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山蒼蒼,閩水泱泱。
福建省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的地理情況素來被概括為“八山一水一分田”。這樣的地理優勢使得福建省的森林覆蓋率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也是保持水、空氣、生態環境全優的省份。當然,這也使得福建省的農業難以實現大規模作業。
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時期,如何利用福建省的福天、福地、福山、福水、福氣,推動現代農業、綠色農業的發展呢?
福建省委書記尤權提出,要堅持用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用先進適用技術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方式拓展農業,著力推進農業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和社會化,全面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
福建省省長蘇樹林也提出,要以發展設施農業為抓手,以發展現代種業為突破口,以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為平臺,以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為支撐,以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為關鍵,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這些思路,為福建現代農業發展奠定了基調,指明了方向。
2013年8月,福建省委省政府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福建將從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促進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強化金融服務支持等8個方面推進福建現代農業發展。《意見》提出,福建將加快福清、漳浦、永安、上杭、仙游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加快漳浦、漳平永福、清流、仙游、福清、惠安等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在全省創建9個福建農民創業園、50個省級農民創業示范基地。
從本期開始,本刊特陸續推出“現代農業福建行”系列報道,以追蹤八閩大地現代農業發展的腳步。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