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祥
摘要:對樁基礎質量有影響的因素很多,樁基礎的施工質量與整個建筑物的結構安全息息相關,在實際施工時,常常會遇到各種問題。本文就建筑工程中樁基礎施工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施工質量控制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樁基礎;施工質量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樁基礎的方式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基礎類型。在施工過程中,對于樁基礎的施工工藝如果掌握的不夠到位,或者是施工操作存在不規范,都有可能會對建筑樁基礎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從而給建筑整體的穩定性、安全性帶來影響。
一、樁基礎施工常見的質量問題
(一)樁傾抖過大
預制樁的質量同要求的質量有偏差造成樁的頂面或者樁尖傾斜、不正、 變形而導致樁的傾斜。樁基的安裝不準錯誤的打樁順序基坑和土方開挖不當都會導致樁的傾斜。并且樁距過小打樁順序不當而形成強烈的擠土效應和樁端遇到障礙物樁基角度不準確造成的樁架與地面不垂直也都會使得樁的傾斜過大。
(二)樁身離析
樁基礎的這種質量問題具體表現為樁身表面有蜂窩、空洞,樁身夾土或夾泥及樁身分段級配不均勻。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是因為在澆灌混凝土過程中,沒有及時邊澆邊搗,或振搗的部位及其深度不夠;又或者是混凝土攪拌時,其攪拌時間或用水量變化,導致混凝土本身的塌落度不均勻,和易性不好,從而使得樁身離析。
(三)斷樁
導致斷樁出現的最為常見的原因為樁傾斜,除此之外,造成斷樁還有三種原因。(1)較多的錘擊次數,如果樁錘擊力度過大,而貫入度不夠的話,施工作業時會引起樁斷裂。(2)起吊與運輸時,位置不當的支點和吊點。(3)沉樁時,過力扭曲樁身,遇到較硬的土層錘擊而彎曲。
二、樁基處理的一般原則
當樁基在發生質量問題之后,假如沒有及時的處理,結構就會工程留下了隱患。為了有效地防止類似的問題的發生,其具體的處理方法如下:
1、處理之前應具備的條件
事故的性質以及范圍清楚;目的務必要明確,應該有預定的處理方案。
2、事故處理應充分的滿足其基本條件
對事故的處理方案,我們務必要要求經濟合理、安全可靠。對沒有施工的部分我們還得應該提出預防以及相應的改進措施,來在最大程度上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應該充分的考慮事故對已經完成之后,工程的質量與后續工程的質量與后續工程的影響。比如,在事故處理之后我們采取補樁的時候,還得要考慮是否會損壞較低的鄰近樁以及混凝土的強度。
確保橋梁樁基礎施工質量的措施
(一)完整細致的設計圖紙
要有一套詳細合理周密、完整可行并且經過審核的施工圖,這就要求甲方與設計部門積極協調溝通,施工單位也要在事先預知的情況下與甲方和設計單位保持溝通,保證在施工工程中盡可能不出現變更,采取適當的施工方法,而且考慮到之后有關的問題;這樣重復考慮了客觀因素,就導致在之后的施工工程中能夠迅速的開展工作,并且免去了施工過程中的其他事項,為節省時間和工程造價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二)全程監測樁基定位
樁基在施工過程中,因為樁的擠壓作用會造成施工表面的隆起,這樣就會導致原來定位的控制點出現移位。這就需要對樁基的位置重新校核,以保證樁位置的準確性。在正式施工之前,應做好規劃部門的控制樁引樁工作,將保護措施落實到位,防止這個樁點受到影響。在打樁施工過程中,要進行全程監測,一旦發現位置偏移就應該及時糾正,以保證裝點的布設定位準確性。要是不注意樁移位的問題,就只能運用擴大承臺的方式加以補救,這樣就會造成成本增加,也會使工期延誤。
確保原材料的質量
其中最主要是鋼筋、水泥、石子、砂等主要原材料的質量。比如水泥要進行標準稠度、凝結時間、抗壓和抗折強度試驗;鋼筋要進行拉力、冷彎等實驗;砂石要檢測其級配、含泥量等。要是運用商品混凝土,就應該對水灰比認真核對,保證符合現場地質條件。
