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瀟漫
王瑞,清華建筑系本科畢業,1999年赴美攻讀MBA,就讀于肯塔基州的路易維爾大學。此后,他的職業角色由企業的程序員、證券公司的理財顧問逐步發展為一家知名保險公司的精算師及“秦哥”合伙人之一
紐約艾姆赫斯特唐人街不知何時多了一家新的門店,這間店面不大,有近10個座位,由一家水吧改造而成,和一旁的火鍋店相通,從街上遠遠望去,招牌上深紅色的篆體“秦”字格外顯眼。走進店內,抬頭便可望見紅色打底的“秦哥”菜牌,臘汁豬肉夾饃、孜然牛肉夾膜、菜肉夾膜……菜牌中的五款肉夾饃色澤鮮艷,里料豐富,很是吸引眼球。
肉夾饃,中國西北有名的特色小吃,2013年的夏天卻在美國東海岸的紐約悄然火了起來。隨著媒體的報道及坊間熱傳,華人精算師王瑞經營“秦哥”肉夾饃的消息也隨著暖流漂洋過海。微博上有網友唏噓,“精算師都去賣肉夾饃了!”
如果不是精算師與副業賣肉夾饃的職業跨度之大,王瑞也不會被更多人知曉。“在國外兼職很正常,”王瑞平靜地回應道,“公眾和媒體的熱情,我想,更多是對我們模式的肯定。”
王瑞在紐約時間下午一點接受《留學生》記者的采訪,他低沉略帶磁性的嗓音很是溫和禮貌。他喜歡舉例子,似乎總能見微知著,從平日的學習和實踐中總結和判斷出什么。而在此前的來往郵件中,他也附上了僅有的一張兩年前的自拍照。照片是黑白單色,圖中的一位中年男子,戴著粗框眼鏡,在單側燈光的照射下,線條顯得十分硬朗。“我的照片太少了,因為總是在照相機后面的那個。”他輕聲笑道。
相比起朝九晚六的正職,兼職“秦哥”之于王瑞,更像是一份實現自我價值的事業。根據他提供的資料,作為一家知名保險公司的精算師,他的薪資足以達到全美TOP5%。生活富而有余的王瑞在“秦哥”的經營管理中,也扮演著全盤操手和藍圖設計者的角色,他自“秦哥”開業第一天起,便鎖定了開全國連鎖店的目標,詳細制定了店里的每一個流程。“秦哥”里的每一個人都按照他的合理規劃和安排,朝著這個目標,一步步實踐。
小餐飲大學問
王瑞經營“秦哥”并非出于偶然。在早年留學期間,機緣巧合之下,王瑞曾被聘任為美國一家知名跨國連鎖企業培訓課程的中文翻譯。通過這次實踐,王瑞得以全面了解了美國快餐業的經營管理模式。他驚訝于西式快餐產品流水線的精準和整齊劃一:“員工手冊達半米厚,這里做一個餡餅,都像飛行員駕駛飛機一樣精確。”經過這次歷練,小餐飲中的大學問成了他一直反復琢磨的課題。
2012年,朋友開的火鍋店生意一直不錯,而一旁的水吧則顯得相當冷清。閑談之余,開餐館的朋友邀請王瑞入伙,當雙方在談到經營理念及對未來的設想時,便萌生了開個中式快餐店的想法,于是一拍即合。
籌備從2012年11月開始,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售賣產品種類。在王瑞和他的小伙伴們反復分析商討之后,最終敲定既結合了美國漢堡的“形”,也涵蓋了中國“味”的特色小吃——肉夾饃。
緊接著,王瑞和伙伴們開始一起動手進行店面裝潢。他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買龍骨、砌墻、貼瓷磚、刷油漆,搖身一變的“秦哥”顯得簡單大方,中國味兒十足。“親自動手很有樂趣,也可以省去不少人工成本。”他輕聲笑道。
在裝修的同時,肉夾饃口味的設定和制作工藝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發中。王瑞希望能將“秦哥”肉夾饃的生產量化、簡化、標準化,以擺脫中式餐飲對廚師的依賴。“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王瑞回憶道。
