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 梅喬卓 王欽鋒
【摘要】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建筑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道路以及橋梁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的建筑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本文探討了施工技術常見的問題,分析了提高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道橋 施工 技術 問題
中圖分類號:U445 文獻標識碼:A
一、前言
我國公路橋梁的發展現狀
公路橋梁不僅在交通運輸事業中占重要地位,而且在發展國民經濟,加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促進文化交流和鞏固國防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隨著科技的進步,工業化水平的提高,橋梁工作者更加熱衷于橋梁建設的研究。現代高速公路上迂回交叉的立交橋、高架橋和城市高架道路,幾十公里長的海灣、海峽大橋,新發展的城郊高速鐵路橋與輕軌運輸高架橋等都是現代橋梁的新生產物。世界各國著名城市的大橋,是現在科技水平的標志,也是作為城市人們的驕傲。橋梁建筑從單純簡單的交通線上的實體工程的角色,而演變為作為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綜合國力的綜合體現。
二、施工技術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橋梁建設取的成就有目共睹。橋粱建設的總體實力不斷增強增強,水平普遍提高,但地區、單位之間發展不均衡。橋梁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1、公路橋梁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分析
(1)橋梁工程中的材料問題。橋梁建設中使用的鋼筋質量的好壞不僅會關系到道路橋梁的功能的發揮和使用壽命,甚者還會危及人們的人身安全。在公路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造成鋼筋銹蝕的主要原因有:鋼筋原材料的質量問題、使用環境因素、施工中的管理不善等。
(2)公路橋梁的裂縫現象。很多公路橋梁常會出現裂縫現象,這樣既影響到美觀也帶來了安全隱患。造成原因有:原材料質量的問題;混凝土使用不合理,如工作人員不重視混凝土強度等級、混凝土存放不當,如過度曝露、長期在濕潮環境中等;一些施工人員不按科學配合比處理混凝土、不重視必要的養護,導致出現干裂的現象。
(3)橋梁鋪裝層松散脫落問題。橋梁鋪裝層松散脫落問題對車輛的順利通行有重要意義。其問題集中體現在工作管理人員施工工序控制不嚴、走工作流程、單純注重表面質量;缺乏對橋面鋪裝層的妥善保養的意識,不能按維修周期進行維修,此外,我國交通繁重和運貨超載現象的日益嚴重,都加重了橋梁鋪裝層的負荷。
(4)工作人員的素質需要提高。一些施工人員工作態度不認真、技術不扎實還會常出現眼高手低的現象對橋梁施工的質量問題也至關重要。
2、常見橋梁結構的問題
橋梁結構中主要有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等。鋼筋混凝土結構是用配有鋼筋增強的混凝土制成的結構。鋼筋會阻礙混凝土硬化時的自由收縮,在混凝土中會引起拉應力,由于混凝土的極限拉應變值較低(約為0.15毫米/米)和混凝土的收縮,容易出現裂縫,此外,當溫度高于200毅C鋼筋混凝土結構不宜使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是在荷載作用之前對結構構件施加壓力,使截面產生預壓應力以全部或部分抵消由荷載引起的拉應力的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具有抗裂能力強、抗滲性能好、硬度大、抗剪能力和抗疲勞性能好的特點,但生產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成本高。
三、提高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的有效策略
1、道路橋梁施工中的混凝土技術
