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洋
隨著廣播電視節目播出形式的不斷發展創新,直播從為受眾提供收聽新聞以及獲取經濟、生活、娛樂資訊等內容,如今更發展成為反映民情、求助咨詢和獲得信息的新興業態。在實踐中不斷地調整完善自身、擴充功能,尤其是直播類、互動類節目的開設和普及,更是揚廣播電視之長,深受受眾的喜愛和支持。而這些節目的開設使導播成為廣播電視不可或缺的一個崗位。“導播”一詞,故名思議,就是“指導播出”。應該說,導播在直播節目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廣播電視直播節目在運行中,除需要主持人在直播間里主持節目外,還需要導播在導播間里接聽和掌管熱線電話,使參與節目的聽眾通過熱線電話與主持人或嘉賓直接交流。
表面看來,導播的作用就是接電話和切電話,是連接聽眾與主持人的“空中橋梁”。實則不然,特別是在話題類節目運行中,稱職的導播不應當只是簡單的“二傳手”,而應該也能夠在整個節目的形成、運行中起到指導、疏導和引導的作用。
以盤錦廣播電視臺《行風熱線》為例,它是一檔以輿論監督內容為主的節目,就是讓百姓發聲的平臺,架起百姓和政府溝通交流的橋梁。在每一期節目中,導播都要接聽幾個或幾十個聽眾打來的熱線電話,有的是信息咨詢,有的是反映問題,內容涉及方方面面,這時導播如何把握好“導”與“播”的度就顯得至關重要。如果把握不好“度”就起不到積極的作用,反而會給政府工作添亂,也會讓聽眾不滿意。遇到這種情況時,作為導播就應該明確什么樣的聽眾熱線、什么樣的反映內容應該導、應該播;什么樣的聽眾熱線、什么樣的反映內容不應該導、不應該播。在這個過程中,導播特別要注重藝術性和政治性。多年來的實踐證明,我臺導播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職業敏感性是辦好《行風熱線》直播節目的必備條件和有力保證。
實際上,在電臺直播節目的運行中,有的聽眾反映問題時帶著氣兒,怎樣安撫這樣的聽眾,調動他們的正向情緒,柔和地告訴他們應當理性地反映問題,這對保證直播節目的播出質量和效果非常重要。尤其在重大會議節點期間更要注重嚴把政治關,導播指導播出的責任很大。為了做好每一期的直播節目,導播還要對設備操作做到技術嫻熟,在關鍵時刻能夠化解播出危機。
比如,在交通電臺早高峰路況播報類節目中,導播要比主持人先到崗,檢查機器設備運行情況,諸如導播耦合器是否正常、電話鏈接是否通暢等。等這些準備就緒再和主持人溝通,而對于電話切入則應選擇在主持人話題進行中的合適時間切入。因為這樣做對主持人的直播情緒不會造成影響,導播和主持人配合默契其實是一門藝術,更是節目質量和正常播出的必要保證。至今我還清晰記得,在一次直播節目的過程中,直播間的耦合器突然出現了故障,可是沒能及時地被發現。當直播間主持人和外線主持人對話時,外線主持人聽不到直播間主持人的聲音,而直播間主持人能聽到外線主持人的聲音,所以沒辦法交流,這不能說不是一次直播事故,所以播出節目前,必須要做好對各種播出設備的檢查,以確保播出的安全。
由此可見,導播的指導作用的的確確是貫穿于直播節目的始終。導播除了必須熟悉設備技術之外,同時也應該是這個節目的編輯。對話題的選定、材料的構成、嘉賓的談話內容、參與聽眾可能提出的問題、怎樣回答這些問題等,導播都要全盤掌握,精心組織編排成一期節目,并向主持人闡明自己的主導意見,有配合意識。這樣,在節目運行時,才能正確決定參與電話的切入與否,有效地利用熱線電話,指導節目正常運行,保證節目質量。節目播出中,導播的指導作用還應體現在對節目的監聽上,以確保節目安全優質播出。
總而言之,電臺直播節目貫穿全天,所以導播就肩負著如何指導好播出的重任,有的頻率是設專人導播,有的是主持人互相導播節目,各有各的好處。如何處理好導與播的關系的確是一門藝術,必須在日常的直播節目中不斷地加以實踐和探索,以更好地發揮導播在直播節目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盤錦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