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昌立洪+段軍偉
成都藝隆農業投資有限公司于2012年4月在四川省雙流縣彭鎮常存村啟動建設,下設藝隆現代設施草莓博覽園、藝隆田園現代農莊、常青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藝隆糧油專業合作社,工廠化育苗。項目以生產優質農產品、發展旅游觀光、提高產業綜合效益為總體目標,依托四川農業大學為技術支撐,強勢引進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帶動產業鏈條升級、搶占高端消費市場,并結合新農村建設、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公路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培植現代觀光旅游農業,充分體現園區建設的高經濟效益、高技術示范及良好的生態示范功能。項目規劃占地面積2000畝,目前已經累計投資超3000萬元,核心區建設已基本完成,建成智能溫室大棚100余畝、草莓露地苗圃100余畝,配套氣象站、太陽能自動補光系統、溫濕感應系統、水肥一體化管理系統、全程電子監控質量追溯源系統、太陽能殺蟲燈、物理聲頻助長儀等智能化管理體系和設施。
品種優化更新
園區選擇最新優良品種紅顏作為主栽品種,并積極開展草莓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與展示,引進美國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個品種,共計15萬株。其中有美國大果型品種,日本的多味型品種,西班牙的多色型品種,以及多個國家的野生型品種資源和多抗性品種,建設了一個小規模的草莓種植資源圃。積極探索草莓工廠化育苗,引進吉林蛟河市草莓研究所共同建設草莓科技示范基地和工廠化育苗基地,已完成1000㎡凍庫和100畝原種苗定植工作。
構建安全體系
為實現生產安全優質農產品的首要目標,園區堅持一手抓標準化生產,一手抓質量追溯。園區以標準化生產規范為指導,采用基質立體設施栽培模式,全面使用脫毒種苗,施用符合標準的有機肥,實行病蟲害綠色防控,以沉淀后的地下深井水為灌溉水,為生產優質農產品奠定了物質基礎。園區依托四川農業大學技術支持,成立生產技術指導顧問部,專職負責園區投入品統一采購、使用等部署,每個智能大棚配備一名技術員和兩名產業工人,嚴格田間檔案記載,生產實現全程電子監控,配備藥殘快速檢測儀,隨時監測田間生產情況,包裝盒全部使用全縣統一質量追溯條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質量追溯管理體系。國家證監委頒發的“有機草莓轉換認證證書”,為藝隆草莓奠定了資質認證品牌基礎。
創新高端模式
園區一直以創新發展模式為己任,一面積極開展生產新技術探索,一面積極進行銷售新渠道探索。2012年開展“五新技術”探索工程,現已完成新技術、新藥肥、新設施、新材料、新耕制共計20余項技術的試驗示范,積極探索“單果50克、單株250克、鮮果全年覆蓋”的全新生產模式。全面開展品牌新型營銷,現完成藝隆商標注冊。
帶動農戶增收
當地群眾以農業生產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園區項目落戶后,2012年統一流轉土地300畝,為農戶帶來每年2000元/畝的土地租金收入,對周圍群眾進行技術培訓,返聘培訓合格人員進入園區做產業工人,有效解決了當地150人長期就業,為每個工人帶來了至少24000元/年的工資收入,大大提高了當地群眾的收入。2013年,園區將探索“大園區+小業主”發展模式,全力推進草莓工廠化育苗中心、有機蔬菜種植與配送、家庭陽臺種植開發、觀光采摘體驗、科普教育基地創建等項目實施力度,為雙流縣現代化設施農業建設創建更好的品牌。