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傷風針 按需使用
文/馮堅
“你們那里有沒有不要做皮試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每天我們都會接到好幾個這樣的電話詢問。由于近幾年來國家對血液制品的生產和流通管理越來越嚴,很多小的企業條件不達標被淘汰,而大的生產廠家要適應越來越嚴格的管理制度,無形就增加了制藥成本,得到的利潤很低,所以很多企業也“不愿”生產,于是經常出現全國的血液制品都很“緊張”的情況,包括人血白蛋白、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等。
那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有什么作用?破傷風抗毒素(TAT)過敏試驗陽性就只能用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嗎?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就一定比破傷風抗毒素(TAT)安全嗎?
破傷風抗毒素(TAT)和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一種來源于馬血清,另一種來源于人血漿或血清,都含高效價的抗體,能特異地中和破傷風毒素,從而起到預防和治療破傷風桿菌感染的作用。
破傷風抗毒素(TAT)的說明書中明確指出:使用前必須做過敏試驗。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有陽性反應,應盡量避免使用抗毒素。如必須使用時,可應用脫敏注射法,并做好一切準備,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立即搶救。
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不需作皮試,只限臀部肌肉注射,不得作靜脈注射。尤其適用于對破傷風抗毒素(TAT)有過敏反應者。從這方面來講確實它比TAT用起來更方便。
另外,破傷風抗毒素(TAT)有不良反應:1.過敏性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數分鐘或數十分鐘內突然發生。2.血清病。主要癥狀為蕁麻疹、發燒、淋巴結腫大、局部浮腫,偶有蛋白尿、嘔吐、關節痛,注射部位可出現紅斑、瘙癢及水腫。一般在注射后7-14天或注射后2-4天發病。而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一般無不良反應。極少數人注射局部可出現紅腫、疼痛感。
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雖比破傷風抗毒素(TAT)有一定的優勢,但因原料來自人血,雖然對原料血漿進行了相關病原學的篩查,并在生產工藝中加入了去除和滅活病毒的措施,但理論上仍存在傳播某些已知和未知病原體的潛在風險,臨床使用時應權衡利弊。因此,患者都應該理性、全面地來看待破傷風針劑,不可濫用,應該聽從醫務人員的指導。
常服拉唑,別吃太素
文/蘇昌亮
據美國網站“醫景”近期報道,最新研究建議,長期服用奧美拉唑等胃酸抑制劑(PPI)的患者,平時飲食不要太素,否則可能引起維生素缺乏,損害神經系統。
維生素B12缺乏可能引起神經系統損害,它吸收的第一步是胃酸將其從食物蛋白中分離,長時間服PPI使胃酸分泌減少,會影響其吸收過程。美國奧克蘭凱撒醫療機構的公共衛生學碩士詹姆遜和同事對2.6萬名維生素B12缺乏者和18萬名不缺乏者進行了研究,發現12%缺乏者服PPI兩年或以上。研究顯示,服PPI者比不服用者維生素B12缺乏的比例高65%。研究還發現,此情況常見于30歲以下患者,且對女性影響更大。
美國紐約蒙特菲奧里醫學中心老年病學臨床主任托馬斯博士認為,該研究的樣本規模大,可信度高。研究結果提醒患者,如果需要長期服PPI,可多吃富含B12的食物,如牛肉、豬肉、雞肉、魚、蛋、奶、乳酪等,不要總吃得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