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宏偉 彭 穎 劉 戀 譚 麗 胡潤恒 胡小和
1.長沙衛生職業學院,湖南長沙410100;2.長沙市第八醫院,湖南長沙410100
基層婦幼保健工作服務及人才隊伍建設問題的思考
彭宏偉1彭 穎2劉 戀1譚 麗1胡潤恒1胡小和1
1.長沙衛生職業學院,湖南長沙410100;2.長沙市第八醫院,湖南長沙410100
本文從2009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來,國家將婦幼保健工作納入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婦女兒童的健康指標確定為最基礎的健康指標等方面進行探討,針對農村、社區婦幼保健工作面臨的人才匱乏、政策不到位、服務能力急需提升等諸多問題,建議相關政府部門和醫衛類職業院校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在編制、經費等政策保障上予以傾斜,實現人才隊伍建設的穩定,在人才培養模式上予以改革和創新,確保實用型人才需求的供應,實現婦幼保健工作服務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步。
婦幼保健;人才隊伍;思考
筆者在完成“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湖南省衛生職業教育滿足醫改實用型人才需求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湖南省衛生廳課題《湖南省農村地區適齡婦女兩癌篩查項目衛生經濟學評價》的工作中,深入婦幼保健機構、城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對醫改以來基層婦幼保健工作服務及人才隊伍建設等問題進行了調研,查閱了相關資料,進行了一些思考。
1.1 婦女兒童健康指標是國際國內公認最基礎的健康指標
婦女和兒童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婦女兒童健康是人類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婦女兒童健康指標不僅是國際上公認最基礎的健康指標,也是衡量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發展的綜合性指標。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1]和國務院《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2]、《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3](以下簡稱“兩綱”)中,婦幼衛生事業成為了公共衛生服務中重要的優先發展的領域,婦幼保健作為公共衛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繼續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保障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重大責任。
1.2 婦幼衛生是公共衛生服務中優先發展的重點領域
2009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啟動以來,啟動實施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針對婦女兒童的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孕產婦保健、兒童保健、健康教育、計劃免疫、傳染病防治等服務內容,婦幼領域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等[4]。使命光榮、任務艱巨。
1.3 婦幼保健是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1年9月原衛生部首次發布了《中國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報告》[5],提出“婦幼衛生服務體系以婦幼保健專業機構為核心,以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以大中型綜合醫療機構和相關科研教學機構為技術支撐。它具有遍布城鄉、分層負責、各有側重、根在基層的特點,為婦女兒童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的醫療保健服務”。
1.4 婦幼保健隊伍是完成“兩綱”目標的主力軍
1.4.1 圓滿完成了前十年“兩綱”的各項指標前一個十年,在婦幼保健機構的努力下,長沙市婦女兒童健康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較好的完成了“兩綱”目標任務。孕產婦死亡率從孕產婦死亡率從2000年的40.2/ 10萬下降到了2010年的14.61/10萬,10年下降了63.82%(目標是以2000年為基數下降25%)。5歲以下兒童死亡7837例,死亡率為12.46‰,其中嬰兒死亡5355例,嬰兒死亡率為8.80‰,2010年與2000年對比,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下降了56.38%、60.52%,超過了綱要所要求的下降1/5的目標。
1.4.2 市縣兩級婦幼保健隊伍建設得到較大發展長沙市共有11所專業婦幼保健機構,省、市級婦幼保健院各1所,縣(區)級婦幼保健院(所)9所。省、市婦幼保健院已通過三級醫療機構注冊登記評估;瀏陽市婦幼保健院于2011年通過二甲婦幼保健院評審,9個縣(市、區)婦幼保健院(所)中7所新建,2所改擴建。婦幼保健機構的能力建設得到了明顯提高。
1.4.3 婦幼衛生事業發展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清醒地看到,婦幼衛生事業發展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如婦幼保健人才匱乏;相關政策保障措施不到位;婦幼衛生事業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與廣大婦女兒童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不相適應;婦女兒童健康問題依然突出,出生缺陷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婦幼保健機構的服務能力建設急需提升等等。如何在深化醫改的今天,培養適用型人才,更好地發揮婦幼保健人員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滿足婦女兒童健康需求,是當今面臨的新課題。