(1)混凝土攪拌。攪拌主要是為了確保鋼纖維混凝土在混凝土基體中能夠均勻分布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鋼纖維混凝土的路橋梁表面施工中應采取機械攪拌手段,一般選取反錐式或者強制式攪拌機。為了確保鋼纖維混凝土能夠均勻攪拌,投料應按照一定順序:水泥-粗集料-鋼纖維,其中纖維應分三次分別投入,并干拌均勻后再加水,一般攪拌時間為2-3 分鐘。
(2)澆筑和振搗。在澆筑鋼纖維混凝土時,要保證澆筑是連續進行的而且澆筑的接頭不顯眼。為確保鋼纖維的二維布置,適合選用平板振動設備。如果選用振搗棒時,鋼纖維最好呈豎直的條狀排列,可保證鋼纖維邊角的混凝土密實,有利于抵抗板體的溫度應力、收縮應力以及符合應力的傳遞。
2、道路橋梁過渡段的施工技術
(1)合理選擇路堤填料。在建筑臺北路提前,要有目的性的選擇建筑路段填料,對可能充當填料的土壤類型進行對比,主要對以下內容進行對比:一對土質的塑料和液限進行檢測;二不同類型的土質,在相同的壓實機下,受力相同的壓實度,這時要增加土壤壓實變數和土壤厚度之間的關系,通過檢測了解各種土壤的材質,對比出最適合作為填料的土壤;三從經濟利益方面講,建議就地取材,適合選擇滲水性好或者容量大的砂礫土壤。
(2)提高壓實強度。應該認識到,臺背路堤填土和錐坡填土一起進行,并按照設計寬度一次性完成填土,在分層填筑時,每一層的壓實厚度不能超過15cm。正確的施工順序是:卸土、灑水、推土機平整、人工平整、壓路機碾壓、檢測壓實度。在壓路機的碾壓過程中,既要確保壓實度符合要求,又注意保護臺身。
(3)道路橋梁施工的路基排水技術。通過道路橋梁建設質量的基本要求可知,路基的穩定性和強度受水的影響很大,因為水的侵蝕路基容易產生病害。所以,在不威脅到當地環境以及農作物需求的立場考慮,要增強道路橋梁的排水作業,形成能夠和本地排水系統相協調的體系,防止因為各種原因造成的水病害,給路基、路面帶來不必要的損害。道路橋梁的排水體系主要牽扯一下幾個方面:一地面排水。經常采取的地面排水設備就是建筑邊溝、截水渠道、地表排水通道以及急流通道。大多要執行保護措施,大多使用泥漿砌石加固,而且在此措施中水泥混凝土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運用。現在大部分道路橋梁多是在水網地段的路基處建設,以前一直使用的每遇到溝壑設涵的方法也有很大的改革,增加了對橋梁兩邊溝壑的部署,減少了涵洞是穿過道路路線的數量,有利于提升橋梁路基的品質。二路面排水。其主要任務就是把降落在路面的雨水快速的排除,降低水分滲透到路面里面的概率,防止雨水對路基的侵蝕。對路面排水,就是集體排水,在路肩的外側使用攔水袋或者預制板,還有就是分散排水,在我國西被地區,地勢平坦,除了硬化橋梁的路肩并且加強固定邊坡外,還要預防因為植物皮被而擋住了排水的道路,要經過布置溝壑、硬化路肩等措施解決。
(4)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技術。建設道路橋梁施工時進行的安全管理問題,是確保道路橋梁質量合格過關的重要保證,其工作是相當精細的。在進行道路橋梁建設時,施工現場牽扯到很多項目的協調工作、建設周期過長、設備和材料投入比較大的入特點,所以施工中的安全問題不能不重視。首先要設立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施工現場要求遵守的安全規則,確定每個崗位的職責,對于安全執行進行獎罰制度,一定要把獎懲落實到實處。對于遵守安全規則、把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的部門或者個人進行獎勵,創造良好的安全建筑環境;第二加強現場施工的安全檢查,除了規定的每月檢查、每季度檢查以及年度檢查之外,對于日常檢查要有所增強,對現場施工使用的火、水、電要隨時檢查,還要加強對防盜、防爆、機械設備、用電安全的日常檢查,這也是保證建筑能夠安全順利進行的有效措施。
結論
我國公路橋梁建設被高度關注,加強質量控制,對于保證工程質量至關重要。只要堅持工程技術創新、走科學、可持續發展道路,總結經驗,正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認真解決橋梁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我國的橋梁建設會有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永超,曲杰.橋梁施工技術及注意事項[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 (18).
[2]何安偉.淺談橋梁施工質量管理問題及應對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