(四)確保沖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
1、加強鋼護筒安裝
這是前期工作,主要有導錘作用,保證樁孔位置固定到位,對孔口起到保護作用等。保證鋼護筒的準確安放是控制好灌注樁質量的基礎。在鋼護筒放置的過程中,要掌握好垂直與水平位置的關系,借助重物進行壓入處理,之后再進行回填并壓實到位。
2、做好清孔
在對鋼筋籠進行安放的過程如果出現碰撞,就可能會使孔壁泥土落如孔中,所以,一定要保證清孔到位。
3、控制成孔施工質量
成孔是第二道重要工序。把制備好的泥漿裝滿孔中,在開挖溢漿槽孔口時,一定要做好泥漿回流控制,以保證泥漿循環到位。要是采用沖孔機起吊沖擊錘,必須對孔到位,做好自由落體沖擊,對巖層進行切削破碎處理,保證成孔到位。由于泥漿密度較小,極易對孔底沉渣的正常浮起造成影響。
4、控制好灌注成樁質量
做好配合比、水灰比的試驗,嚴格控制砂率等參數。通常采用灌注車做好灌注。在導管吊入孔內時,要確保位置準確和軸線順直,這樣才可以放置碰撞孔壁及卡住鋼筋籠問題的出現。
嚴格要求鋼筋籠的質量
如主要關注鋼筋籠的制作質量、下籠、焊接質量、搭接長度。分段制作的鋼筋籠的長度以鋼筋的定長為宜,但最好不要短于6m,連接時50%的鋼筋接頭應予錯開焊接,且兩鋼筋軸心在一直線上。為放置灌注導管掛籠及鋼筋籠上浮,籠底鋼筋略成喇叭狀。對非全長配筋的樁,鋼筋籠頂標高低于地面時用吊筋將鋼筋籠焊接牢固,避免下落。鋼筋籠的保護層最好是設置成混凝土滾輪,厚度為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每隔2m 均勻布置4 個,穿在箍筋上,這樣不但可以保護層厚度,還可以減少對孔壁的干擾。在夜間施工時尤其要注意焊縫的飽滿程度。
(六)做好樁位下障礙物的清除工作
為了保證施工到位,應該加強對釬探的清查。要加強樁平直度的檢查,要是發現樁身彎曲度、樁尖等與不符合要求,就不可以使用,避免移位或斷樁等問題出現。在沉樁過程中,一定要全面對過程進行監控,尤其要注意對鉆孔質量、沉樁深度等方面是否滿足要求,對土體隆起、水壓力等對周圍情況的影響要密切注意。如果發現異常,應及時做好有關處理工作。在進行接樁施工時,應該把雜質、油污等清除干凈,保證上下節樁保持在同一軸線上。為了避免有開裂脫落的問題出現,一定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用硫磺膠泥做好處理。對于留下的樁孔,應采取回填、加蓋措施。在樁基施工時如果突發意外情況,應及時與建設、監理、設計等部門取得聯系,采取設計修改后再進行施工。
(七)施工中的技術細節
當制定好施工的順序時,就需要注重施工中的細節問題,因為它與整個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密切相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施工人員對于工程中的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疏忽, 因為可能就是這一個疏漏就會讓整個工程毀于一旦。一個工程一定要經過經緯儀細致的測量才能開工,誤差不得超過標準的0.5% , 這是對技術施工人員的挑戰。在規定范圍內如果偏差值太大,可能直接造成樁斷裂,接樁的方法通常用鋼端板焊接方法進行處理,在樁離地面一米時方可進行焊接處理。在打掃干凈樁頂后進行定位板的固定,對空心樁通常不進行截樁的操作,如果一定要截樁那么運用機械分割方法進行分割。
結語
在當前科技和生活迅速發展的社會大背景下,建筑工程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在建筑工程中,樁基礎所占的施工比例非常大,其質量的優劣對于工程只管重要,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定要統籌安排,精準計算,排除工程中的一個個障礙,確保工程樁基礎的施工質量和建筑物的安全。
參考文獻:
[1]李金鳳. 建筑工程樁基礎施工技術探討[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5:242.
[2]范志江.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施工要點探討[J]. 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