當前,婦女兒童的醫療保健需要從單項服務逐步擴展到覆蓋整個生命周期的全面服務,婦幼保健人員要提升服務能力,根據婦女生命發展不同時期、兒童成長不同階段出現的特殊健康問題,掌握本地區婦女、兒童健康狀況及其主要影響因素以及變化趨勢,提出干預措施,提供相應的臨床服務,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充分發揮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保健服務、專業指導、工作督導等作用,實時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2.1 合理配置人才,規范婦幼服務內涵
對學科建設進行設計與規范改造,根據不同的需求,優化人才配置和服務項目。針對兒童、婦女及孕產婦等不同的服務人群,可以建立三個中心—“兒童健康中心、婦女健康中心、圍產健康中心”,將過去以醫生、設備為中心的流程設計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流程與模式,體現兒科與兒童保健、婦科與婦女保健,產科與圍產保健、體檢與健康管理相結合。在三個中心的學科體系下,擴展規范的二級學科,例如在婦女健康中心建設上,將婦科與非孕期婦女保健完全融合,開展包括基本婦科、婦科手術、婦科腫瘤、宮頸與乳腺保健、計劃生育與人工流產、婦科內分泌相關疾病診治、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老年保健與慢病康復、飲食營養與代謝綜合征(MS)控制指導、心理咨詢、盆底疾病診治與康復等業務,服務于女性生命的各個時期。
2.2 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綜合救治能力
為達到人、財、物資源優化配置的目的,要按照“總量控制、結構優化”的原則,在衛生行政部門的統一領導和調配下,充分發揮省、市婦幼保健機構專家在公共衛生體系中的核心與示范作用,加強“傳幫帶”,培養人才梯隊,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市級大中型綜合醫療機構和相關科研教學機構合作,提高對孕產婦、兒童的綜合搶救能力,建立孕產婦兒童急救綠色通道,為婦女兒童健康與公共衛生服務提供保障。
2.3 建立信息平臺,實現婦幼工作網絡管理
一個完善的婦幼衛生信息系統可以提供適時、有效、準確、科學的婦幼衛生健康和服務、預警及預測信息,為各級政府科學決策和各級婦幼保健機構自身科學發展提供依據,促進地區衛生事業和諧、持續發展。在衛生行政部門的統一領導下,搭建婦幼衛生信息管理平臺,建立轄區內婦女兒童保健和健康數據庫,實現醫院、婦幼保健機構、托幼機構、社區婦幼機構衛生網絡管理系統一體化,全面推進婦幼保健事業的良性發展。同時,與疾控、公安、計生、民政、教育等相關部門共同構建完整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對提高信息的科學性和及時性,婦幼衛生的管理水平有深遠的意義。
2.4 加強健康宣教,提高群眾健康促進意識
健康教育是公共衛生服務的一個重要內容。婦幼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職責是圍繞“兩綱”目標,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傳播、干預手段向婦幼重點人群傳播健康信息,以達到提高目標人群的健康知識水平,增進健康信念,樹立健康行為的目的。各級各類婦幼保健工作人員,要充分利用孕婦學校、家長學校,將婦幼健康教育與基本公共衛生規范的要求和健康促進行動的要求相結合,將健康教育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如編印多種指導性教材和科普讀本,撰寫具有婦幼特色的健康教育方案,發放各類宣傳資料,舉辦有特色和針對性的健康促進活動等,爭取做到健康知識家喻戶曉,使婦幼保健機構的健康教育更好的發揮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
盡管婦幼保健工作近10年來有了巨大變化,但必須看到婦幼保健工作人員仍有不穩定和脆弱的一面,還存在從業人員嚴重匱乏、發展定位模糊、自身服務能力不足、工資保障不到位、人員編制難以落實等問題,為進一步發揮婦幼保健公益性作用,滿足婦女兒童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及公共衛生服務的需要,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必須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實用型婦幼衛生專科人才[6],完善婦幼衛生工作保障措施。3.1加強婦幼保健人才隊伍建設
任何一項婦幼保健工作的落實都離不開人才,近年醫改促進了公共衛生服務的迅猛發展,婦幼保健人才短缺問題是制約婦幼保健事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婦幼保健機構是一個獨立的專業機構,多年來沿用、參照醫院管理模式,對保健機構人員的基本學歷、業務能力未提特殊要求,難以完成繁重的婦幼衛生工作任務,特別是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線實用的專業婦幼保健人才極其缺乏。各級教育、衛生要加快婦幼保健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搭建合理的人才梯度,為基層婦幼機構培養一支既懂婦幼保健業務,又熟悉保健管理的新型復合性人才隊伍;同時,政府在政策上應該保證保健人員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財力深入基層,落實各項婦幼保健工作措施。
3.2 落實婦幼保健人員編制
一是根據轄區內服務的人口數,核定省、市、縣婦幼保健機構、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幼保健工作人員的編制數,實施全額撥款財政保障。二是全面實行人員聘用制,建立能進能出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三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務質量和服務數量為核心、以崗位責任與績效為基礎的考核和激勵制度[7]。
3.3 加大婦幼保健經費投入
一是政府負責省、市、縣婦幼保健機構、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國家規定核定的基本建設、設備購置、人員經費及所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的業務經費。二是基層婦幼保健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與當地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相銜接。三是對村衛生室采取政府扶持、集體投入、自籌等多種形式籌集建設資金,對承擔婦幼保健等任務,政府給予適當補償。四是逐步解決基層婦幼保健工作人員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小戶型公有周轉房建設等問題,在社會保障方面再無后顧之憂。
3.4 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
