計具體方法,指引學生動手審計,通過給定材料搜集審計證據,形成審計工作底稿,最終出具審計報告的過程。這是一種給定條件求結果的定式思維教學,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無疑存在著很多問題。
(二)傳統審計實訓課程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審計實踐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就審計基礎理論結合會計、稅法等知識在審計項目實踐中進行檢驗,同時培養學生思考和動手的能力,然而受到審計實際工作自身的保密性、時間性等特征的影響,安排學生在具體的會計師事務所接觸審計項目進行實踐教學,實際操作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常用的教學方法是在學校的實訓室模擬審計項目的實踐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存在以下幾個比較突出的實際問題:
1.審計課程的實訓教學需要學生較豐富的財會、稅務等專業知識,作為高職院校的審計專業學生往往存在較多的只是盲點,教學選擇的審計項目在設計上往往存在較多假設,導致教學內容與審計實際工作存在較大差距,審計實訓課程的教學目的往往不容易實現。
2.受到課時等因素的限制,短時間內達到掌握工作技能的目標很難現實,往往教師滿堂的講,學生滿堂的記,長此以往會逐漸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滋生了學習的惰性。
3.實際的審計工作是伴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動態進行的,而我們的教學資源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來進行不斷的修正和整理,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導致教學資源具有滯后性,不能滿足快速變化的審計實踐工作的需要。
因此如何合理的安排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如何改變教學思路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在這門課程,這個專業的學習上有所收獲就成為我們教學研究的重點。
(一)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
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逆向思維理論,是對司空見慣的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進行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逆向思維理論在許多的教學和實踐環節得到廣泛的應用,數學課程加減法的互相驗證,邏輯推理的因果關系等等都是逆向思維的范例。在我們進行審計實踐課程教學時,往往是給學生資料,教他們動手審計,當這種方法遇到困難時,不如我們換個思路,給學生審計結論的相關資料,讓他們思考和動手,尋找得出結論的條件和過程,他們往往更有學習的興趣,容易舉一反三。
(二)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
1.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參閱相關院校課程改革的基礎上,以審計實踐課程教學大綱、教學目標為理論指導,應用逆向思維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對審計實踐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節奏展開改革研究。具體教學內容改革方案如下表1:

表1 基于逆向思維理論的審計實踐課程改革
2.教學節奏的變化
我們以審計實踐課程的課時72學時為例,傳統的教學基本上是在課堂上完成的,主要的教學手段就是講授加上多媒體的演示,盡管我們的教師努力安排好每一個課時的教學內容,但是總的課時不會增加,因此學生的學習過程集中在課堂上,通過對課程節奏的改革,教師給定審計結論,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完善審計過程和需要的資料,這本身就是個巨大的思考過程和實踐過程,學生可以通過現代多媒體及網絡手段進行資料收集和整理,進行思考和分析,這個過程不僅在課堂上可以進行,在課余也同樣可以進行,這樣不僅改變了授課的節奏,也增加了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
(三)課程改革解決的實際問題
審計實踐課程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節奏上的改革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實踐審計工作技能,有利于教師更好的安排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利用逆向思維的課程安排也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首先可以解決教學過程中審計項目資料冗長、學生專業知識存在盲點、更新教學資源成本高等實際問題;其次可以為學生的審計實踐提供新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生探索實踐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思維模式,變定向思維為多種思維方式結合,也可以為相關課程的課程改革提供探索性實踐資料。
通過改革實踐,我們首先解決的問題是還原了實踐課程的本來面貌,實踐的主體是學生,我們要讓學生動起來,去思考、去動手,把教師從滿堂灌的課堂解放出來,轉變身份作為學生實踐的輔導員,指引學生正確的思路,解決他們在思考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作為組員參與學生的討論和實踐,這樣的課堂才是實踐課程的課堂,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調動,各種先進的網絡學習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學生思維活躍,課堂學習氣氛熱烈;其次隨著改革實踐的進行,我們正著手建立一套動態的教學資源庫,包括審計實踐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大綱、審計項目教學案例、審計實踐課程考核辦法、學生實踐程度考核辦法、教學效果考核辦法等資料,所謂動態是指我們的資源庫力求與審計實踐工作、教學實踐工作密切結合,不斷修正、不斷補充、不斷完善,在動態中尋求相對穩定。
任何一項課程改革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不斷鞏固和完善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實踐和總結的過程,因此,要在現行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今后的工作。首先是不斷觀察課程改革的實踐過程總結經驗同時修正改革方案,力求形成一個動態的教學資源庫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實踐方案;其次要不斷總結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思路,盡管是問題但同樣是改革實踐過程中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不僅對審計實踐課程今后的改革有所裨益,對相關課程的改革實踐同樣有著深遠意義。我們在改革過程中不斷摸索,希望對各類相關課程改革有所幫助。
[1]胡繼榮,吳孝橋.審計學教學內容改革與實踐探索[J].財政監督,2008.10.
[2]何芹.審計實踐教學及其管理模式[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
[3]龐卉.審計實踐教學平臺構建與應用探討[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2.4.
[4]李健.“逆向思維”在教育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濰坊學院學報,2010.06.
(作者單位:內蒙古財經大學職業學院)
本文系內蒙古財經大學2013教育教學課題 (JX1357)“基于逆向思維理論的審計實踐課程改革研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