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著名畫家水華說:“盧德龍的字初看有些稚拙,但越看越有味道。”
盧德龍,長著一張靦腆的娃娃臉,逢人便笑,和他坐在一起聊天,時時都能聽見他那溫和舒心的哈哈聲。這還真想象不出他能寫出一手古拙的字、畫出一幅幅精妙的畫來。
其實,他的字也跟他的長相一樣,純真質樸中透出一種古韻,瀟灑飄逸又不失風骨,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字已形成自已獨特的風格。
盧德龍早年師從重慶著名書法家、有“當代漢簡第一人”之稱的毛峰,又臨帖了許多歷代書法大師的字體,他在摹仿中創新,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特色。現在不管走到哪里,當你看到一幅字,不看落款,你很快就能認出這是盧德龍的作品。有人說盧德龍的字寫得歪歪扭扭的,像是娃兒寫的,這恰恰是盧德龍追求的一種返樸歸真的藝術效果,作品在俊秀飄逸中有股蒼勁之氣,看似稚嫩,實為一種意境,超凡脫俗,充滿童趣,回味無窮。
有評論稱,盧德龍的書法用墨不僅酣暢淋漓,力透紙背,而且毫端運筆之妙,創作心智之巧,在奮筆疾書的同時,能夠將藝術作品衍為藝術哲學,這是他高于品而博于學、勤于業而精于技的努力。
中國有句傳統老話,叫“書畫同源”。盧德龍的書法有口皆碑,沒想到他的繪畫也令人稱奇。其實,繪畫,他是“科班出身”。他畢業于西南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班。現在,他已練就了繪畫、書法雙絕,正所謂“畫至書為高度,書至畫為極則”也。
在榮寶齋推出的盧德龍《人物花鳥集》的42幅繪畫精品中,題材大多選擇人物觀音和植物荷花。一幅幅觀音圖,運用白描手法,線條流暢,作色簡潔,大慈大悲的觀音就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世人眼前。仔細品味盧德龍的繪畫線條,細如鋼絲,柔硬有度。
盧德龍以畫荷花著稱。他畫的荷花更多的是運用濃墨重彩,初看仿佛西方的油畫,細觀蘊含著中國畫的大寫意之風。潑墨也好,點染也罷,他繪畫的藝術造詣日漸精湛。其荷花圖,疏的極致則為白,密的極致則為色。疏者固有嚴格之法度,密者乃存空靈之氣韻。
盧德龍,一個與文字紙筆相依為命的人,說書畫藝術是其命根子也一點兒不過分。古人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能把智與愚、巧與拙融入書畫藝術者方可成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