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小偉
【摘要】
污水處理廠機電設備安裝及調試是污水廠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到污水廠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本文以蘭州市西固污水處理廠機電設備安裝為例,從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工程的整體工作出發,針對性的分析了污水處理設備的安裝、調試工藝,更好的達到延長污水處理設備壽命的目的。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機電設備;安裝;調試
中圖分類號: TU85 文獻標識碼: A
1、前言
污水處理問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各地方政府逐年加大對污水處理的整治力度,引進了大量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同時對污水處理廠設備的安裝與調試提出了高要求。本文以蘭州市西固污水處理廠為例,重點來闡述污水處理廠機電設備安裝及調試施工工藝。 蘭州市西固污水處理廠位于西固區陳坪鄉水上公園北側,位于規劃S063#路以西、S047#路以北區域之間,廠區規劃總占地面積約14.81hm2。工程服務范圍包括西固區黃河以南、南山公路以北,西固區范圍內以及河口區域、崔家大灘區域內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規劃服務范圍內服務人口29.5萬人,服務面積約28.4km2。設計處理規模近期(2015年)為10萬m3/d,遠期(2020年)為20萬m3/d,工程設計按遠期規模控制,按近期規模實施。污水廠進廠總管為φ2000,污水經生物處理后排放元托帽溝。污水處理廠于2009年10月動工建設,于2010年12月通水試運行,一期日處理10萬噸/日。2011年3月正式運營,經過廠內一系列的處理后,排放水質均較為穩定,且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標準(GB18918—2002)。
2、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工程施工原則
在施工中,對設備及土建預留、預埋項目嚴格遵守“先檢查核對、后吊裝就位、先精平調整、后灌漿緊固、先設備安裝、后電氣連接”的施工原則。
設備安裝完畢,調試遵循“先單機、后聯機、先空載、后負荷、先設備、后系統”的調試原則。
3、機電設備安裝方案
3.1安裝準備
3.2開箱檢查和保管
3.3清洗、清潔
主要包括水沖洗、溶劑清洗、脫脂等工藝對設備進行清潔、清洗。
3.4設備基礎
對設備基礎檢驗內容主要包括:混凝土強度、外形尺寸、基礎面的水平度以及中心線、標高、地腳螺栓孔的間距、混凝土內埋設件等,檢查是否符合要求。
3.5放線、就位找平
安裝前按照施工圖劃定設備安裝的共同基準線(水平線、標高線、操作檢修距離等),并在各基礎面上埋設中心標板及標高基準點。互相有連接、銜接或排列關系的設備,劃定共同的安裝基準線。必要時按設備的具體要求,埋設一般的或永久性的中心標板或基準點。
3.6 機體的精平
精平是在機體找正和初平的基礎上,利用水平儀、經緯儀、角尺、百分表等對設備機體的水平度、垂直度、同軸度、平面度等方面作一次全面的檢測和調整,設備安裝達到完全符合規范的要求。
3.7 地腳螺栓、墊鐵和灌漿
每個地腳螺栓旁邊至少應有一組墊鐵。每一組墊鐵的塊數宜少不宜超過5塊,并不宜采用薄墊鐵。放置平墊鐵時,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間且不宜小于2mm,并應將各墊鐵相互用定位焊焊牢。
每一墊鐵組應放置整齊平穩,接觸良好。設備調平后,每組墊鐵均應壓緊,并應用手錘逐組輕擊聽音檢查。安裝在金屬結構上的設備調平后,其墊鐵均應與金屬結構用定位焊焊牢。
預留地腳螺栓孔或設備底座與基礎之間應進行灌漿。預留孔灌漿前,灌漿處應清洗潔凈;灌漿宜采用細碎石混凝土,其強度應比基礎或地坪的混凝土強度高一級;灌漿時應搗實,并不應使地腳螺栓傾斜和影響設備的安裝精度。模板拆除后,表面應進行抹面處理。
設備就位后,應按施工圖及設備安裝圖進行檢查安裝位置是否正確,水平度和垂直度是否滿足規定要求。對于設備基礎較長(如并列配電柜)和水平度要求較高的設備應使用水平儀進行水平度檢查,不得僅使用水平尺;對于對同心度要求較高的設備應使用鋼絲等工具或專用設備檢查同心度
3.8 裝配
設備上需要裝配的零、部件應根據裝配順序清洗潔凈,并涂以適當的潤滑脂。加工面上如有銹蝕或防銹漆,應進行除銹及清洗。各種管路也應清洗潔凈,并使之暢通。
過盈配合零件裝配。裝配前應測量孔和軸配合部分兩端和中間的直徑。每處在同一徑向平面上互成90。位置上各測一次,得平均實測過盈值,壓裝前,在配合表面均需加合適的潤滑劑。壓裝時,必須與相關限位軸肩靠緊,不準有串動的可能。實心軸與不通孔壓裝時,允許在配合軸頸表面上磨制探度大于0.5mm的弧形排氣槽。
