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洪明
摘要:市政供水排水體系的設計是城市建設最根本的內容之一,市政供水排水體系的策劃好壞直接對廢水的治理利用以及雨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產生影響,對城市人民的生活環境也有很重要的影響。本文對市政給排水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市政工程;給排水;設計;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9文獻標識碼: A
一、城市給排水系統的設計規劃與問題
1、水資源規劃不合理
水資源的規劃包括水資源的開辟、水資源開發、水量的預測和水資源的最終優化配置。我國水資源豐富,但可利用總量并不多,加上地理環境復雜,技術和設備落后,觀念陳舊等原因,因此并不能很好地將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生態平衡相結合,造成在城市規劃中水資源的規劃不夠科學、充分和合理,給排水系統的規劃和設計遇到較大的困難。
2、水資源浪費和破壞嚴重,保護不夠充分
國內居民保護環境的思想觀念相對落后,好多城市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資源破壞和水資源浪費現象,致使水資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損害,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現代化城市的建設。相關規劃設計部門也未能很好地對水資源進行二次開發和利用。過度的水資源開發破壞了水循環,給水資源的規劃利用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3、城市給排水工程規劃不符合防洪要求
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許多城市的給排水系統工程的規劃科學性不足,城市中的給排水工程的用地也不足,管道設計及設置不能與城市的具體情況相結合,設計高程欠合理,排澇站數量不足效率低,排水方式單一,因此跟不上城市建設及發展的步伐,不能很好的滿足防洪減災的要求。
二、提高市政給排水設計的對策
1、提高排防洪排澇設計
城市的用水主要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工廠企業的商業用水等,相對應的城市排水主要有城市居民生活排水、工廠企業排污、防澇排澇等方面的排水。其中臨江臨河等城市和降雨較多的城市的防澇排澇設計尤其重要,它關乎一個城市的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是一個城市的生命線,所以政府在設計城市排澇防澇時應格外慎重,盡量提高防澇排澇設計的合理性。外洪和內澇是城市防洪排洪的主要對象,對于外洪以防為主,而內澇以排和調蓄為主。在設計城市防洪排澇時,應綜合考慮城市各方面的因素。例如:城市的平均降雨量、最大降雨量、城市地形地貌、外圍水域的高水位等。
2、提高市排污設計
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和工廠企業污水的處理是每個城市時刻都要面臨的問題,政府在城市排污設計中不但要考慮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還應引進先進科技和技術,建設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市政排污設施。例如:生活污水反應器,它有利于城市污水的排放向高效移動床、流化床進展。城市污水的排放離不開城市道路建設,在設計城市污水排放時應綜合結合道路設計、地坪標高等,市政給排水與城市其它功能相協調。在排污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施工條件,確定合理的排污管最低設計高程,結合當地條件合理選用排水管材,同時應注意污水泵站位置的選擇,這有利于控制整個管網高程,可以節約投資,也能有效的提高城市污水的排放效率。
3、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引進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
城市的給排水設計與城市道路設計密不可分,在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沒有運用前,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都是在施工之前對設計圖紙進行人工計算。最常用的方法是,城市道路設計人員先繪制出城市道路設計圖,再將設計道路時查閱的資料和設計圖轉交給城市給排水設計人,再根據相關資料進行給排水設計。這樣的方法,費時費力效率低下,影響整個建設速度。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可以直接將有關資料和圖傳送給給排水設計工程師,完成道路和給排水設計軟件的一體化。這樣,有利于道路設計和給排水設計人員的快捷交流,有利于確定城市道路和市政給排水設計的關系,使兩者結合起來設計出相得益彰的成果。
4、合理組織城市排水設計
4.1景觀與工程相結合
在一些水系較少的城市,地勢較低并且平坦的區域,可以把雨水主干管人工景觀河道或者人工湖結合考慮。人工河道既可以有效地縮小排水管渠的排水距離,減少干管管徑,同時合理設置的人工湖可以緩解瞬時強降水對雨水管道的排水壓力,兩者相互補充,既解決了排水問題,又有利于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符合現代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4.2重力自流與機械強排相結合
城市排水方式有多樣,在排水較好的區域,排水方式一般都是重力流自排。但在城市的某些區域,排水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可以自排和強排相結合。如城市地面高程比周邊河流一定頻率洪水位低并且高水位持續時間比較長的地區,我們只能采取機械強排的方式。但在城市的有些區域地面高程與周邊河流洪水位的高差相差不大或高水位持續時間比較短,應該深入分析研究當地與排水有關的自然條件和資源條件,進行必要的方案比較,確定排水方式是采取強排或是自排。或者通過必要措施來實現自排。有些城市區域排水,在非汛期時,雨水可以通過重力排入下游水體,到汛期,河水水位上漲引起頂托,城市排水不暢,使市區出現大量積水,甚至出現河水倒灌城區,出現城區內澇,因此需要自排和強排相結合。
4.3加大雨水資源的利用
在城市排水設計中,一味的加大雨水工程,但卻不能完全解決城市排水不暢的問題,尤其是老城區,管線種類多,道路窄及其他種種原因,老城區的管道大面積改造和加大管徑施工困難很大。這時,我們不妨換個思維,可以通過加大雨水的利用,這樣不僅可以減輕水資源的壓力,也能有效減輕城市排水壓力。
4.4排水管材的選擇
國內常規設計中,一般都采用鋼筋混凝土管道,由于鋼筋混凝土管的自身質量大,管壁厚,溝槽開挖寬度也較大,增大了施工工程量,但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化工技術的發展,新型管材的生產技術越來越成熟,強度能滿足設計要求,價格也趨于合理。如塑料管,其內壁光滑,粗糙系數小,過水能力比同等管徑的混凝土管大,在同等條件下可以減小埋深或減小一級管徑,施工也相對便利。因此在城市排水設計中,應大力推廣新型管材。
結束語
市政給排水工程的設計是城市實施合理化的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方面。對于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實際分析,實現市政給排水工程的合理設計,才能夠充分發揮市政給排水工程的重大作用,最終促進人們日常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沈俊.市政給排水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J].江西建材,2011.
[2]阮儀三.市政給排水設計[M].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