加快和改革婦幼保健人才培養模式是醫學教育改革發展最緊迫、最核心任務[8]。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聯合辦學。婦幼保健機構、學校聯合辦學是一種優勢互補、達到“雙贏”的人才培養模式。婦幼保健人才的特點之一就是實踐性,高等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學方向是培養高素質、動手能力強的實用型人才。二是訂單培養。職業院校與用人單位簽訂協議,訂單培養。衛生職業院校可與婦幼保健機構簽訂協議,訂單培養婦幼醫師、助產護士等大專人才,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優先挑選學生實習、優先挑選優秀畢業生,實現完全根據婦幼保健工作的需求培養人才。三是定向培養。是指在招生時即通過合同形式明確其畢業后工作單位的人才培養模式。最為可行的方式是政府財政支持,制定并實施免費為農村基層定向培養婦幼保健人才的計劃。
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婦幼保健工作又一次面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發展時期,衛生類高職院校要積極投入到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大潮中,從婦女兒童健康需要出發,搞好實用型人才培養工作,確保婦幼保健工作成為最有前途、最有活力、最有市場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EB/OL].http://www.gov.cn/jrzg/2009-04/06/comtent-1278721. htm,2012-01-24.
[2]國務院.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EB/OL].http: //news.xinhuanet.com/2011-08/08/c_121829044.htm,2011-08-08.
[3]國務院.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EB/OL].http: //news.xinhuanet.com/edu/2011-08/08/c_121830087.htm,2011-08-08.
[4]國務院.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 2009-04/07/content_1279256.htm,2009-04-07.
[5]衛生部.中國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報告[EB/OL].http://med. 39.net/a/2011923/1814014.html,2011-09-23.
[6]馮敬華,黃作強,黃英蘭,等.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實用型婦幼衛生專科人才[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9):8-9,10.
[7]彭宏偉,彭穎.長沙市城鄉社區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問題與思考[J].價值工程,2012,31(33):304-305.
[8]彭宏偉,彭穎.長沙市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1,8(22):131-132.
Deeply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s ranks and the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in the grass-roots
PENG Hongwei1PENG Ying2LIU Lian1TAN Li1HU Runheng1HU Xiaohe1
1.Changsha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Hu'nan Province,Changsha400100,China;2.The Eighth Hospital of Changsha City,Hu'nan Province,Changsha410100,China
Since 2009,the reform of medical and health has been deepening.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has been brought into major public health service item in our country.And health indicators of women and children are recognized as the most basic health indicators while being explored.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the shortage of talents, policy is not in place,and service ability need the improvement in maternal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work,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and communities,the author suggest tha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in the government and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be tilted in the staff,funding and the other policy support,and to realize the stability of talent ranks constructions.Reforming and innovating the talent training pattern can ensure the practical talents demand supply to realize the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service and social economy.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Talents ranks;Reflection
R197.1
C
1673-7210(2014)01(a)-0156-03
2013-10-23本文編輯:李繼翔)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編號XJK012CZJ098);湖南省衛生廳科研計劃課題補充課題(編號C2012-042)。
彭宏偉(1960.5-),男,副主任醫師,長沙衛生職業學院副院長,兼任長沙市醫改辦醫衛組長;研究方向:神經精神疾病、公共衛生、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