螺紋與銷連接裝配。螺紋連接件裝配時,螺栓頭、螺母與連接件接觸緊密后,螺栓應露出螺母2~4螺距。不銹鋼螺紋連接的螺紋部分應加涂潤滑劑。用雙螺母且不使用粘結劑防松時,應將薄螺母裝在厚螺母下。設備上裝配的定位銷,銷與孔司的接觸面積不應小于65%,銷裝入孔的深度應符合規定,并能順利取出。銷裝入后,不應使銷受剪力。
滑動軸承裝配。同一傳動中心上所有軸承中心應在一條直線上,即具有同軸性。軸承座必須緊密牢靠地固定在機體上,當機械運轉時,軸承座不得與機體發生相對位移。軸瓦合縫處放置的墊片不應與軸接觸。離軸瓦內徑邊緣一般不宜超過1mm。
3.9 附件及工藝管道連接
管道連接時,不得采用強力對口、加熱管子、加偏心墊或多層墊等方法來消除接口端面的偏差。管子與設備連接時不使設備承受附加外力,不得使異物進入設備元件內。管道坐標位置、標高的安裝允許偏差小于+/-10mm,水平度或鉛垂度允許偏差為2/1000,同一平面上排管的管外壁間距及高低宜一致。管道直管部分的支架間距最大不大于4-5m,彎管部分在起彎點附近增設支架。管道除防銹漆前,除凈管外壁的鐵繡、焊渣、水分等,再做管內吹凈處理,并對壓力管道進行分段壓力測試及滲漏試驗,在試壓后涂面漆,涂漆施工宜在5-40℃的環境溫度下進行。
4、調試方案
4.1、調試步驟
調試按單體設備調試(單機調試)、系統設備調試(清水聯動調試、生產聯動調試)的順序進行。在單體調試階段,分為工藝設備單體調試、電氣自控單體調試、儀器儀表單體調試。
具體調試步驟為:單體檢查、單體調試;各個小系統空負荷試運、帶負荷試運;整個系統空負荷試運、帶負荷試運;系統正常試運、調整系統參數達到設計指標的考核試驗及系統性能優化試驗。
4.2單機調試
在整個工程系統調試前,必須進行單體設備的試車及構筑物的通水、試壓試驗。檢查設備安裝是否滿足要求,包括相關電氣安裝、控制箱、管道、閥門等配套設施是否符合要求,并填寫相關驗收記錄。經驗收合格后,進行單機無負荷點動試車。試車成功,經相關人員確認后進入單機帶負荷試車。如果發現問題,應照出原因,現場維修或調換至運行完全正常為止再進行系統設備調試。
在單體調試符合設計要求的基礎上,按設計工藝的順序和設計參數及生產要求,將所有單體設備和構筑物連續性地依次從頭到尾進行清水聯動試車,聯動試車調試流程按設計圖紙進行。如運行正常,經確認后則可進入生產聯動調試,
4.3 清水聯動調試
在單體調試符合設計要求的基礎上,按設計工藝的順序和設計參數及生產要求,將所有單體設備和構筑物連續性地依次從頭到尾進行清水聯動試車,聯動試車調試流程按設計圖紙進行。如運行正常,經確認后則可進入生產聯動調試。如發現問題,找出原因,現場修復至運行完全正常為止。
4.4、生產聯動調試
在清水聯動調試正常經確認后,開通污水管道,使污水進入污水處理系統,進行系統工藝總調試,與此同時正式取樣、化驗、分析,得出各采樣點水質分析指標后,確定水處理效果,當總出水指標達到設計要求后,即完成調試任務。
1)、旋流沉砂池:注水至設計水位,然后開啟可調速旋轉槳板,檢查旋轉槳板運行情況,啟動抽砂泵和砂水分離器,檢查砂水混合液提升情況,注水后,檢查池體結構有無漏水,各閘、閥門是否啟閉自如,并無漏水現象;
2)、生物反應池:向池中注水至淹沒曝氣頭高度并打開供氣干管供氣閥門,先少量打開生化反應池布氣管路調節閥門。此時,開一臺鼓風機,向反應池供氣,根據曝氣情況,逐個池子調整曝氣量,然后繼續向反應池注水,并逐漸開大空氣管路調節閥,在生化反應池不同液位下,檢查曝氣情況是否均勻。直至進水達到反應池設計水位,檢查生化反應池池體有無滲漏,并開啟厭氧攪拌器、缺氧攪拌器在清水中運行狀況,開啟混合液回流泵和污泥回流泵,檢查各臺回流泵工作狀況,檢查反應池各閘、閥門是否嚴密不漏水;
3)、沉淀池:向池中注水至設計水位,并開啟刮泥機,檢查刮泥機在清水中運行情況,啟動排泥系統的各種閥門,測試管道是否暢通并檢查沉淀池相關管路各閘門安裝情況;
4)、加氯接觸池:向接觸池中注入清水,少量開啟加氯裝置,檢驗加氯裝置的工作情況、安裝是否合適、控制系統和報警裝置是否靈活可靠以及閘門啟閉是否靈活。
5、安裝調試中常見的故障現象及處理措施
【結束語】
綜上所述,污水處理設備的安裝、調試工程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經濟價值。因此,我們需要做好污水處理設備的安裝與調試工作,更好的提高設備性能,達到節約能源和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孫小平.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9.
[2]祝妍華.我國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江蘇環境科技,2010年S1期.[3]荊戈.污水處理設備安裝調試與管理[J].云南建筑,2011. [4]楊衛國.現代化污水處理設備的維護與保養[J].當代建設,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