2013年3月初,“秦哥”開業。王瑞和他的合作伙伴們沒有打算進行任何宣傳,客流也相對較少。“但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王瑞平靜地分析道,“如果剛開始運營便有大量客人,會對店面運營造成很大壓力,產品質量可能沒法控制。而這無論是之于客戶還是‘秦哥都極為不利。”開始的幾個月,“秦哥”如王瑞所期望的一般,客流保持穩定上升狀態,他也在不斷地對運營流程進行精簡改造。
這種穩定的狀態直到入秋后被打破,物美價廉的“秦哥”逐漸在華人圈子里火了起來,隨著媒體的曝光率增加,“秦哥”生意一度火爆。“做得很正宗”是當地華人對“秦哥”肉夾饃的普遍評價。“有的客人一買就是幾十個,而這將增加其他客人等候的時間,目前我正在考慮通過人手的調動分工解決這個問題。”王瑞似乎總是在分析和思考,他冷靜理智,從客流量的增加上,看到的更多是運營流程上可能隱藏的問題。
能洞悉未來很酷
當年在清華建筑系讀書的王瑞,思維非常活躍,并不是個踏實的學生。清華畢業后,王瑞在北京的一家房地產公司做設計,并逐漸做到項目經理。此時,他開始意識到單有建筑學方面的知識是不夠的,更要有比較專業的管理學方面的知識。而考慮到金融市場資產再分配等在美國較為成熟,于是順利搭乘上20世紀的末班車,踏上了美利堅的土地。
王瑞選擇在位于肯塔基的路易維爾讀MBA。讀書的日子很快便結束了,緊接著王瑞面臨找工作的選擇。而此時,美國剛經歷“9·11恐怖襲擊事件”, 王瑞的工作簽證遲遲未批,他的心情和這次災難帶來的悲劇一樣沉重。這段時間,數學底子過硬的王瑞決定自學兩門編程語言,“編程是很好的基礎訓練,我認為打好基礎是十分重要的。”后來他順利考取了兩門語言執照,并為幾個小企業制作網站賺取生活費。
取得工作許可后,王瑞選擇的第一份工作是理財顧問,這份工作要求從業者同時掌握相當的金融市場、產品方面的知識以及與人溝通、銷售方面的技巧。金融知識對于一直有相當興趣的王瑞來說,不是最大的挑戰,真正的困難在銷售上。“作為一個理工科畢業的學生,我不善交際,不善表達。在人前演講,難免臉紅心跳。”而作為理財顧問,王瑞每天都要與客戶打交道,每天都要向陌生人推銷自己,每天都在經歷挫折。
到后來精算師這個小眾職業,則是王瑞在與朋友閑談時偶然了解到的,當時他頗為感興趣,并且認為自身的優勢便是數學功底好邏輯思維強,對于這份工作會很適合。于是王瑞潛心在家準備了兩個月,通過了3門精算考試,順利過渡。
精算師會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在產品設計、公司運作方面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預測潛在風險,幫助進行決策。有人或許會認為精算師是一項很枯燥的職業,“枯燥嗎?”王瑞反問,“我覺得像魔法師一樣能洞悉未來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接受《留學生》記者采訪時,王瑞正在休假,打理“秦哥”的日常事務成了他假期生活的主線。他認為,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有主人翁精神,這一周里,他制定的下一個目標是完善連鎖機制,包括操作手冊和整個管理系統的完善。“我正在設想,能否通過人員的合理調動,減少顧客排隊等候的時間。”王瑞認為,要完善連鎖店的操作程序時間緊迫,在2014年,他計劃先慎重開出一到兩家連鎖(非直營)店,此后再逐步擴展。
或許是因為一開始就奔著開連鎖店去的,王瑞的每一步似乎都包含了對未來的設想;也或許是因為多年來養成的職業習慣,他的每一步設想都基于觀察和分析之上,這些設想,也或許正逐步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