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去當“養雞王”
文/何莊書
我今年64歲,家住黑龍江省安達市。2010年,我從安達市第三中學退休。由于不習慣閑在家里的生活,就來到青肯泡鄉,辦起養雞場,帶領農民走致富路。
那時,剛好趕上安達市政府出臺了養殖業優惠政策,我就產生了辦養雞場的想法。經過考察,我來到青肯泡鄉大本村,把親屬家兩間大倉房維修后做雞舍,投資養了200只雞。
頭一年,由于不懂養雞技術,賠了錢,但我沒有灰心。我經過多方請教,看養雞書刊,終于掌握了養蛋雞的方法,到第二年,雞場就有了可觀的收入。
為了擴大養雞規模,吸納資金,我又聯合四戶農民擴建雞舍,把養雞場發展成為養雞股份公司,我也被大家推選為公司經理。
眼下,我的公司有27間雞舍,2000多只雞,年收入可達十幾萬元。
我天天和這些淳樸的農民泡在一起,養雞干事業,心情很愉快,身體也越來越棒,感覺這樣的晚年很精彩。我還要繼續干下去,招收更多農民入股,讓全村的人都富起來。
我栽芋頭喜豐收
文/丁楊銀
退休十多年來,我除了讀書看報寫稿外,其他的時間就是弄弄花草,栽種點青菜蘿卜。不是為了省幾個買菜錢,主要是調節身心,圖個樂。
2013年春天,我看到文化站后邊圍墻內側有一塊空地,多少年來長滿厚厚的苔蘚。我挖開苔蘚,見泥土黑而疏松,濕潤肥沃,心想:這里能否栽種點什么作物?我琢磨再三,想起老農的話:“芋頭喜陰濕。”這里不是最好的場地嗎?
于是,清明后我試栽了幾十棵芋頭,半個月后,尖尖的芋頭嘴兒下白上綠地鉆出了地面,很快長出了卵形小葉,嫩嫩的、綠綠的,惹人喜愛。到了夏天,一人多高的芋頭荷葉,像把把張開的雨傘,遮陽蔽日,很是壯觀亮麗。
霜降后的一天,見芋頭的荷葉已枯萎,我用鐵鍬挖了一棵,看看是否有芋艿,誰知大有驚喜——一棵老芋頭四周盤根錯節長滿了芋艿。回家刮皮洗凈,紅燒了兩大碗。
我還把芋頭送給眾多鄰里,得到大家的聲聲感謝,我心里美滋滋的。
柚子作畫 我的二次創業
文/閆濤
自從退休后,我就開始了一種“另類”生活。徜徉于這樣的生活中,我的快樂指數得到大大提高,不僅有了精神支柱,而且還給家里創造了價值,這可真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啊。
事情是這么回事。剛退休的時候,孫子就嚷著讓我教他畫畫。他跟我學得很認真,畫藝進步也很快。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爺爺,你教我在柚子上畫畫吧!”我一聽非常吃驚,有白凈的紙不用,為什么要在那上面作畫呢?可是,我拗不過他,只好在那上面畫畫。
沒想到這一畫不要緊,恰巧被我兒子發現了。兒子簡直被我的“杰作”驚呆了,他感慨萬千地說:“這可真是商機無限啊!”聽了兒子的話,我不懂他是什么意思,感覺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然而,從那以后,兒子便把自己經營的超市里的柚子都搬到了我這里,硬是讓我和孫子在上面畫畫,之后再把畫了畫的柚子拿到超市去賣。很快,那些被畫了畫的柚子被搶購一空。
從那以后,我每天的生活變得忙碌了。不再像以前那樣無所事事,而是每天忙個不停。看到畫了畫的柚子時,我知道自己的價值得到體現。我幸福極了,索性就把這當做我的二次創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