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政衛


在T-50首飛已經過去數年的如今,仍沒有關于該機打開內置彈倉的圖片出現。可以說T-50的內置彈倉已經成為它最神秘的地方之一。雖然無法看到內置彈倉的內部,但通過配套廠商公開的產品和蘇霍伊公司公開的一些機體結構專利信息,我們仍可以做出一些推測。
UVKU-50通用彈射掛架
為了適應內置彈倉的需要,俄羅斯戰術導彈公司為T-50的內彈倉研發了UVKU-50 型“通用內置彈射裝置”,主要用于對空、對地導彈與炸彈的彈射,包括重型的UVKU-50U與輕型的UVKU-50L。
UVKU-50U最大寬度0.34米、高0.2米、長約1.967米、重117千克,用于攜帶發射重700千克以下的武器。UVKU-50L最大寬度也是0.34米,高0.195米,長度小于UVKU-50U,重80±2千克,能攜帶發射重300千克以下的武器。
設計人員參考了美國F-22的內置彈射器,認為其垂直作動方式使得掛架的垂直尺寸不易縮小,且運作時消耗的能量較大。因此,設計人員提出X型掛架外加斜置作動桶的設計。其作動桶在收納時幾乎與導彈平行,內裝有燃料,在收到發射命令時點火引爆燃料而令作動桶伸長,從而帶動X型掛架的伸展,掛架與導彈接口的特殊機械設計使其完全伸展后才會讓導彈脫離。掛架的垂直行程約0.6米,差不多等于T-50彈倉的深度,因此足以將導彈完全推出彈倉以外再發射。
內掛彈藥方式推測
有了彈倉的更精確尺寸以及內掛架的諸元,筆者便可以對T-50的內掛武器方式進行更精確的推測。
T-50主彈倉可以并列2枚RVV-BD遠程空空導彈,該彈折收翼展0.7米,兩枚并列的橫向尺寸約0.99米。實際配掛時兩枚導彈之間略有間隙,2枚并列的RVV-BD橫向尺寸會略大于0.99米,因此可以將0.99米視為彈倉的有效橫向尺寸的下限值,任何配掛方式只要橫向尺寸小于0.99米便可視為合理的掛法。至于彈倉的縱向尺寸保守估計有4.5米,如果將鋸齒部分算進去勉強有4.7米。
由于2枚RVV-BD必須是緊靠著,如圖所示這兩個掛架之間要容納第3個掛架非常勉強,因此在配備尺寸較小的武器,如空空導彈時,若想要有2枚以上的掛彈數,將無法簡單的以額外增加掛架來達成,而勢必要重新配置。
T-50主要的中遠程空空導彈將是R-77系列(包括RVV-SD、180型等改進型),這些導彈的折收翼展約0.404米,主翼弦長約0.75米,彈長至少3.6米(R-77)。以下以R-77為估算依據。
據筆者分析,雖然T-50的彈倉要以前后錯位方式并列4枚R-77并無困難,但由于受到UVKU-50的橫向尺寸限制,便不可能掛載4枚(要前后錯位的話長度會超過4.7米的上限值)。在3枚并列的情況下,最大橫向尺寸約0.96米(考慮掛架寬度),完全在安全范圍內,且掛架不需錯位,可以安置在相同的承力框上,工程上相當容易實現。R-77的各類改型的折收翼展僅略大于0.404米,并列3枚的橫向尺寸仍在安全范圍。因此T-50每個主彈倉最多可掛3枚R-77系列導彈基本上可以確定。
不過,可以掛載2枚RVV-BD大型導彈的彈倉,掛中程彈時卻只有3枚,到頭來擁有龐大彈倉的T-50最多只能攜帶6枚中程導彈,與F-22一樣,大量的空間彷佛浪費掉了,為何會有如此的浪費?關鍵在于UVKU-50通用掛架的尺寸。通常導彈掛架的主體寬度可以小于所掛導彈的彈徑,但UVKU-50是可以掛載比R-77重得多的武器的,其主體寬度大于R-77的彈徑,僅略小于折收翼展,導致即使導彈前后錯位也難以降低橫向尺寸。
如果未來能推出專用掛架,理論上就能解決此一問題。在掛架的本體寬度小于或等于R-77的彈徑的情況下,數枚并列的橫向尺寸就單純由彈徑與翼展決定,以R-77來估算,在采用前后錯位的情況下,4枚導彈的橫向尺寸略大于1米,雖然大于前述0.99米的保證安全寬度,但仍具可能性。而錯位后最大長度約4.4米,也在允許范圍。
在這種配置情況下,掛架前后錯位,不會完全掛在相同的承力框下,也許會需要額外在彈倉內找尋承力點。但其實可以在本來用來固定UVKU-50的承力點上掛上過渡支架,再附加上專用的彈射掛架,甚至干脆延用外掛用的AKU-170彈射器。由于T-50的主彈倉深度超過0.6米,有足夠的深度來實現這里提到的掛法。
至此已可確定,在使用UVKU-50掛架的情況下,T-50每個主彈倉能攜帶最多2枚大型武器或3枚R-77空空導彈。未來若能采用專門設計或改良的掛架,則有機會掛載4枚R-77家族。
至于Kh-35UE反艦導彈,發動機下移使得高度增加,其加上UVKU-50U以后高度已經達到T-50彈倉深度的極限。這不表示無法掛載,因為專利示意圖與實機多少仍有出入,但表示需要更仔細的安排彈倉的空間才能內掛之,或是需要再對導彈做尺寸的修改。
(編輯/萬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