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8日上午9時25分,牧原股份(002714)成功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
上市首日,牧原股份直接以漲停價開盤,開盤價28.88元,漲幅19.98%。9時30分開始交易后,在開盤價基礎上再漲10%,暫時停牌。10時30分恢復交易后繼續無量漲停,快速觸及漲停價34.66元,比發行價上漲44%。當日收盤,牧原股份收報價34.66元,成交額4 903萬元,總市值83.88億元,成為南陽市目前市值最大的上市企業。
該股發行價為24.07元,對應2012年市盈率為18.8倍,發行6 05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本次募集資金6.67億元,擬全部投資養豬業務。
(摘編自:河南日報)
由山東省畜牧總站承擔的全國首個農村農業信息化示范試點省建設項目子項目——“生豬專業信息服務技術集成與應用(www.sdpig.gov.cn)”系統,經過2年多的籌建,近日正式上線使用。
該系統通過產學研結合,重點依托,并發揮龍頭企業、行業體系及一線專家作用,依托畜牧技術推廣體系與行業組織,重點針對適度規模養豬場(戶),圍繞豬種產銷、行情預警、生產技術等環節提供信息服務。
其建設成果可概括為“一套體系,兩條路徑,三個數據庫,四大平臺,五套服務工具”,構建起了一套服務養豬戶的“看行情、找技術、問專家、買東西”的技術信息推廣體系;發揮育種協作組、養豬行業協會兩個服務組織的作用,提供線上和線下兩個服務路徑;建設了包括育種數據庫、豬病庫、地理信息數據庫等三個數據庫;營造了四個平臺(包括一個門戶網站、一個育種平臺、一張養豬地圖、一個“掌上明豬”手機APP);設計了五套服務工具(包括輔助決策工具8個、價格采集分析工具2個、在線專家咨詢工具、高級QQ群交流工具、短信發布工具)。
該信息系統的建成,將加快整合山東涉豬行業資源,為專家、企業家和相關從業者提供了一站式“1+N”豬業信息倍增服務,優化豬業信息服務,有效解決信息交流“最后一公里”難題,全面提升山東豬業產銷水平。
(摘編自:山東省畜牧總站)
2014年2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約460萬t,遠高于去年同期(2013年2月)的290萬t,但較之前3個月出現明顯下降,且低于此前預期的480~500萬t的到港水平,原因在于部分2月底船期大豆被推遲至了3月份。
監測顯示,目前國內進口大豆庫存約530萬t,較春節前大幅增加近40萬t,同時也高于去年同期500萬t的庫存量。春節期間工廠停機,而進口大豆仍在陸續到港,導致庫存大幅增加。根據船期統計,3月份大豆到港量預計在480萬t左右,近2個月我國大豆到港量明顯下降,隨著近期工廠陸續開機生產,大豆庫存將再度下降。
(摘編自:中國國家糧油信息網)
2013年1—12月,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額1866.9億美元,同比增6.2%。畜產品進口額達195.1億美元,同比增30.9%;出口額65.2億美元,同比增1.3%;貿易逆差129.9億美元,同比增53.4%。其中豬肉進口58.4萬t,同比增11.7%。
(摘編自:農業部網站)
江西畜牧獸醫部門始終堅持走標準化道路,大力發展健康養殖,提升標準化生產水平,畜禽清潔生產和標準化示范創建穩步推進,截至目前,新增標準化改造養殖場700家。2013年新增畜禽標準化示范場101家,全省標準化示范場總數達到408家。
(摘編自:農民日報)
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從生豬生產周期看,目前生豬價格已進入下行通道。從存欄情況看,當前我國生豬產能處于正常偏高水平,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仍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建議廣大生豬養殖戶根據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加快淘汰一部分超齡母豬,促進養殖結構調整。
(摘編自:新華社)
據了解,中國將在未來5~7年從羅馬尼亞進口50萬頭奶牛和300萬頭豬。
不過羅馬尼亞食品業貿易聯合會主席DragosFrumosu稱,目前羅馬尼亞牧業無法滿足中國需求。Mr Frumosu建議雙方可以建立合資農場。
(摘編自:中國畜牧業信息網)
2014年1月18日,天兆豬業與江西省新余市增鑫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江西省新余市水西鎮成功舉行了合資成立江西增鑫天兆牧業有限公司簽約儀式。此次簽約儀式開啟了天兆豬業與行業內多領域優秀企業合作的新篇章。

據悉,落戶于江西省新余市水西鎮的江西增鑫天兆牧業有限公司將運用天兆具有國家創新專利的豬場建設模式,以比傳統豬舍建設占地面積少70%、在120 d完成豬舍建設等新理念,在3年時間內建成常年存欄2 000頭原種豬的核心養殖場。首期1 000頭原種豬場建設項目將于2014年3月啟動,并預計于2014年10月份投產。屆時將實現年可提供優質種豬16 000頭,商品斷奶仔豬34 000頭的目標,能較好地緩解新余市乃至江西省西部地區長期依賴從外地引進種源的矛盾。
(本刊報道)
我國已成為全球頭號大豆購買國,進口量連續3年創歷史新高;多數業內人士預計,2014年大豆進口量將增長至6 500萬t左右。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確認,2014年將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大豆期貨投資人士表示,大豆目標價格補貼試點的實行意味著,近5年來的大豆收儲政策將終結。
(摘編自:中國糧油信息網)
唐人神(002567.SZ)高管近日接受大智慧通訊社調研時透露,公司河北衡水種豬場2014年4月將建成投產, 屆時,唐人神三大種豬場(姚家壩場、淦田場、河北美神場)都將投入運營。 此外,公司已經投產的4個擴繁場(永州美神、岳陽美神、河北美神 、荊州美神)2014年也將逐一貢獻銷量,唐人神生豬產能將加速釋放。
據調研了解,受生豬市場低迷影響,2013年唐人神種豬出欄受到一定影響,原種豬出欄9 000頭,與上年基本持平;二元種豬出欄10 000頭左右,增長也不明顯。上述高層透露,唐人神初步預計2014年出欄原種豬1.4萬頭,同比增長55%;出欄二元種豬2萬頭,同比增長近100%。
2013年11月,唐人神相關負責人就公司種豬業務曾表示,公司計劃未來在河北、遼寧、廣東再興建3個原種豬場,在河北衡水、河南駐馬店、河南安陽、湖南邵陽、湖南衡陽、貴州安順等地興建種豬擴繁場,最終達到5個原種豬場、10~15個擴繁場,年出欄曾祖代種豬5萬頭,二元種豬8萬~10萬頭的規模。
對此,上述高管透露,上述項目中除河北衡水2014年4月將投產外,河南駐馬店、河南安陽豬場目前也正在推進當中。
(摘編自: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
2014年1月15日農業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有關情況。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表示,我們國家對瘦肉精實施“零容忍”政策,呼吁國際社會效仿。
陳曉華表示,相較于有的國家對瘦肉精允許少量飼喂或規定使用的范圍和期限,中國對“瘦肉精”采取的是“零容忍”的政策,對于“瘦肉精”中國也在積極地呼吁國際社會,要堅決取消這種添加物的使用。據他介紹,針對瘦肉精農業部連續幾年采取了9個部門聯合行動專項整治措施。從最近幾年抽檢的情況看,2013年全年,瘦肉精的抽檢合格率達到了99.7%,是農業部對瘦肉精非法添加物監測以來水平最高的,這也反映了整治的成果。
陳曉華還表示,對于瘦肉精的整治工作重點一個是要防止死灰復燃,第二是也要防止一些新的物質出現,瘦肉精的種類很多,要防范新的瘦肉精衍生品的出現。所以要不斷地擴大監測范圍和頻率,以保證產品安全。
(摘編自:人民網)
總投資達23億元的正大集團50萬頭生豬產業鏈項目,2014年1月22日正式落戶梓潼。按照簽約協定,該項目將在5年內全面建成,項目建成營運后,將實現年產值25億元,稅收5 000萬元,還可吸納當地800多名農村勞動力就業。而在項目建設的5年期間,每年可為梓潼新增出欄生豬10萬頭。
據介紹,早在2012年,正大集團就與梓潼縣達成了項目合作意向。目前已在梓潼建成1 200頭后備種豬場1個,550代養場8棟,1個1 200頭種豬場已動工,飼料廠和設備廠正在選址。2014年還將建設10個550代養場,1個2 400頭種豬場。
按雙方約定,5年內,正大集團將在梓潼縣新建年產18萬t飼料廠1個,養殖設備廠1個,550代養場100棟,每年建設4 800頭種豬場1個(或2 400頭種豬場2個),同時配套建設肉品深加工項目,形成完整的生豬產業鏈。項目建成營運后,將實現年產值25億元,稅收5 000萬元,解決勞動就業800余人。
(摘編自:綿陽晚報)
由山東省畜牧總站承擔的全國首個農村農業信息化示范試點省建設項目子任務之“生豬專業信息服務技術集成與應用”研究,經過2年多的籌建,研發了全國首張“養豬地圖”(http://60.217.226.146/xmj/)正式接受業者地理信息標注。

該養豬地圖,首次將新興的GIS地理信息標注技術引入養豬行業,僅對有正規資質的原種豬場、一級種豬場、二級種豬場、標準化場、地方品種場、種公豬站、飼料企業、生物制品、養豬裝備、獸藥企業、豬病診療及其他相關單位等12種類別的豬業相關單位的地理信息標注,并為每個單位開通一個展示網店,提供區域查詢、場名查詢、周邊查詢和駕車導航等功能。
該地圖系統的建成,將去偽存真,為養豬業者提供一個權威豬業企業品牌展示和產品推介一站式查詢平臺。
(供稿者:山東省畜牧總站周開鋒)
為避免因獸用疫苗在冷鏈中失效而引起的動物免疫失敗與疫病發生,由杭州市蕭山區畜牧獸醫局起草的《獸用疫苗冷鏈系統保障與管理規范》于2014年1月起正式實施。
據了解,該地方標準綜合了當前各類法規、標準和技術文獻中對獸用疫苗冷鏈設施的各項規范,將目前已得到成熟應用的溫度監控系統寫入標準。標準結合本地實際,對區縣級及以下基層獸用疫苗冷鏈部門在運輸、貯藏、使用、人員的保障與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使標準兼具科學性與可操作性。
(摘編自:蕭山日報)
2014年1月底從山東省法制辦獲悉,正在公開征求意見的《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出臺后,山東省擬實施低毒、低殘留農藥、獸藥補貼制度。低毒、低殘留農藥、獸藥藥效慢、價格高,政府拿出專門經費,對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獸藥者進行補貼。
(摘編自:山東商報)
農業部日前發布了2014年第1批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公告信息,樂安花豬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符合《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規定的登記保護條件,實行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樂安花豬具有抗逆性好、母性好、產仔多、肉質鮮美等優良性狀,被畜牧專家譽為“熊貓豬”。
(摘編自:江西日報)
2月10日,農業部辦公廳在農業部官網發布《關于2013年農墾系統種植業高產創建和畜牧業高產攻關完成情況的通報》。據文件顯示,66個高產攻關單位,平均每頭能繁母豬全年實際育成出欄肥豬20.43頭,64個單位實現攻關目標,占96.97%。最高實際育成出欄頭數:河南省誼發牧業有限責任公司每頭能繁母豬全年實際育成出欄肥豬23.26頭。
(本刊報道)
2014年2月10日,太平牧業董事長賀保祿主持馬年第一次全體管理人員會議。會議安排今年工作的各項重要事宜,他在會議上強調:“太平風風雨雨20年,從零開始,經歷了無數坎坷,無數挑戰,一步一個腳印,艱難地走過了企業的生存階段、發展階段、跨越階段,現在公司正處在一個全新的節點上,到現在太平全體同仁取得的成就與榮譽已經成為過去,在公司剛剛完成第一次跨越發展之后,公司全體人員,各個部門應該進入穩定階段,休養生息,練好基本功,完善各個部門的系統,制定清晰的工作目標,責任到個人,發揮出每個人的潛能,公司上下建立一套完善的體系,團隊作戰,為公司下個項目“年出欄30萬頭核心育種場”的攻堅戰做好準備。”
會議最后,董事長再次強調:“一切為我所用,所用為大家!做每件事情必須以結果為導向,只要想到就能做到,只是時間問題,所有公司人員,在其位必謀其政!”
(本刊報道)
中國豬肉市場的強勁需求為丹麥農業企業帶來商機。歐洲最大的農業公司之一丹麥DLG公司近日表示,將攜手IFU(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基金)向中國河南普愛飼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億丹麥克朗。
DLG公司首席執行官Kristian-Hundeb表示,中國豬肉市場的增長速度是全球最快的,蘊藏巨大的商機。DLG公司未來的投資重點在亞洲,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全球市場營業額超過1000億丹麥克朗,且中國將成為DLG公司全球第二大市場,僅次于德國。
(摘編自:上海益農)
近日從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獲悉,有些瀕臨消失的地產豬,未來也許能夠借助資源庫里的DNA,讓它們“死而復生”。
畜牧所研究員任守文介紹說,近年來,本地豬養殖日漸蕭條,有的甚至滅絕,比如屬于“太湖豬”類的大花臉豬等。因為當時沒有種質資源平臺,沒有保存它的DNA,所以就徹底消失了。這次建立“豬的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平臺”,技術人員已經對一些瀕危品種提取了DNA,低溫冷庫保存。將來科學家們也許能利用這些DNA,將活體消失的豬“復活”,也可以利用這些DNA,雜交出更優良的豬品種。最近,所里的研究人員用二花臉豬和梅山豬作為“母本”,以丹麥產的長白豬作為“父本”,雜交培育出新型的“蘇鐘豬”,不僅口感好,而且繁殖性能也好,已在南京六合、高淳等地批量養殖。
(摘編自:中國畜牧報)
春節前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一行來潭,就湘潭市的生豬產業、沙子嶺豬保護與開發,以及共同籌建湘潭首個生豬產業院士工作站等進行考察。
在先后考察了沙子嶺豬肉專賣店、偉鴻原種豬場、沙子嶺豬資源場,并聽取了湘潭市生豬產業及院士工作站建設情況的匯報后,李寧院士認為,湘潭在沙子嶺豬資源保護、雜交利用和產業化開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愿意帶領其技術團隊與湘潭開展科技合作。
“希望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沙子嶺豬全基因組測序,并使沙子嶺豬瘦肉率由目前的42%提高到50%左右,為增強沙子嶺豬的市場競爭力提供科技支撐。”李寧院士表示,在湘潭建立生豬產業院士工作站已具備良好的基礎,建議雙方就相關具體內容進一步細化和完善。
(摘編自:湘潭晚報)
天康生物推出的TJM-F92高致病雙基因缺失藍耳弱毒活疫苗2013年確定實現銷售收入4 000余萬元。天康生物董秘郭運江透露,藍耳苗目前的主要客戶正是溫氏、中糧以及正邦等養殖大企業,今年藍耳的銷售將是公司的重點工作。但他也坦言,藍耳苗目前市場競爭激烈,政府推廣疫苗直補的進度也難以預測,今年才剛剛開始,銷售能否大規模放量尚存不確定性。除藍耳苗之外,豬瘟E2苗、偽狂犬疫苗、禽流感疫苗等產品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預計2014年7月完成,同年下旬或2015年年初將拿到生產批文。
根據《獸藥管理條例》和《獸藥注冊辦法》規定,2014年1月13 日,農業部公布天康豬口蹄疫O型滅活苗獲批三類新獸藥,核發《新獸藥注冊證書》,并發布產品試行規程、質量標準、說明書和標簽。
(本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